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宗教问题历来是新疆稳定的晴雨表.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命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宗教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处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进入了成熟阶段,也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发展、新贡献.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要坚决抵御境外宗教渗透;要加强宗教界的思想和队伍建设.只要我们认识统一,态度坚决,政策稳定,措施得力,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找到宗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妥善处理宗教和宗教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主动地因势利导,为宗教不断适应变化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良好、稳定的外部环境,就一定能够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宗教工作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也是党的宗教理论与政策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宗教关系列为政治和社会领域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五大关系"之一,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出发,进一步提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和谐宗教理论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在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当前,宗教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积极作用,就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加强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好地维护我国宗教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努力促进宗教和谐。  相似文献   

3.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宗教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江泽民总书记对做好宗教工作明确指出要“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又指出:“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也好,目的都是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提出的"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的"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本文研究了国内外宗教经济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宗教经济思想、中国共产党宗教经济观和宗教经济政策的发展进程。这对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的系列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深入挖掘世界三大宗教和道教的教义教规中的健康文明内容和发挥信教群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的客现存在并发生作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须充分认识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群众性。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社会主义学院要把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內容,教育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涉及宗教和宗教工作的中心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论断的提出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总结国内外处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经验教训的总结和理论升华;这一论断具有深刻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依据,内涵十分丰富,应该全面准确地加以把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做好“相适应”的工作需要党、政府和宗教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要做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工作,就必须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逐步建立、健全宗教法律、法规,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加强爱国宗教团体和宗教工作队伍的建设,全党共同来抓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8.
宗教问题既是一个异常敏感的意识形态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重视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对待宗教工作,把宗教工作确定为全党全局性一个重大而特殊问题,加大了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力度,使宗教理论有了新发展、宗教法制建设有了新突破、宗教工作实践有了新举措,开创了宗教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9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以来,江泽民根据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的一系列变化和世界范围民族宗教问题日益突出的新形势,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在处理和解决我国宗教问题的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开阔的世界眼光,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和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科学精神,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宗教理论和政策.他在宗教问题上的新建树和突出贡献,对做好新世纪我国的宗教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确理解、全面把握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工作要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界人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宗教异化论     
宗教和宗教异化确实能够有效地给绝望而无法生活下去的人以生活下去的希望,因而对于人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这种意义和价值却不是通过使人得到真实的、能够实现的希望和幸福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信仰神灵世界的幻觉来实现的.它使人们陷入欺骗的、幻想的、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未来和来世的希望与幸福,从而安于苦难现实生活、放弃变革苦难世界要求.所以宗教实际上是一种麻醉精神的毒药,而宗教异化则是一种吸毒行为.它们的正价值显然是非根本、局部的、暂时的,而负价值则是根本的、全局的、长远的.因此,应该废除宗教、消除宗教异化.  相似文献   

12.
宗教极端主义是滋生恐怖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宗教氛围异常浓厚,为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宗教狂热的深层次原因必然是教育、就业、民生、文化、宗教等问题。因而,要从推行全面教育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提高就业率,规范宗教活动等方面改良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  相似文献   

13.
宗教自由包括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行为自由,其中宗教信仰自由又包括信教自由和择教自由,宗教行为自由则包括举行宗教仪式自由、宗教集会自由.宗教结社自由、传教自由、宗教捐赠自由和接受宗教捐赠自由以及宗教营销自由等。宗教信仰属于思想精神的领域,是绝对自由的,宗教活动则是一种行为,是法律规范下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日本近代著名文学家有岛武郎自幼酷爱艺术,但由于一时彷徨在宗教和艺术之间,因而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一直无法顺利发展。他认为文学并不是人生的目的,上帝的博爱和正义的实践才是人生的首要目标。有岛的人道主义思想就是从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发展而来的。然而,在触目惊心的事实面前,有岛终于对基督教信仰产生了动摇,并弃教从文。在杂志《白桦》创刊之年,他对白桦派运动产生了共鸣,加入白桦派后,才真正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有岛与白桦派其他作家不同,不是一味的强调自我,而是更注重与社会的联系。同时,他把欧美近代文学的精华移植栽培到日本的国土上,形成了一种东西洋结合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5.
宗教问题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巩固和扩大同爱国宗教界的统一战线,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做好宗教工作,必将有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而崇高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宗教界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是大有可为.宗教和谐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宗教有净化心灵、消除纷争的优势.我们要善于把党关于宗教工作的大政方针具体化,从不同层面做好对宗教界的引导工作,启发他们对教规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在批判和发展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其科学内涵包括宗教的本质、宗教的产生与消亡、宗教的作用三个方面。恩格斯的宗教观对党和国家解决宗教问题、制定宗教政策及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环伺宇内,当今世界的冲突多与宗教、民族问题有关。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往往全民信仰某一宗教,宗教氛围浓厚,信仰虔诚。从扑朔迷离的宗教现象中,剖析假宗教之名的民族分裂行径,是本文的主旨。文章结合西部少数民族宗教的特点,透过宗教、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之间的外在关联,剥离出宗教极端主义与少数民族宗教之间存在的本质区别以及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民族分裂主义与宗教极端主义之间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宗教是人类悠久的文化传统,是现实生活中重要的精神资源,是一种集体的社会意识。但因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不同的时空区域,宗教的表现形态会有所不同,民众表达其宗教虔敬的模式和信仰心理亦会有很大的差异。年轻学者梁丽萍教授所著《中国人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在对已有文献的系统整理基础上,借助于量化与质化多元研究的路径,提供了对中国社会宗教徒宗教心理与行为的一些新的解释框架,为我们解读国人的宗教心理打开了一扇视窗,也填补了我国宗教心理学理论研究的空白。《中国人宗…  相似文献   

20.
作者深入研究与思考了涉及宗教工作的三个战略和统筹问题。做好宗教工作,要研究和建立“社会主义的宗教论”,要提高党的群众工作能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为我国向西部开放创造一种良好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