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覃雪源 《传承》2010,(3):76-77
由于历史的积淀,中越两国具有不同的民族心理特征,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文化优越感、民族自豪感和"中国中心论",而越南则是对中国既依赖又戒备并欲确立地区中心大国地位,这种民族心理的差异深刻地影响了两国领导人在20世纪50-70年代处理两党、两国关系的态度和外交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两国关系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由于历史的积淀,中越两国具有不同的民族心理特征,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文化优越感、民族自豪感和"中国中心论",而越南则是对中国既依赖又戒备并欲确立地区中心大国地位,这种民族心理的差异深刻地影响了两国领导人在20世纪50-70年代处理两党、两国关系的态度和外交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两国关系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壮族与越南人民的革命情谊江虹,黄林毅在长达1300多公里的中越边线上,中方一侧的居民大多为壮族,他们和越南的许多边民有着共同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密切的经济往来。在中越两党领导两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中,壮族人民和越南人民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西》2013,(12):4
6月10日,中国(广西)-越南全面深化经贸合作论坛在越南河内举办。广西代表团团长、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出席论坛,并会见了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越南总理阮晋勇。彭清华说,中越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经过双方共同努力,这种友好合作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两党两国领导人确定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  相似文献   

5.
2010年是中越建交60周年、中越友好年。60年风雨历程,60年兄弟情谊。当年由毛泽东主席和胡志明主席等中越老一辈革命家亲手缔造和培育的中越传统友谊,正在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并且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苏星 《当代广西》2010,(18):10-13
2010年是中越建交60周年、中越友好年。60年风雨历程,60年兄弟情谊。当年由毛泽东主席和胡志明主席等中越老一辈革命家亲手缔造和培育的中越传统友谊,正在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并且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越南与中国     
《创造》2007,(6):81-81
中国和越南于1950年1月18日建交。中越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全力支持越南抗法、抗美斗争,越南视中国为坚强后盾,两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越关系恶化。1991年11月,应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的邀请,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部长会议主席武文杰率团访华,双方宣布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两党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此后,两党两国关系全面恢复并深入发展。两国领导人保持频繁互访和接触,双方在各领域的友好交往与互利合作不断加强。1999年初,两党总书记确定了新世纪两国"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  相似文献   

8.
金秋异国行     
吴守权 《传承》2004,(1):41
金秋时节,我和我市首批党史研究探讨新时期党史研究工作的新途径经验交流会成员——广东省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廉江市委党史研究室、徐闻县委党史研究室、雷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一行13人前往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挖掘中越两党在中越边境活动的史料,感受越南本土上的中国文化。所到之处,我感受深刻,记忆犹新。感受之一:中国人去越南不会有出国的感觉。看人都是黄种人,同样的肤色,熟悉的面孔;看物,山水、田园、房屋大多一样的外观,同样的形状。因此,置身于越南,也未感到陌生。说句实在话,如果不是房前屋顶上的那些拉丁文字母书写的广告、招牌,我…  相似文献   

9.
《松州》2007,(2)
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今年两会上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的重要要求。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三者既有各自的丰富内涵,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其中,忧患意识是前提和基础。忧患意识什么时候都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是如此。各级领导干部只有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才能牢记根本宗旨,当好人民公仆,多办利民之事;才能坚持勤  相似文献   

10.
方万青 《前沿》2012,(9):196-198
先秦儒家孔孟的忧患意识彰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人格和厚重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强烈的民本色彩,对今天的忧患意识教育和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此为基础,从修己、安人的角度,对孔孟的忧患意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先秦儒家孔孟忧患意识体现出的历史观、自然观、思想政治教育观、民族精神和救世思想等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11.
企业党校只有不断研究企业的新情况,适应企业的新形势,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切实围绕本企业的实际需要开展工作,才是企业党校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共产国际、联共(布)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重视中国农民问题,并在指导中国大革命中付诸实施了这一思想,推动了中国农民运动的发展。由于共产国际、联共(布)把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身上,最后导致了农民运动的失败。究其原因,在于共产国际、联共(布)过高估计了国民党,轻视了共产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理解这一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全面、正确地理解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是与西方多党制和某些国家的一党制的根本区别。它对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侵蚀 ,反对国内一些不良的政治思潮 ,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存在、发展和广阔前景入手 ,对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的领导地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对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认识:他提出党政分工以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权力加强制约,以防止个人集权、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出现;加快法制建设,强调党员必须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把实行法治作为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略。刘少奇对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艰辛探索,为新时期实行全面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车辚 《桂海论丛》2013,(1):81-85
回顾90年余的发展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变强、由小到大.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执政党,究其原因是其善于对自身的执政生态系统进行变革,在与其他党派的竞争中保持了系统性、整体性、严密性和先进性优势,使党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结构、体制机制与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目标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党执政生态系统的变革不仅有内因、外因的制约,而且政党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导致前苏联共产党亡党亡国的原因很多,在党内民主建设上的失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党员意愿表达是党内民主的基础。前苏共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在党员意愿表达方面经历了党员意愿受到尊重、备受压制和党员意愿无边界表达三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应借鉴前苏共的经验教训,在党员意愿表达上要始终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不动摇,正确支持引导党员的意愿表达。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党政干部的思想。这些思想为执政党培养千千万万优秀的党政干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思想来源。归纳起来,共产党培养党政干部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培养的核心目标;二是坚持为人民服务是培养的价值归宿;三是始终提倡德才兼备的培养标准;四是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培养作为培养的主要方式;五是把机制体制建设作为培养的根本保障。以上从培养目标、价值、标准、方式、制度保障等几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共产党培养党政干部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是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构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方法、丰富教育载体等措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企业作为社会生产力的载体 ,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本文通过对党企关系的探讨 ,提出党为了执政必须对企业实行控制 ,控制方式上 ,不能违背事物本来秩序由党直接控制 ,而是通过规则框架的构成与制度环境的形成等方式 ,来实现对企业的间接控制。  相似文献   

20.
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站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民族和殖民地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共产国际指示日本共产党筹建台湾共产党。1925年11月,在中共的推荐下,林木顺与谢雪红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为台共建党做准备。1927年10月,谢雪红、林木顺在莫斯科被共产国际执委片山潜召见,片山潜正式代表共产国际向他俩传达了筹建台湾共产党的决定。在共产国际、日共、中共指导和帮助下,1928年4月15日,台湾共产党在上海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