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广义地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广泛领域的深刻变革。狭义地说,我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两条:一条是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一条是更加注重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2.
广义地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广泛领域的深刻变革。狭义地说,我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两条:一条是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一条是更加注重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社会发展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30多年里,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社会发展仍相对缓慢。导致社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限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但要实现更好的社会发展,还需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转变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社会发展方式需要在探讨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社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的基础上,明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社会发展提供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社会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更新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原则,确立以人的转变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转型。  相似文献   

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首先表现为经济问题,但其背后彰显的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应从政治学角度去考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蕴涵的政治意义以及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产生的社会政治根源,从而通过完善治理模式。强化制度安排,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等政治途径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  相似文献   

5.
浏览器     
《乡音》2010,(3)
发展方式转变不单纯是经济问题《新华每日电讯》: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扩大内需等经济领域的调整,仅靠大量投资拉动、天量银行信贷等财政、金融手段,显然力有未逮,也无法持续,必须通过一系列改革来推动。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还需要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比如,改变政绩考核标准,倒逼发展方式转变;通过教育、科技、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民族创新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6.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的作用将越来越凸显,文化已成为推进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越来越重要的驱动力。作为推动社会发展最终动因的生产力,往往是物质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力的统一。“文化生产力”这一概念,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知识经济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文化推力。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内涵决定了社会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环境、资源、人口方面,还应包括文化层面,实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红卫  汤茂买 《传承》2011,(29):48-5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深刻把握社会现实和背景,而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党在当前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的重要现实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刻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顺利实现提供思想保证和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交往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现代制度体系中权利规定的一般性与普遍性在形式上甚至部分地在实质上确保了现代交往关系的合理性;现代制度体系中的权利规定以经济权利为始源,涵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权利系统;现代制度体系中的权利规定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交往的发展提供了便捷有力的工具与手段,使得现代交往出现了全球化与网络化的趋势。交往的全面、深入、合理展开会极大地促进社会个体的发展;基于权利的交往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基于权利的交往大大促进了政治与社会的民主化,有利于公民个体正当利益的维护与自治的实现,有利于政治的积极健康改革与发展;基于权利的交往会促进社会各阶层的正常流动,有利于形成公正、合理、开放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9.
90年代后半期,也许将成为中国政治发展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其主要依据在于:经过前10几年的经济发展并随着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经济领域的自主化和独立性在逐步发展;各种经济组织和公民个人对自身权利的要求的迫切性在增大;随着利益结构的调整,单一性的整体性的利益结构将被多元多层次的利益结构及重新组合所代替;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人们的政治观念及对社会的责任有了新的变化;对政府权利的分配、实施和监督的认识有了全新的转变;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复杂困难的问题,已经到了仅靠经济领域的改革无法有效地加以解决的新阶段。没有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没有政治领域方面内容实质性地向前发展,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仍将是十分困难的。  相似文献   

10.
<正> 4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产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要把文化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纳入产业振兴规划,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领域各行业的融合,不断壮大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1.
田治安 《前沿》2013,(9):81-8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抓住新的战略机遇的必然要求。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克服效益、资源和环境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顺利跳出中等收入陷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以合理的价格机制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使之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12.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日益突出起来,这是新时期的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的重要政治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变化广泛地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 在经济领域,人民内部矛盾主要表现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带来的多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的社会分配不公成为当前经济领域人民内部矛盾的焦点;失业与就业的矛盾更加突出。在政治领域,人民内部矛盾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党内矛盾、政企矛盾、干…  相似文献   

13.
能否代表中国先进社会主产力的发展要求,是衡量我们党各项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护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集中地表现为按照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自觉地改革和调整上层建筑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不相适应的部分,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一、按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确立与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4.
孙力 《长白学刊》2014,(6):24-28
政治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在它自身的发展目标上,而另一方面则体现它的工具性价值,即它对生产力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和社会发展等的贡献和推动。社会主义的政治十分有效地推动了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体表现在:社会主义政治保障了现代化的稳定进程;社会主义政治创造了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体现了文明进步的人间正道。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面临转折关头。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财政收入、外汇储备都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地位、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及国际金融话语权都显著提高,但以往把中国经济引向成功、繁荣之路的增长模式,如今遭遇的挑战越来越大。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随后更加频繁的贸易保护主义,地区、城乡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都是快速行驶的中国“经济航母”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公报称,“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十二五”期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那么,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为什么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此重要?有哪些难点问题?这一转变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此,本刊特刊发这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怎样认识和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文就这个问题谈几点浅见。一、克服无关紧要思想,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地位,是加快改革步伐、加速经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归根到底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发展社会生产力关系如何?让我们从人在生产力三要素中的作用来看这个问题。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劳动资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1,(3):30-31
三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不仅将决定2011年的走向,更要规划出未来五年中国的转型路线图。为探讨五年后中国可能出现的情形,本刊从经济发展、区域发展、社会管理、文化软实力等不同方面进行采访、解读与分析,旨在提供一种观察的参考与借鉴。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分析了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两难处境;并且再次详细论述了为什么中国经济改革的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他认为推进改革是能否实现转型的关键;而政府自身的改革是关键中  相似文献   

18.
曹瑞丽 《创造》2019,(3):79-8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党深刻总结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际国内大势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使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社会各方面建设一体化,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推动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邹俊  张芳 《前沿》2011,(17)
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最大的经济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脉相承,而又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国有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阐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思想的由来;分析现阶段国有经济功能的主要表现;进而针对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背景下给予国有经济功能再定位,为国有经济在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作用找准着力点和突破点。  相似文献   

20.
杜黎明 《思想战线》2012,38(5):110-114
发展民生经济,重在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互动耦合。将民生改善诉求融入投资和政府购买决策,民生改善的价值追求就会在社会消费中得以体现,民生经济也就得以持续发展。民生经济促进"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是要在民生改善中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化解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是要以民生改善倒逼体制机制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构筑"中等收入陷阱"跨越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