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路杨 《理论月刊》2003,(8):8-10,3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从武装斗争、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从"革命党"到"执政党",我们党进行了长期的奋斗和探索。在新的历史阶段,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当好执政党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是丰富多采的,也是弥足珍贵的。他关于执政党建设的论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经验,并使之理论升华,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而且对解决当今党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执政党与革命党确实有诸多不同,但是在理解革命党与执政党之间的关系时,仅仅关注两者之间的区别显然是不全面的,本文从对经济工作的关注、与群众的关系、对创新的强调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继承、发展在革命党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4.
亢飞 《传承》2010,(30):12-13
党员队伍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前途和命运。因此,执政党党员队伍建设一直是社会的重要话题。刘少奇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此花费了大量心血,拥有独到的见解,对当今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国初,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清醒认识和理性思考党所面临的执政新考验,高度重视执政党自身的建设问题,不断探索执政党建设的规律,从而使中国共产竞保持了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与执政党的纵向比较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与西方执政党的横向比较中可以透视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是:在党内关系上强调党内民主,在党政关系上注重维护现政权,在党群关系上注重密切联系群众、但也出现了脱离群众的危险,在党法关系上注重维护法制,在党际关系上注重与八个民主党派的全面合作:重视意识形态的功能,与各个民主党派是友党关系,正在由直接执政向间接执政转型,既是中国的执政党也是中国的领导党,执掌所有国家权力,等等.  相似文献   

7.
西方执政党协商民主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各国执政党协商民主涉及执政党内部不同派别、执政党与在野党、执政党与公民之间协商等领域,呈现出权宜性、功利性、失衡性、辅助性、开放性、程序性等特征,通过议会党团协商、共识会议协商、协商民意测验、网络远程协商、新的协商试验等方式实现。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包括党内协商、政党协商、党群协商等范畴,丰富的党内协商资源、非竞争性政党制度、党群协商的有利环境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协商民主的适应性条件。党内协商要防止转变成为精英式民主,政党协商要防止运作过程的低效率化,党群协商要防止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执政党协商民主应该加强党的主导能力,发挥政协的民主效应,利用网络媒介,循序渐进地推进。  相似文献   

8.
9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涵盖了局部执政、全面执政两种形态,历经了执掌瑞金红色政权、执掌陕甘宁边区政权、执掌新中国政权三个历史时期.其中,执掌新中国政权62年来的全面执政,又经历了延续革命党思维的全面执政、坚持执政党思维的全面执政两个阶段.从中共执政演进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提炼出若干重要启示,以指导今后党的执政实践.  相似文献   

9.
试析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龙辉 《岭南学刊》2006,3(1):30-33
必须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置于优先位置,都担负着社会整合的功能,执政党也都有被异化的可能,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的一般特征。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西方的执政党,在执政党的产生和获取政权的方式,执政党的自身角色,执政的范围,执政党与其他政党的相处方式,执政党的内部结构和执政党与军队的关系都有重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王平 《长白学刊》2009,(5):45-48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内容体系基本分为三个层面,即根本性的、基本性的、方略性的。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不断创新发展,基本实现了由革命党理念向执政党理念的真正转变,党的执政理念的内容体系也基本上由不成熟走向更加丰富与科学。总体来说,党的执政理念从建国到现在,大致经历了逐步确立、曲折发展、丰富创新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王玉波 《桂海论丛》2009,25(6):23-27
如何有效地监督与制约权力是一直困扰着我们党和政府体制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刘少奇在长期领导党和国家政权的建设实践中,提出了法院独立审案、限制国家领导人的权力和“公开的反对派”等一系列权力制约的主张。刘少奇关于权力制约的理论,对我们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唐旭斌  邓贤明 《前沿》2011,(13):45-48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从革命党转型而来的执政党。明晰执政党和革命党特征的本质区别,有益于深刻把握政党执政的客观规律。中国共产党在阶级属性、政治纲领和组织纪律方面具有独特的内在特征。内在特征的延展形成外在特征。政党的先决性、执政的长期性和执政的适应性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外在特征。执政的适应性规定了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和发展民主。民主政治的践行需要科学的民主理论指导,辨析当下的各种民主理论,有助于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民主。  相似文献   

13.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是党内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必不可少的制度保证。这种高度民主和高度集中辩证统一的制度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增强活力的必然要求 ,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组织制度建设上的创造性运用。因此 ,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必须大力加强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以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树立良好的执政形象。刘少奇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留下了宝贵的理论成果,认真总结这些理论探索对新时代我们加强党的执政形象建设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宋文博 《前沿》2014,(23):18-19
辛亥革命爆发后,日本为了维护自己的在华利益,先是对革命党北伐实施武装干涉,未能得逞后,又转而支持革命党,但附加危害中国主权的条件,因而遭到革命党的拒绝,并对日本的武装干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迫使其放弃干涉政策。针对其支持革命党北伐的有利政策,革命党进行了利用,以促进革命的发展,但以不损害中国主权为前提。从辛亥革命时期日本与革命派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革命党北伐,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即对中国进行侵略,获取更多的利益。这就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相似文献   

16.
高翔莲 《理论月刊》2002,3(9):18-20
刘少奇指出:中国“有百分之九十几的社会主义,可以有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经济既要有计划性,又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中央必须向地方适当分权,行政机关必须向企业适当“放权”,以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个人可以“有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的自由”;按经济规律办事,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刘少奇的这些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中国的经济建设留下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项东 《理论月刊》2010,(3):18-21
建国初期,刘少奇对中国的工业化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其内容涉及到工业化的目的、工业化的资金筹集、工业化的步骤以及工业化与民主化的关系等方面。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刘少奇的这些思想在当时并没有能够付诸实践。但是,刘少奇的这些探索形成了中国工业化最早的系统理论成果,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开创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对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赵敏 《淮海论坛》2009,(3):12-15
中国共产党的60年执政,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由革命党思维的惯性依赖向执政党思维深刻转变的漫长艰辛历程.其执政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中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确立的合法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法性是执政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政党制度的主要特点 ,其领导地位的合法性取决于多种因素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在利益取向、理论、组织方面的特质赋予其执政的能力和资格 ;作为我国社会共同利益的政治代表者和实践者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合法性获得了有效性的基础 ;我国近现代政党关系发展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确立的合法性提供了又一合理的注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