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妈祖之美     
有多少个观众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同样,有多少个妈祖信仰者,就有多少个妈祖形象。我心中的妈祖林默娘,是个美丽带点野性的渔家少女,这是我作为渔民后代和身边经验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说句心里话,如今影视戏剧中妈祖扮演者的形象,是很难跟我心中的妈祖吻合的,包括莆仙戏演员、两位越剧演员、京剧演员、舞剧演员等。  相似文献   

2.
此城与彼城     
广州那次他来见我的时候,我正走出公司大楼,我们在花坛旁相视而笑,互相打量分别三年后各自的模样。他胖了一点。摸出一根烟,问我:“可以抽吗?”我说随便。他眼睛里的光华如同魔幻的小手抓住我的目光,一向如此,八年来没有改变,我们认识八年了。他说:“秦青抽烟吗?”我说:“不,他不抽烟也不喝酒。”秦青是我老公。他吐一口烟,嘿嘿一乐:“瞧,幸亏没嫁给我,嫁给我有什么好?”他连这调侃的性子都没有改。我心中有不可名状的柔情,不得不压抑的柔情,我说:“走吧,请你吃饭,叫上秦青。”我们三个是大学同学。他停下来,说:“…  相似文献   

3.
外公的故事     
《两岸关系》2021,(8):60-62
正我是一个在宁波长大的台湾男孩,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十数年。宁波之所以会成为我的第二故乡,背后有一个关于外公的故事。我的外公本名叫郭志宏。1927年,他作为长子,在鄞县横街白象桥(今海曙区横街镇)出生。外公告诉我,在当时村里,郭是大姓,全族房子连成一片,清一色都是传统木质结构,上面铺着江南特色的绿瓦,墙上装着雕花的木窗,院落里铺着厚重的青石板。外公家住在祖传木质老宅内,门口放着装盛雨水的大水缸,周遭邻居都是同姓宗亲,四周除密布的水网外,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谎言,对于别人来说或许微不足道,但它却改变了我的一切。我从小就是一个爱捣蛋的假小子,每每制造麻烦,父母都硬着头皮替我收场。虽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也免不了他们的打骂。但多次的“死里逃生”都是在外公的庇护下才得以解脱。因为外公有心脏病,在他面前,父母对我就束手无策了。我就是在外公这种特别的呵护下快乐地成长着,他的每一点呵护都与深切的期盼交织在我的生命里。上高中后,繁忙的学习和青春的悸动不期而遇,我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有几门功课还挂了红灯。外公的病也在一天天的恶化,我却不闻不问,那么漠然,继续瞎折腾着,…  相似文献   

5.
许绮燕 《黄埔》2008,(1):15-18
我从小是和我的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 七岁那年,母亲接我回家,我开始上小学。在家里,我发现一个问题:我的爸爸和弟弟、妹妹都姓张,妈妈姓王,而我姓许。这是为什么呢?我很想问问大人,但又不敢问。生活像一个谜,我好些年都解不开。  相似文献   

6.
刘俊潇 《台声》2013,(9):98-99
他养育我,教导我,随着我慢慢的长大,回首和外公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才发觉,他的言传身教都是一种传承。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9)
正向往社会主义毅然从美国回到祖国因小说《尹县长》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接见奔波两岸为祖国安宁向世界发声"现在我哪里也不想去,除了大陆。只要有时间和机会,我都愿意回大陆看看。"这是台湾传奇女作家陈若曦近日拜访中国现代文学馆时所说的话,一语道破文人的家国情怀。这位有着传奇简历的女作家随和而又朴实,28岁时,为了追求心中的  相似文献   

8.
妈祖之美     
正有多少个观众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同样,有多少个妈祖信仰者,就有多少个妈祖形象。我心中的妈祖林默娘,是个美丽带点野性的渔家少女,这是我作为渔民后代和身边经验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说句心里话,如今影视戏剧中妈祖扮演者的形象,是很难跟我心中的妈祖吻合的,包括莆仙戏演员、两位越剧演员、京剧演员、舞剧演员等。1992年夏秋之际,海军著名词作家马金星带着他创作的歌剧《林默娘》剧本来莆,同来的还有海政歌舞团领导、导演和作曲家,希望莆田市政府支持排练作为莆田市庆十周年献礼剧目,该剧拟由当时崭露头角的宋祖英扮演林默娘。此事因当时莆田市财政困难而作罢。我在遗憾之余常常想:时年26岁的宋祖英若能主演林默娘,不失为一件文化盛事。我心中的渔家女形象,是有现实的人物作参照的。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妻子在外贸  相似文献   

9.
和邃老的相认,颇有些故事。来民建中央工作后不久,一次与家里通电话,妈妈提起似乎有位亲戚也跟民建有些关系,我一听,想起民建中央的老领导邃老祖籍、居所地和外公都是一样的,甚至姓名也和按陈氏家谱排的辈分相符,不禁脱口而出:“是不是陈邃衡啊?”在此之前与邃老有几面之缘,竟不敢相信天下有这么巧的事情。后来经过与外公求证,确认我应该尊称邃老九太公。  相似文献   

10.
离开长沙那年,我6岁。 6岁的孩子记事不多,就连我家是住在韭菜园还是贺家塘,也记不住。只记得舅舅家住马益顺巷,因为成年以后还去过。外婆家住的地方,就记不清了。只记得小时候经常到外婆屋里玩,每周一次。妈妈是外公的长女,我是外公的长外孙。外公早逝,我没见过,只见过外婆。外婆是妈妈的继母,对我倒是不见“外”,当亲外孙疼,好像比对孙子(也就是我的表弟)还疼些。长辈们说那是因为我长得乖巧。这也未必。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时,我知道了革命圣地——延安,听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很多革命志士、青年才俊为了新中国,纷纷奔赴延安,在这一方黄土地上挥洒她们的青春年华,我一直疑惑着,延安这片黄土地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当时自己在心中勾勒出一幅画:延安处处红霞万丈,特别是滚滚延河水边巍巍宝塔山上的宝塔,一定是金光闪闪的,充满了神秘,在那儿的人们都是喜气洋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去延安看看,去追寻我儿时心中的圣地。  相似文献   

12.
哈达 《前沿》2015,(1):3-5
本文有感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的政治重托,从始终做到心中有党是党的县委书记形象的根本、始终做到心中有民是党的县委书记形象的宗旨、始终做到心中有责是党的县委书记形象的担当、始终做到心中有戒是党的县委书记形象的底线四个方面,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全新的党的县委书记形象观。  相似文献   

13.
王偲 《台声》2013,(1):84-84
从小到大,每当填写各种表格写到祖籍这栏时,我都会写下“台湾”两字。身边的朋友经常会问起其中缘由,每每此时我就会想起我的姥爷蔡启运,按南方的叫法应该叫做外公。印象中的姥爷身材高大,有一双深邃的眼睛和一张慈祥的面容。脑海中常常闪现的画面是晚年的姥爷坐在家中那张黄色的布沙发上,下午金纱般的阳光悠闲地斜照在房间里和外公慈祥的笑容上,显得那么的恬静与和谐。  相似文献   

14.
信仰之灯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盏信仰的灯,它指引着我们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不知何时,我心中的这盏灯变得微弱了,它在漫漫的路途中已蒙上了灰尘。懒散、懈怠消磨了我的意志。舒适、享受占据了我的思想,我不想再有什么所谓的信仰和追求,因为那种生活太苦太累。但随着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和不断深入,我的思想渐渐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张寅 《台声》2014,(11):89-89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海峡两岸都以各种方式纪念着这一特殊的日子。当我翻看海峡两岸关于黄埔建校90周年的新闻报道时想起了我的外公。作为黄埔18期同学的他,若能看到此情此景,想必也会激动而欣慰吧。然而,我知道这一切都不可能了。去年8月22日,我的外公永远离开了我们。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但眼前还时常浮现出他在世时讲起黄埔精神时的激昂神情,耳畔似乎也回荡着他和蔼亲切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说起与农工党的缘分,这要从我的外公说起。  相似文献   

17.
沈笑颖 《前沿》2014,(9):228-229
元杂剧中的书生形象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因汉族地位低下及科举制废除等一系列时代因素的影响,其形象呈现出与前代作品截然不同的艺术风貌。同时,其具有深刻的写实性,亦是当时文人心态的真实写照。从书生形象的塑造上可观之元代文人有着身为弱势群体的苦闷,在风月中逃避现实,亦会在彷徨中迷失自身,却同时仍然抱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凡此种种都是时代赋予的特质。  相似文献   

18.
书中虽有刺,心中却多情。留白勤于思考,胆大心细,有挑战权威、颠覆定论的勇气,不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不迷信权威,不盲从定论,质疑通行观念,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我所认识的留白是个两栖人物:既是富有文人气质的学者,又是富有学者气质的文人。他才华横溢,思维  相似文献   

19.
古晓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外公就教育她: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她谨记外公教诲,时至今日,依然保持极有规律的生活,每天、每周、每月都有明确具体的目标,“不是这样做,我将一事无成”。在她的影响下,两个儿子也养成了惜时如金的好习惯。因为生辰正逢新中国成立,母亲为她取名为“晓”,一则纪念解放,  相似文献   

20.
<正>又到一年中秋时,我不禁又想起我那未曾谋面而遥在天国的外公——思念的泪水再也无法抑制地汩汩流淌……外公周冠华离开我们已21个年头了,但他对我的勖勉和奖掖却永远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记得小时侯,妈妈时常会呆呆地坐在那儿想些什么,瞬忽间她的眼角已噙满泪水;也总觉得其他小朋友都有外公、外婆一起疼着、爱着,而我却惟有一个外婆,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