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虹 《前沿》2009,(5):140-142
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独立性,是指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保持独立的精神和意志,其应依据法律和事实独立地做出判断,独立地进行辩护,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涉,包括不受委托人、公权力和其他人员影响。律师存在的两种独立性:一是独立于国家。基于自由辩护的观念,律师在为个人权利辩护时,必须维护当事人的利益,而不受外界的干扰,尤其是不受国家官员的干扰。二是独立于当事人。  相似文献   

2.
律师的有效辩护是认罪认罚从宽程序得以正当运行的必要条件,是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帮助其与检察机关进行量刑协商,为其争取最大限度量刑优惠的关键。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认罪认罚案件中律师的辩护效果不甚理想。为了实现律师在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中的有效辩护,需要厘清司法实践中律师有效辩护的现实阻碍,并结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所特有的程序机制,通过适当转变律师的辩护策略、完善值班律师制度、建立控辩平等的量刑协商程序以及完善律师辩护权利的救济机制等措施,来推动实现律师在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有效辩护。  相似文献   

3.
2018年立法机关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纳入《刑事诉讼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罪行,同意量刑建议,可依法从宽处理。控辩双方实现由激烈对抗向合作的转变,诉讼效率显著提高。然而,当前认罪认罚程序适用中律师开展辩护仍然面临诸多障碍,如值班律师定位不明、律师辩护权利保障不充分、律师辩护效果不佳。为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构建,充分保障律师辩护权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修正:一是推进值班律师"辩护人"化,赋予值班律师与辩护人同等辩护权利;二是加强律师辩护权利保障;三是构建"有效辩护"机制,提高律师辩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著名的诡辩学派人物普罗塔格拉招收了一个学生爱瓦特尔,向他传授诉讼技巧和辩护的方法。当时,师生两人曾签订了一份合同:爱瓦特尔的学费分两期交付,第一期在入学时付,第二期在爱瓦特尔学成当上律师并且在第一次出庭胜诉后付。  相似文献   

5.
刑事辩护令律师望而却步。据北京大学法学教授陈兴良教授统计,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有70%的案件没有律师介入。然而,广州金鹏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波却守望刑辩25载,用自己的行动,维护着人权的尊严和法律的神圣。  相似文献   

6.
奇涛 《民主与法制》2010,(17):66-66
杨培国律师对刑事案件的辩护策略俨然形成完整的体系,但是,当他听到我的赞赏时,却轻描淡写地说道:“我说的一系列的刑事辩护策略,不过是刑事辩护的常规策略而已,任何一位成熟的律师都应该了然于胸。另外,说到比较具体的刑事辩护的策略,作为辩护律师。  相似文献   

7.
张佳华 《前沿》2008,(1):122-125
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享有获得律师“辩护”的权利而不仅仅是律师的“帮助”,这是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的必然要求,也是刑事诉讼科学发展的当然结果。律师在刑事侦查阶段的法律性质应当是辩护人,并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和特殊的诉讼权利。完善侦查阶段的律师辩护制度应着眼于告知权、会见权、在场权、调查取证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平日里,律师总是口若悬河,千方百计地为委托人辩护,这并不是新闻。可如果律师又被自己的委托人告上法庭,站在被告席上,这可就是新闻了。  相似文献   

9.
辩护全覆盖改革的深入推进使得刑事司法实践对辩护律师需求激增,但我国刑事辩护实践面临着律师人员数量稀缺和地区分布不均衡两大挑战。律师在线辩护形式的提出有助于应对这两大挑战,丰富律师辩护形式,为实现辩护全覆盖改革提供重要保证。而律师在线辩护的实现,需要遵循诉讼效率与人权保障并重、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相均衡的法治理念,以尊重刑事被告人意志选择为前提,充分保障在线辩护律师庭审权利,同时完善技术配套保障,并可率先探索在认罪认罚案件中逐步展开。  相似文献   

10.
建立我国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婷茹 《理论月刊》2003,(12):118-119
自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律师法》修改以来,律师因刑事辩护而遭无端刑事追诉的情形时有发生。面对我国因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立法缺失致使律师执业屡遭不测的现状,笔者在考察国外相关立法例的基础上,对我国建立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并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制度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法官出庭一般都要穿戴制服,以显示法律的尊严;中国的律师出庭辩护没有服装上的限制。而外国的尤其是英联邦国家的法官和律师出庭则不一样,一律都戴假发。这是为什么呢?法官和律师戴假发出庭是英国法庭最有特色的传统之一。根据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的研究,英国人戴假发的流行时尚大约始于12世纪,当时戴假发并不只是法官和律师的专利,而是所有上层社会的人们的一种追求,他们将戴假发视为身份和地位的  相似文献   

12.
6月13日,4位刑辩律师在广西自治区北海市为一起故意伤害案辩护时被北海警方刑拘,理由是涉嫌律师伪证罪。这是继李庄案件后,辩护律师又一次被指触犯刑法第306条而遭遇抓捕。尽管北海警方随后释放了4位刑辩律师中的3人,但是仍然对杨在新律师执行了逮捕。在为同一起刑事案件辩护过程  相似文献   

13.
阿计 《公民导刊》2008,(2):30-32
律师职业的最高境界是刑事辩护——这是西方律师界的普遍共识。但在我国,由于刑事辩护环境不尽理想,许多律师却不愿承办刑辩业务。随着律师法的修订,事情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化,但要使刑事辩护真正摆脱困境。彻底解除中国律师界的“心病”,还须在制度层面作出更深入、更实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正>刑事辩护一直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刑事辩护问题是个关乎人权保障的政治问题,是个关于刑事正义的司法制度问题,是个涉及定罪量刑的法律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个回应民众关切的社会问题。2015年以来,司法部集中推进的一系列与律师行业有关的重大改革措施,如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制度、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律师会见在押服刑人员制度等,几乎都聚焦于刑事辩护领域。一方面,一系列完善刑事辩护制度的新举措不断推出,如律师会见权是对调查核实权的一种扩展,  相似文献   

15.
辩护制度是一国刑事诉讼制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尽管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对辩护制度作了较大修改,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司法实践中律师辩护日渐萎缩,极大地制约了辩护功能的发挥。因此,应当按照有效辩护原则的要求,从立法上完善我国刑事辩护制度,保障律师充分参与刑事诉讼进程,实现有效辩护。  相似文献   

16.
超期羁押、刑讯逼供和律师辩护难,曾被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并列为当前刑事诉讼中的三大难点,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从法治角度看,超期羁押违背了宪法原则,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是变相的非法拘禁。它如一个危害甚大的顽瘤,表现出对人的最基本的尊严和自由的极端漠视  相似文献   

17.
李春旭 《前沿》2013,(9):79-80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中对同一律师事务所的不同律师可否为同案多名被告人辩护则空白,司法实践中对这一问题存在不同看法,有观点认为弊大于利,应该禁止,也有观点认为同所不同律师为同案多名被告人辩护,其实能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应当鼓励实行。笔者认为:当前,同所多名律师为同案多名被告辩护应当是有条件地实行,这样做是利大于弊,关键是做好风险防范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保护律师自身执业安全。  相似文献   

18.
陈利红 《前沿》2012,(8):63-64
证据裁判原则和律师责任都在客观上要求律师必须提高其有效辩护能力。而有效辩护的判断标准不仅体现在律师的辩护意见要被法官所采纳,更为重要的是在律师收集证据的手段要具有实效性。辩护律师收集证据有两种方式:自行取证和申请调查取证。自行取证行为受律师自身缺陷和刑事辩护风险高制约,申请调查取证受立法规定的不完善、证人出庭率低、业绩考核机制和庭后案卷移送制度等原因而失去存在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为了惩治侮辱国歌的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国歌奏唱、使用的严肃性和国家尊严,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将该条修改为:“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20.
严骏 《民主与法制》2014,(19):22-23
“审辩冲突”的现象 2014年5月23日,江西高院对周建华案进行二审,周泽律师被法警粗暴地从辩护席上拖出法庭。下午开庭他想旁听,在开庭前再次被法警粗暴地拖出法庭,同时他与李金星律师都被法官当庭剥夺辩护权利。周泽律师向本社记者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