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对错案的讨论成为热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刑事证据法律规则的缺失导致对侦查取证的监控和管理不力。司法实践中在证据的收集、固定、保管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为此需要在分析侦查取证环节常发问题的成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完善侦查取证的对策,并对确立侦查取证规则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但同时也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争议。这些争议往往涉及一些具有根本意义的重要逻辑问题,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与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路径与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与前提等等。这些问题常常被相互混淆,形成认识上的误区。本文便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以便为有关争议的解决提供必要的逻辑根据。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知识产权保护为进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既相契合又相冲突的关系致使知识产权制度不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性的保护。对符合知识产权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保护,对知识产权不能提供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即使可以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保护,但亦有许多制度性缺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制定特别法的形式对其提供有效的保护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自主创新环境下既要注重知识产权等多种无形资产的保护,同时又要正确处理知识产权自身所具有的垄断性对社会整体效益的制约性,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与进步;从制度的层面建构知识产权利益整合机制,以根本解决束缚科技产业发展的瓶颈,提升科技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众参与原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该原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作为该公约的缔约国有义务在本国法中予以落实。但是,由于我国长期缺乏公众参与的制度保障,因而有必要转变观念,构建保障公众知情权、受教育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在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也对西部珍贵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其中,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生态资源遭受极大破坏,有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危险。汶川地震在对西部珍贵的世界遗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的同时,也给西部申遗带来了新机遇。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我们为毁损世界遗产惋惜的同时,也对世界遗产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提出了新的思考。建议在世界遗产保护法中增加预防和应对地震等灾害毁损世界遗产的法条,或者制定颁布《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对策法》、《应对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保护世界遗产条例》等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7.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谈知识产权法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量极为丰富的国家,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日益重视,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缺乏法律的保驾护航,又缺乏保护人才。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上的责任与义务不容回避,这就对高校的知识产权法教学提出了创新与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廓清物业服务范围及维修责任的边界对于减少合同纠纷具有重要意义。排污管道责任归属问题的背后是物业服务意识差,管理方法落后、物业服务合同部分内容不合法以及利益的驱动。建议细化地方性物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范、细化、宣传物业服务合同;加强物业制度建设;修改排污管道设计;房地产开发企业与物业管理分离,严格招投标制度选聘物业;加强物业监督。  相似文献   

9.
文化线路作为一种全新的遗产概念,为“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遗产保护带来了新理念和重要的启示:“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遗产保护应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开发”、树立“整体性”理念、唤醒公众参与意识、建构共生理念等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由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的,然而,在城市建设的驱动下,历史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数量日趋上升。基于这一现象,各国学者和政府都力图从各个角度对与此相关的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其成果涉及面广,诸如政府保护机制、公众参与、资金来源、保护方法等等,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1.
脱离人身的基因,系人格之物化,具有物质与信息、人格与财产的双重属性,与传统民法上人与物的二元界分不无隔阂。故对基因的定位,势必要破除传统束缚,以新的思维或视阈洞见、透识问题。将人类基因定位为人格物,既是人类基因的特性使然,亦旨在透过基因物权实现对人之精神利益的周延保护。  相似文献   

12.
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个人信息数据因以个人信息为内容而涉及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与数据商业利用需求之利益博弈,因此,需要法律对个人信息数据进行妥善规制。在此之前,明晰个人信息数据的产权界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对个人信息数据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法经济学为视角对个人信息数据产权界定的理论观点进行评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个人信息数据产权界定的三分法,以期对进一步明确个人信息数据的法律属性、权利内容、权利限制等相关内容提供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