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习近平重视历史,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善于从社会历史中汲取人生智慧和治国理政智慧。他的历史观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国际视野,符合时代潮流。习近平的社会历史观对于当代中国与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历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升华和拓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和系统学习大历史观,对于切实开展党员干部教育,提高党性认识和加强公众教育等实践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历史观的引领下,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和公众教育,既要强化党员干部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发挥历史对干部的教育功能;又要...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历史观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大历史观,为研习"四史"提供了根本方法遵循。"四史"具有异质指向,须将每一部历史放在大历史视域下研究其特殊的意蕴;"四史"具有同向逻辑,要将"四史"整体置于大历史观视阈下考察其接续发展的关联。用大历史观审视"四史",我们更能从整体上把握"四史"的主流与本质,自觉将历史经验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4.
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指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理论体系中最基础、最原则的部分,或者说顺序上排第一的理论。这样的理论基础为科学历史观教育的构建解决了首要问题,并提供了正确的立场、原则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阶级属性及其重要性的理论认识阐述了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首要问题,从而成为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考察和研究的结果表明,马克思实现的哲学变革不是唯物主义,而是实践观.正是实践观成为马克思历史观的核心内容,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百多年来保持着经久不衰的理论活力和革命精神,成为时代哲学的精华.  相似文献   

6.
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考察和研究的结果表明,马克思实现的哲学变革不是唯物主义,而是实践观。正是实践观成为马克思历史观的核心内容,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百多年来保持着经久不衰的理论活力和革命精神,成为时代哲学的精华。  相似文献   

7.
副标题 :关于中国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考。作者 :陈佳。邓小平历史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的创立 ,其思想资源 ,一方面固然源自于对中国现实国情的考察 ,而另一方面显然也根植于对中国历史 ,尤其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与建设史的思索。从思想史上说 ,邓小平历史观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现代中国历史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现代意义上说 ,它将毛泽东思想之史观 ,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据此 ,对邓小平历史观的研究 ,应是中共党史 ,乃至整个中国当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书着眼点并不是在阐释邓小平的纯历史学理论 ,而…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视角,来观测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重要意义,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个体价,这是因为:现实的个人与自由个性,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起点和归宿;个体差异,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依据;个体尊严的实现,则应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价值目标;个体生存问题,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关切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大历史观是黄仁宇一生中从事学术研究的总结,它从中外长期历史在技术的变数上来解构中国和欧美及日本的历史,力图找出人类历史发展的共通道路,使中国也早日进入现代国家的行列,批判从道德和文化功能的角度以及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分析历史.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对大历史观进行了解剖和评述,阐明了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和大历史观的局限性及其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王玖玖 《世纪桥》2024,(1):29-31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基础的重要举措。在西藏开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为理论立足点,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为关系着眼点,以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为问题聚焦点,以树立正确党史观为核心,才能循序增强西藏各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历史底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就当下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人学的建构理念和途径来看,它们都没有摆脱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实践的支援和支持。这样,最终使种种人学在运用“实践”来构建一种关于人的哲学体系时,根本不能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和观念相区别。所以,就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来看,任何独立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建构或者试图将历史唯物主义范式人学化的企图都是一种不成熟和非法的建构。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的继续坚持和发展不能靠抽象的“人”本身来达到,而只能通过对现实人的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表现来获得新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唯物史观的两个前提(出发点),即历史前提与逻辑前提。历史前提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逻辑前提是人的实践活动。历史前提是逻辑前提的前提和基础,逻辑前提是历史前提的提炼和升华.二是辩证的、具体的统一,决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提出并阐述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与逻辑前提的辩证统一是唯物史观超越一切旧历史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资源支持及应遵循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资源问题,同时应遵循六个方面的原则:一是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二是加强对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宏观调控;三是制定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科研投入的政策;四是培育健康明的消费行为;五是开拓经济建设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空间;六是在开放中协调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实践奋斗史,更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史.90多年的伟大实践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实践基础和科学依据。因为,《党章》的发展与演进体现了我党对中国国情探索与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更是我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丰富时代意蕴的生动再现。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的历史文献。谈话的最鲜明特征,就是坚持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个人和集体的统一。在“三个统一”的基础上,谈话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规划了长远发展的蓝图。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历史哲学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思想。"市民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及"世界历史"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三个重要理论维度,也构成了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历史哲学语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唯物史观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发展及其同中国现代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亦即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反对历史唯心主义的历史。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基本历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一、五四运动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初步传播及其同唯心史观的初步较量;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唯物史观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与具有中国特色唯物史观的形成;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唯物史观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的成功结合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它以对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所作的新的诠释和概括,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最终动因论、社会文明论、群众史观以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唯物史观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发展及其同中国现代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亦即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反对历史唯心主义的历史。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基本历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一、五四运动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初步传播及其同唯心史观的初步较量;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唯物史观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与具有中国特色唯物史观的形成;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唯物史观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的成功结合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四、在社会主义改造前后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合法性理论,以其独具特色的政治观、阶级观和国家观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政治存在作出了政治本体论层次的探讨,超越了以往仅仅局限于精神层面的合法性论说,真正实现了政治合法性理论的科学化和革命化。统观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合法性理论,其基本观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充分体现出来,即政治合法性的三个评判标准:生产力标准、民主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