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远的经典 一个经济强大的国度,如果是由精神萎缩的个体组成,最后还将很快衰落。看一个民族的力量和前途,最终要看这个民族的个体素质,看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2,(20):46-46
在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丰富历史经典向来是文化工作者的重要职责。进入新时期以来,一批古典名著、红色经典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搬上舞台和屏幕,受到普遍欢迎。然而,近一段时间却出现了对经典文化资源滥挖乱采的现象,已经拍过多次的名家名著连连翻拍,一窝蜂地在做“改编”的“大文章”。  相似文献   

3.
李安葆 《党史文汇》2008,(11):38-39
长征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同藏族人民(包括上层宗教人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我国民族发展史上一道靓丽的风号线。1936年夏天,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四川甘孜地区,坚决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规定红军不得擅自进入寺庙,不准毁坏寺庙经典,不准强借乱没收;积极团结各界人民,帮助少数民族建立人民政权和民族武装,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  相似文献   

4.
阮直 《学习月刊》2012,(11):5-5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确实够古老了,虽说老.但还没有腐朽。作为代表中国国学文化最重要核心部分的儒家学说.即便不能作为国家管理现代民主与法制社会的价值理念.但作为民族文化、文学、艺术的关学总源,作为个体伦理、道德修养的经典.仍然是一座富矿。  相似文献   

5.
史涌涛 《先锋队》2014,(11):30-30
掌声,潮水般响起,经久不息;泪光,在很多人的眼中闪动;赞叹,从人们的口中由衷发出:“震撼!”“太美了!”“非常精彩!”……8月15日,大同县会议中心,大型民族歌剧《党的女儿》演出专场,这是这部经典民族歌剧在大同市各县区进行巡演的最后一场.每场演出,这样的画面都会上演。  相似文献   

6.
民族问题对于多民族国家,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交往更加频繁,民族杂居更经常发生,使许多国家和地区民族成分日趋复杂化。当今世界多数国家已不再是单一的民族国家,不少民族开始由一国聚居而走向世界多国定居,成为跨国而居的民族。中国新疆作为中亚国家的近邻,中亚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影响到新疆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琴 《学习导报》2011,(3):24-25
"红歌",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产生和流传的红色革命歌曲。作为我国红色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火热的斗争实践的真实写照,具有鲜明的革命情感和地域特色;而且植根于中华大地,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体现出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厚的美学意蕴和广泛的社会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下,等而下之。”也就是说,你学最好的,充其量也就是个中等水平。如果取法乎下,那就等而下之了。所以,我们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经典。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叫经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叫典范。换句话说,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这样的书不读,读什么?读了《为什么读经典》,我方明白读经典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踏进湖北省武穴市实验小学的校门,孩子们的国学经典诵读声声声入耳,漫步校园,经典名句随处可见,处处洋溢着国学的芳香。原来,这是该校近两年来继开展“经典诗词诵唱”活动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国学经典诵读工程。  相似文献   

10.
《三字经》承传文化生命的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字经》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蒙书是经典,更是当今学校德育教育的优秀教材。从《三字经》的流传和影响来看,文化、经典和德育之间的关系值得重视,文化是德育的根,经典是德育的源.  相似文献   

11.
张秀梅 《党史纵横》2010,(11):17-20
近半个世纪前,一部描写抗美援朝那气壮山河的战争史诗的电影,塑造了一个已经牢牢植根于我们这个民族血肉的经典英雄形象。影片主人公王成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吼声:“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整整震撼了几代人的心灵。一部优秀影片的魅力,就在于它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伟大精神。这部电影名叫《英雄儿女》。  相似文献   

12.
马龙县在全县中小学组织开展“百万少儿唱红歌、百万少儿诵经典”活动,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全县营造了一个“红歌满校园、经典入头脑”的良好氛围、全县把经典红歌引入音乐课堂,学校在每天课余时间通过校园广播站播放红歌,引导有唱歌爱好的教师组建学校红歌合唱队,带领学生积极投入到“唱红歌”活动中。每学年以班级为单位组...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变革,是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发展的重要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为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坚实的事实依据。无产阶级日益发展壮大,为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牢固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巨大发展,为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条件。以此为视角和依据,马克思恩格斯还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等,大大丰富了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方法同历史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研究的典范,也是将革命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并贯穿于研究工作全过程的典范。它全面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述民族形成过程及国家产生的三种类型,阐明了国家的形成过程及其本质,揭示了民族与国家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与国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贡献。对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所蕴含的民族与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进行研究,既有助于人们更为科学、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经典蕴含的思想,也有助于充分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与国家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  相似文献   

15.
儒家德说     
孟晓妍 《前线》2014,(2):110-112
在《论语》和《孟子》等儒家经典中,有大量论及人的自身修养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论述。其中,涉及私德的部分尤为精辟,对中华民族社会的思想规范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而又深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学习导报》2011,(17):42-44
什么是经典? 什么是红色经典?本刊记者:最近,拜读了您的《红色经典散文选》,很受教益。首先给我们最深刻的感受是“政治原来可以这样写”。“红色”是一个有着特殊内涵的符号。像现在社会上唱“红色歌曲”  相似文献   

17.
在上届金扫帚奖颁奖仪式上,主办方衷心希望下一届看不到烂片,全是好电影。但事与愿违,去年的烂片数量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大幅增加,并且烂得更加让人无语。特别是古装片,达到了让观众难以容忍的地步。这些改编自经典题材或经典翻拍的古装片,品质上可谓一蟹不如一蟹,有人甚至惊呼古装片已经被“拍死”了。借拍摄经典之名,行“抢钱”之实,是这些古装片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8.
赵旭 《世纪桥》2014,(2):75-75,89
格里鲍耶陀夫是俄国十八世纪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聪明误》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剧为俄罗斯文学史上杰出的戏剧经典之一。该作品以四个人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通过其中的情感瓜葛展现出了当时的社会状态与矛盾。这是个喜剧,可带给人的反思其实是莫大的悲剧。格里鲍耶陀夫的《聪明误》对后来的俄罗斯戏剧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曾金狮 《求贤》2012,(6):52-54
乔活·桑塔雅那(GeogeSantayana)曾说:“了解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幸福的开始。”人在职场,身不由己。桑塔雅那的这句话为职场中人总结了这十大经典理论所言所思之精华。这十大经典理论的名字虽然都总结自西方国家,但经典是相通的,管理也不例外。对于文章提到的内容,我们之前都会或多或少地知晓一些,比如看到酒与污水定律时,也...  相似文献   

20.
杨永华  周田坤 《党史纵横》2011,(8):42-43,41
"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小芹我洗衣裳来到河边……"5月12至15日,中国民族经典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国家大剧院再次唱响。伴随着那些经典的旋律与唱词,时间划破空间,笔者走近当年这部歌剧的创作者,感受到了半个世纪前的陌生与熟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