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素萍 《学理论》2010,(23):113-114,261
公民以网络为载体而进行民主政治参与,在现代社会具有必然趋势。与传统的民主政治参与比较,网络问政更直接、便捷和广泛,体现了民主、自由、平等的积极伦理意义。但网络的特点也决定了网络问政必然存在消极的影响,带来了诸多的伦理问题。有效地约束和规范网络问政,既是保障公民民主政治权利的要求,也是国家民主政治生活有序进行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白毅 《党政论坛》2013,(11):22-24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计算机网络技术步入到了高速发展阶段,并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在政治生活领域的突出表现就是网络提供了一种政治运作的全新环境,网络民主逐渐成为网络时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趋向。网络民主是民主过程及方式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3.
充分重视网络文化在发展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首先,网络文化的发展可以更迅捷地传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信息。其次,网络文化的发展可以提升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素质。网络文化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广大网民在民主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增强民主意识,提升政治参与能力。再次,网络文化的发展可以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效率。长期以来,人民群众主要是通过定时定点会议、传递文字材料等途径进行政治参与。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4.
网络民主——媒介与民主关系的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兴起和迅猛发展,网络民主的概念随之衍生,尽管它发端于西方国家,但迅速波及到世界范围,成为一个新兴的普遍的民主现象。目前,对网络民主的研究正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等各种政治生态下的差异性鲜有关注。因此,界定网络民主的定义和内涵,澄清有关网络民主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比较和综合考虑不同政治生态环境下的网络民主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廉政文化研究》2011,(4):94-94
执政党应积极应对网络民主所带来的复杂局面,创新运用政党适应性理论和整合理论,积极推进网络民主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服务。要把网络民主作为党改进自身领导方式和领导水平、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契机,实现党的执政理念现代化、运作模式现代化、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现代化。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通过具体而细致的网络参与,积极引导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6.
参与的程度决定着民主的程度,科恩将这个程度叫做民主的尺度。我们套用科恩衡量"民主的尺度"的方法,也采用三个维度来衡量网络民主的尺度,即网络民主的广度、网络民主的深度、网络民主的范围。网络民主打破了地域、时间的界限,极大地扩大了民主的广度;网络增加了公民的参与领域,有效地扩大了民主的范围;网络民主实现了社会成员充分、持续有效的参与,大大地加深了民主的深度。  相似文献   

7.
网络民主的影响已经从媒体交流、经济发展、商业运行等逐渐延伸到了社会管理以及民主政治等领域,网络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民主为民众参与民主政治搭建了新平台,提供了新的互动模式.但是,网络民主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着一系列伦理困境,加剧了人的异化和道德沦丧,导致道德评价标准失衡、道德责任主体难以确定,使得网络民主陷入无序的发展状态,这些伦理困境制约了我国网络民主的发展进程,笔者还针对网络民主发展的对策建议提出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促进和完善我国网络民主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刘洋 《理论参考》2009,(8):48-51
与西方相比,中国的网络民主有独特的发展背景与生成路径。网络民主在拓宽利益表达渠道、整合民意与提高政治参与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让人们对网络在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寄予了希望。  相似文献   

9.
质疑网络民主的现实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学者对网络民主的现状和前景表示出乐观的态度,并基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与自由性特征,认为借助网络技术可以创造一个民众充分参与的高度民主社会。本文通过对网络民主的分析,从网络技术的国家垄断性、网络民主投票的可操纵性、网络民主的不平衡性等方面指出了网络技术对民主的负面影响,并分析了网络技术发展导致的网络技术帝国主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网络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应有之义,人民民主是网络民主的根本保障,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网络民主促进人民民主应该发挥网络民主的全民性,壮大人民民主的主体,发挥网络民主的参与性,推进中国的民主选举,发挥网络民主的沟通互动和汇集民意的功能,改进中国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发挥网络民主的强力监督功能,强化中国的民主监督等途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11.
何频 《理论参考》2009,(8):16-18
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影响 1.网络文化促进了民主观念的发展。平等、自由是民主的本质.互联网正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发言、平等与人交流的虚拟空间。网络文化鼓励每个用户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从而形成丰富多彩、兼容并蓄的网络世界,打破了过去那种信息垄断的局面,促成了信息集权走向分权。目前,中国内地网民达2.1亿(截至2007年12月),而且正以极快的速度增加着。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长期在网络文化中熏陶,不仅个人自由选择的空间扩大。而且平等、分权的观念得到强化,民主化的诉求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12.
一、民主的最佳状态既不是纯粹的直接民主,也不是纯粹的间接民主。而是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均衡。网络民主就是追求这种理想状态的动态过程。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都有其优缺点,最理想的民主既不是纯粹的直接民主,也不是的纯粹的间接民主,而是两者之间互相互补,相互均衡的一种状态。如果说西方民主的现状(民主即选举)造就了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媒介的强势地位,那么,目前,西方民主政治正面临治道变革,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强调更多的参与民主,主张更多的互动和参与。  相似文献   

13.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政治民主而言是场革命。网络在中国的民主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无论是网络公众舆论的塑造还是网络议程的设置都凸显出公众的主体地位,使公众更为平等地掌握信息,参与政治决策。网络的民主功能是显著的,然而非理性的话语交往和无视规则的狂热却限制了网络民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网络在中国的快速普及和民众参与议政热情高涨,网络民主在在中国兴起。网络民主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以民众直接政治参与,官民之间的直接对话和协商为主要特点的民主新形式。中国的网络民主由于实现了民主的广度和深度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可欲行和可行性的统一。得到了官方的首肯和民众的响应,因而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民主问题一直都是诸多政治问题的重中之重,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历了数个世纪不同模式的探讨与发展。网络民主是在新的信息革命的背景下,依靠新的科技手段,出现的新的民主形式。从网络民主与直接民主的比较出发,揭示网络民主在现实民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民主既是干部工作的政治理想和内在价值,也是提升选人用人质量、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手段。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就是要落实党员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近年来,宿迁市顺应发展党内民主的要求,积极探索干部工作中的“网络民主”新模式,有效落实了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17.
陈媛 《党政论坛》2008,(9):41-42
网络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广泛性的大众交流和社会联系媒介,在网络环境中兴起的网络民主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推动了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理念的根本性变化以及乡村治理技术的突破性变革。新时代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技术场域是科技发展的资源前提、人口流动的场域空置、智能数据的技术支撑。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技术约束有数字鸿沟与技术主义的技术约束、数据短板与“数据烟囱”的工具约束、数据挑战与思维局限的嵌入困境、人才缺口与制度滞后的治理局限。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技术路径在于范式转变与政策设计的治理更新、数字生存与网络协商的治理完善、网络平台与网络素养的建设提升、网络民主与人技共治的措施创新。  相似文献   

19.
徐丹丹 《学理论》2014,(4):65-66
网络技术是现代社会的进步载体,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政治参与也随之应运而生。网络政治参与有其兴起的特殊背景,也有其不可取代的民主价值,它迎合了公民日益强烈的民主需求,具有践行大众民主的民主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运用带来显著的民主政治效应,表现为打破了信息垄断和旧的话语权力格局,为民意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的场所。以互联网为公共载体的网络舆论成为信息时代我国最活跃的民主政治场域。但技术是把双刃剑,网络也不例外。网络舆论的特性决定了它可能造就"优质"民主,也可能带来"劣质"民主。要使网络舆论促进民主政治良性发展,政府需要健全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提高对网络舆论的回应能力,正确引导网络议题,培养公民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