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防猪便秘     
猪便秘的原因:冬季由于青绿多汁饲料缺乏,长期喂给猪干料,单一料,粗饲料或料中混有泥沙,异物等,加之天气寒冷,猪运动少,饮水不足,缺乏营养物质、突然变更饲料和饲喂方式等,都极易影响猪的分泌机能和肠胃,致使肠内容物停滞阻塞于某段肠腔而发病。猪便秘的症状:得病初期食少或不食,喜饮水,常弓腰举尾做排粪姿势。开始能排少量干硬粪球,表面附有粘液,有时带血,严重时病猪排便停止,精神沉郁,结膜潮红,肚子逐渐胀大,呼吸加快,腹痛不安,尿量减少,肠音弱或消失,能诊腹部有病感,呻吟或嚎叫,体温不高,最后倒地不起,常因…  相似文献   

2.
粗粮细说     
如今,无论漫步哪个城市的街头,都会看见一些专门经销粗、杂粮食品的食府、饭店,听说价格不菲,生意却还不错。平时浏览报刊收看电视,也时常会看到一些专家学者大谈特谈吃粗粮吃南瓜土豆胡罗卜的好处之类的文章和专访。我老伴很信这些,就经常要弄些粗食“改善”膳食,尤其是夏末秋初之际,一包一包地往家里提“老玉米”,一个劲儿  相似文献   

3.
袁文良 《党课》2013,(16):72-73
所谓“汤”,《辞海》《辞源》和《新华词典》中都有多种解释,但一般是指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汤在我国丰富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民间“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汤”就足以为证。据考证,早在公元前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人的老祖先就会把收获的谷物等放在粗陶器中煮成汤喝。从古到今,流传下来许多有关“汤”的趣闻轶事。  相似文献   

4.
快乐大叔 《党课》2011,(15):101-103
《水浒》中的女人,粗算起来,快,乐大叔以为大致可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与梁山好汉同打江山共患危难的所谓“好”女人,如孙二娘、硕大嫂和扈三娘。这类女人作风正派,至少从字面上看,决不乱搞男女关系,而且颇有男子气概,具有铁石,已、肠,玩弄刀枪比绣花织补更靠谱,能杀能打。但这类女人即便再怎么身手不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贪官被送进高墙后,有一句共同的“绝唱”:“贪财只为子孙谋”。原湖南省国际信托公司董事长张德元因受贿 220万元被判死刑后,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大吼:“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广厦万间,夜眠八尺。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无非是想留给子孙今后日子好过些。”   做长辈的给子孙留些什么,怎样做才使他们生活好 ?是遗财,还是遗德 ?这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至今未彻底解决的新话题。   古今中外许多有识之士,都懂得留给子孙最重要的是才智和清廉。东汉时期的杨震官至太守,子孙常粗食步行。有人劝他分些财产给子孙,杨震说:“…  相似文献   

6.
“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不过.历史上各个时期,“先生”这个称呼的对象有所不同。 《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一“先生”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相似文献   

7.
《大特区党风》2000,(1):48-48
唐朝的一代名医孙思邈.不仅创立了养生学说。而且身体力行,因此寿享高龄。而且活得健康快乐。他的养生要决是“四少四多”,即“少欲多足,少言多思,少逸多劳,少食多餐”。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七大珍米说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米”,让人想起中国的七大珍米。这些珍贵的米种,营养价值丰富,颇为人们珍爱。陕西黑米:产于陕西省渭水河畔的详县,它有滋阴补肾,健胃暖肝、养血明目等功能,其蛋白质合量比一般大米高6.8%,还有15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成...  相似文献   

9.
周英杰 《唯实》2009,(5):96-96
自古至今,中国人评价官员一向爱用简单的“两分法”:“贪官”和“清官”。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对于“贪官”的无比憎恨,可以说是“必欲食其肉,寝其皮”方才解恨;而对于“清官”,则一律加以敬仰膜拜、感激涕零。  相似文献   

10.
曹百胜 《奋斗》2010,(6):45-46
历史上有“何不食肉糜”的典故,讲的是晋惠帝执政时,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人被活活饿死。晋惠帝听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日:“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这里面除去昏庸之外,其实是不深入基层、不了解百姓,以想当然来判断民情的结果,更是“浮在上面”的工作方法导致的荒唐。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切需引以为戒,将自己植根于民。  相似文献   

11.
人到老年一般都会考虑:给子孙留点什么?古往今来,在这个问题上,有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一种是注重清廉和才智,从小教育子孙树立崇高理想,做一个自立自强、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一种是留大量财产,买地建房、存金银、存款,让子孙坐享其成。我国历史上许多贤臣、名相、清官廉吏在治家教子方面都很注重以身示诫,立之以规,喻之以理,教之以严,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我国东汉时期的杨震官至太守,子孙常粗食步行,有人劝他分些财产给子孙,杨震说:让他们具备清廉之德,这就是重要的“家财”了。清代乾隆年间,郑板桥身为知县却…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13,(11):61-64
2012年,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很多观众沉醉于中华美食的独特魅力,甚至直呼“口水止不住”。然而面对生活中舌尖上的安全问题,人们又不禁感叹:荧屏上佳肴令人回味无穷。现实中问题食品却让人心惊肉跳。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如何让人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政府必须承担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3.
《廉政瞭望》2013,(18):63-63
“四其御史” 武则天当政时,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武则天为了培植亲附势力,破格任命大批官吏.钻营之徒乘机表忠献媚.以求升迁。宁陵县丞郭弘霸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当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对抗武则天政权。郭弘霸在朝见武则天时便自告奋勇请求前去讨伐徐敬业,声称要捉住徐敬业:“抽其筋.食其肉.饮其血,绝其髓。”武则天听了十分高兴,便授予他左台监察御史,时人称他为“四其御史”。可笑的是,这位御史没有吃到徐敬业的肉,却尝到了上司魏元忠的粪便。魏元忠当时任御史大夫,偶感风寒。 为  相似文献   

14.
彧君 《党课》2010,(2):72-72
毛泽东一生最痛限官僚主义,他曾经形象地把官僚主义者比喻为“泥塑的神像”:“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十分无用。这是毛泽东对官僚主义者的最初“画像”,算是“速写”。  相似文献   

15.
知识     
躲虎理论;酷睿;冬季适当食“冷”有利健康;  相似文献   

16.
“绿色金子”的喜与忧──来自绞股蓝故乡的报告省下派干部 平利县委副书记廉永杰几百年来,这里有这么一个传说:在连年饥馑、人互相食的年月,它曾救活了一方百姓。──题记。早就听说:平利是“神药”绞股蓝的故乡。到了平利,正值绞股蓝生长旺季,只见河道两旁、平川...  相似文献   

17.
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一个人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业务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会因职务的晋升“水涨船高”,而是从后天的不断学习和生动实践中获得的。习近平副主席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相似文献   

18.
严婷 《当代党员》2009,(9):23-24
本是寻访万盛区推动“健康重庆”建设的经验,。结果发现万盛区赋予“健康重庆”建设更为宏大的使命:依靠一只羽毛球推动城市转型。使命艰巨,但目标具体、措施实在,万盛区抓“健康重庆”建设,最有力的“抓手”就是打造“中国羽毛球之乡”。记者为此专访了区委书记向涛。  相似文献   

19.
照章办事不争执2009年1月14日下午,香港铜锣湾鹅颈桥水果蔬菜街市人流如织。约16时许,食物环境卫生署(下称“食环署”)3名职员来到一家蔬菜零售摊前说:“你的货物阻街,请马上腾出所占路面。”随后,他们抄录零售店有关资料后离开。店主和伙计立即动手把摆在路面的货物搬回店里,前后不到5分钟。这是食环署执法的“寻常”一幕。没有争执,更无需“动粗”,一切照章办事。  相似文献   

20.
大文豪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对董传的评价是:“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温家宝总理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可见,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读书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