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把现实制度缺陷归咎于漫长的专制历史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是一个普遍观念,其实质,是把本该属于当代人和当权者的责任推给了历史。人们的观念和精神受历史制约的程度被夸大了,而受自身利益限制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个人观念同个人利益的关系以及这一关系如何对制度产生影响,还没有受  相似文献   

2.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是当代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是“资产阶级时代”世界发展逻辑的历史延伸和必然结果,把“资产阶级时代”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层级.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与发达国家体制内进行的变革和扬弃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历史进程,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积极扬弃的、新的历史形式,成为孕育未来人类社会发展更高社会形态的胎胞.我们应当科学准确地认识新兴经济体的世界历史内涵,充分估量这个重大国际性变革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男女有别     
在旧社会,上海是有租界的。这租界,是洋人的天下.洋人是有“身份”的,而且最高,挨下来便是黑齿阿二,红头阿三,黄皮肤的国人——买办之类“高等华人”除外——没身份,被戏称为“黄皮阿四”,受尽凌辱,自不待言。  相似文献   

4.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明清以来,这里居住过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从明朝将军到清朝王爷,从北洋政府总统到国民党总裁,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留下历史的痕迹. 而现在,南锣鼓巷渐渐在商业的催化下,慢慢逝去了原有的风格.各种特色的小店丰富了这里的一切,同时,混淆了世人的耳目.近几年这里成为许多时尚杂志报道的热点,不少电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许多国外旅行者把这里列为在北京的必游景点.  相似文献   

5.
徐世澄 《当代世界》2016,(12):30-31
菲德尔·卡斯特罗同志是古巴共产党和古巴社会主义事业的缔造者,是古巴人民的伟大领袖。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古巴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维护国家主权、建设社会主义的壮丽事业,为古巴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也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菲德尔·卡斯特罗同志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人物,历史和人民将记住他。——习近平  相似文献   

6.
有人要出卖李维汉 1929年旧历年腊月二十八,有个穿着长袍短褂的中年人带着一个工人打扮的青年来到了上海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中年男子一进门就跟门口的警卫很熟练地打招呼:“我来找宋再生!”这名中年男子名叫王铁铮,是警备司令部放在租界里的密探。他好像跟宋再生很熟悉:“老兄最近还好吧?”边说着边把那个青年拉到宋再生跟前,介绍道,“他姓黄。”  相似文献   

7.
张鸣 《法制博览》2008,(8):24-24
民国时期的记者牛。租界里的口没遮拦,想说就说,租界外的口上的遮拦也有限,批评揭黑自不必说,损人骂街也是家常便饭。惹着谁了,告上法庭的不多,上门来砸场子的不少,但是砸完了,记者该骂还骂,反正那个时候,一个报社值钱的东西也不多。  相似文献   

8.
直升飞机与纪念碑 每逢一场有名气的战争结束,通常要在交战双方的国家里各自建造一座纪念碑,开头的20年内外,还真能引来不少的眼泪、呐喊与反思。日子一久,当年的是非恩怨渐渐地被时间湮没,纪念碑逐渐成为历史的遗迹或旅游的景点,只有在细雨蒙蒙、春草新绿的时节,一些头发斑白或全白的人默默地站在它的面前时,一段当年的历史会像瀑布般突然地展示在人们的眼前。  相似文献   

9.
张刃 《工会博览》2023,(11):40-41
<正>中外游客到天津旅游,都喜欢那里的异国建筑,特别是各种不同风格的小洋楼,“五大道”“意式风情区”更成为网红打卡地。然而,游客赞赏之余,可知那都曾是天津外国租界的印记?在中国近代史上,天津是一座饱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半殖民地城市。九国瓜分的“国中之国”1860年,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打败中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开辟天津为商埠,英、法、美三帝国同时闯进天津,各自占据了一片土地为租界。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对苏联体制模式的借鉴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建立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河。根据时代条件和我国实际,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独立自主的探索中,借鉴并选择了苏联的体制模式。这一借鉴和选择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的决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抉择,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开端。毛泽东对苏联体制模式的深刻分析和反思借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正阅读《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品读着历史上重大的事件和风云人物,历朝历代的变迁,想象着每一幅画面,读到了历史的犟劲儿、狠劲儿、势力劲儿,而更深思考一点,历史,始终都反映出人性。高手认知人性,如庖丁解牛,浑然天成。历史就是我们认知人性的最佳范本。人性是简单的,却又是复杂的。行走在历史里,可以看到金圣叹的狂、陆游的苦、李贽的狷、辜鸿铭的怪、王维的艰难。每个人都是时代的镜子,可时代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改变世界的大事变 中国和平发展的特征、含义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纪之交上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中,有三个历史事件其影响是世界性的,是全方位的,是极其深刻和深远的。一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苏联解体,它标志着冷战时代的结束,世界进入冷战后时代。二是本世纪初的“9·11”惨剧,它给冷战后时代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并从根本上深化了人们对冷战后世界所面临的挑战和威胁的认识。三就是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崔斌 《法制博览》2011,(11):49-50
19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但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结果,确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7月31日最后一天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会议是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中一艘画舫上召开的。  相似文献   

14.
叶永烈 《法制博览》2011,(11):46-48
1921年7月30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一幢石库门房子里秘密举行闭幕式,一个陌生男子突然闯入。一大代表立即紧急疏散。就在代表们刚刚散去不久,那个陌生人就带着一群法国巡捕前来搜查。这个突然闯人的不速之客果真是密探吗?他究竟是谁?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命题。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不能偏离“大时代”的历史方向,又要结合“小时代”的阶段性变化,不断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理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历史演进的一条基本线索,是科技革命的发展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造成的时代特征变迁。从这个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历经了“科学阶段”“俄国阶段”和“中国阶段”三个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概括,鲜明体现了当今时代的特征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是光明与黑暗进行殊死较量的时代。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各种英雄豪杰辈出,奸佞小人泛起,形成了一幕幕有声有色的历史活剧。在光明到来的时刻,历史铸就了许多闪耀的将星。他们是光明阵营的杰出人物,是光明力量的重要代表。开国将军刘少卿就是他们中的一员。2006年5月,中共党史出版  相似文献   

17.
贺照田 《南风窗》2008,(8):92-95
知识分子要想真正有裨益于时代,首先就不要过急把太多问题归结为客观条件不具备或权力掣肘,首要的环节在于,如何有灵感地提问,准确捕捉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并得以形成历史-现实机制。  相似文献   

18.
卢卡奇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历史辩证法,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把历史辩证法理解为哲学而不是科学。卢卡奇使用了一个基本概念,甚至是贯穿于全部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中的一条基本原则——总体性。总体性无非是一种“反思态度”,他不是要研究历史中的具体事实和具体  相似文献   

19.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历史中得出的清醒认识和重要结论.自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 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际,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提出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后半期,特别是80年代后,国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没有改变,即"时代的本质"没有改变,但"时代的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换成"和平与发展".在时代主题转换了的历史条件下,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已由强调"统一性"和"国际联合",转变到强调"民族特色"和"独立自主".传统的发展战略,实际上是以"一条道路、一种模式、一个中心、一个阶段"为特征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调整了我们党的对外战略,顺应并推动了国际共运中"独立自主"潮流的发展,从而使传统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这一战略转变,既是国际共运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新形势"逼迫"的历史必然,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