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党的建设与反腐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钟 《前沿》2005,(11):32-33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我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员干部防腐拒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历史性课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对待党内腐败是进行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何立波 《传承》2009,(17):40-43
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同时,为了适应恶劣的战争环境,改善自身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人从来没有放松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反腐败斗争。在中央苏区,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卓有成效。这充分表明我党从建立政权之始,便具有惩治腐败,并与腐败行为斗争到底的决心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符凤春 《中国妇运》2005,(11):20-22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已颁布实施,这是我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性文件,是我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党风廉政理论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针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所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刻阐述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和影响整个新时期我党反腐败思路的伟大学说。本文拟从邓小平党风廉政理论对新时期反腐败思路的影响这一角度,作些初步探讨。一、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来进行”和“在整个改革。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的思想,直接确立了我党新时期“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的反腐败思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关于“党的…  相似文献   

5.
回顾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思想的历史演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我党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反腐倡廉建设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面对当今腐败问题的新特点、新变化,单纯依靠惩罚已不足以遏制腐败,必须从源头抓起,重视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直击腐败积弊、扶正祛邪,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依法反腐"成为新常态,彰显我党以"零容忍"立场将反腐败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前腐败与反腐败呈胶着状态,我们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从这两年查办的案件看,从地方到军队、从机关到国企,利益共同体的板块化情况惊人,"塌方式腐败""集团化腐败"触目惊心。同时,随着隐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加强我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适应多党合作和我党自身发展需要的后备干部队伍,是我党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长期坚持和发展。2005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  相似文献   

8.
李抒望 《桂海论丛》2001,17(4):13-14
党的理论建设 ,是党的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党最基础、最先导的建设。着重从思想理论上建设党 ,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贡献 ,是我党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加强党的理论建设 ,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坚持理论创新 ,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当前 ,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 ,是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刘诚 《群众》2002,(12)
党的十六大对党的作风建设高度重视,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这是党中央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党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产生,从根本上解决党群关系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平一 《理论月刊》2006,(10):19-21
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反腐败思想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新形势,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需要出发,在我党反腐败理论问题上有了一系列的突破,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符合国情的邓小平反腐败的思想理论体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反腐败理论,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腐败、遏制腐败,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全面胜利,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的党风廉政建设逐步走向成熟并呈现出三个标志性特征:制度体制从缺失走向健全;建设维度从线性走向立体;建设理念从治标走向治本.在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为此,必须牢固确立"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治本理念,准确把握"党风"和"廉政"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断完善制度安排和创新权力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龚跃平 《湖湘论坛》2001,14(5):39-40
清除党政机关的腐败现象是当前党内外群众十分关注的突出问题之一革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与此同时,我党在清除党政机关的腐败现象方面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予且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问题仍然严重群群众呼声仍然强烈。笔者认为,要清除党政机关的腐败现象,必须明确重点,即着重从严治“长”。 从严治“长”是我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思想 我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同志历来主张同党内政府内的腐败行为作斗争要毫不留情,特别是对其中那些位高权重和资深功高者更要严肃对待,从重惩处。他从高级干部抓起,敢…  相似文献   

13.
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党的作风建设一直是我党常抓不懈的问题。当前,我国社会处在社会转型期和改革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加强作风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意义深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法,对于进一步改善我党自身作风,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国统一战线宣传工作会议的主要报告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文件,大家要认真学习、努力贯彻。我仅联系当前我党实际,作一些补充。一、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建设是我党自身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参政党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目标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国际国内形势,保持政治上清醒与坚定的需要;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党员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是我党在完成新老交替的同时实现政治交接的内在要求。当前加强思想建设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从国际看,当前国际形势总的来说对我们有利,但也面临挑战。西方…  相似文献   

15.
蔡雄杰 《新东方》2015,(1):65-69
"亚腐败"文化是党内存在的一种严重的异化现象,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腐蚀剂。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消除"亚腐败"文化对践行群众路线的影响,就要从"亚腐败"文化自身特点入手,以零容忍的态度对"亚腐败"文化进行标本兼治、统筹兼顾的治理,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水平,为践行新时期群众路线提供良好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6.
遏制腐败更应靠党纪陈妮腐败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无论何种性质的政党在执政后都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对遏制腐败用得最多的是法制,并且很多国家运用法律武器解决腐败问题也卓有成效,这是值得我党学习和借鉴的。但是笔者认为,作为...  相似文献   

17.
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历来是我党高度重视的基础工程。八十八年来,党的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决定因素是有一支好的干部队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文化日渐多元,社会思潮涌动。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面临以往从未有过的变化和挑战。一些干部的核心价值观“失位”和“偏离”,已成为我党自身建设一个极为重要和紧迫的课题。其中的核心是思想政治建设,从本质上说,是党性为魂。  相似文献   

18.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我党政治交接的保证和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我党整体素质的重要基础,是我党发展壮大的源泉。中央一贯重视加强中青年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并视之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的、长期的工作方针。抓好中青年干部的集中培训,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和环节。一、充分认识加强对中青年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培训的重要意义“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发表了重要讲话。决定和讲话从党和国家事…  相似文献   

19.
曾兴华 《传承》2011,(11):24-25
发生于中央苏区时期的"于都事件"是我党历史上的第一个集体腐败案,反腐共识缺乏是导致这一集体腐败的主因。于都事件所暴露出的反腐共识缺乏的问题,不仅是苏维埃政权建设时期反腐工作的一块"短板",也是当前反腐倡廉工作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难题。从构建政治共识入手,提出凸显权利共识、落实参与共识和增强民主共识三个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建都南京后,洪秀全等领导人因贪图享乐而迅速封建化,王爷们坐享特权,生活腐化堕落,腐败使太平天国最终走向败亡。太平天国亡国的历史教训为当下的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反面教材,给我党在新时期的作风建设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