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摄影师约翰·道格戴尔正在给我拍照,他歪着头,身体向前微倾,一丝不苟地捕捉我的侧面影像。我坐在离他不到一米远的地方。我们俩身处约翰的乡村公寓里。房间里堆满了他的摄影作品,很难相信这些漂亮的照片是由一个几乎失明的人拍摄的。  相似文献   

2.
我认识彭真同志是从小在报纸和画报的照片上认识的,知道他是山西人,很早就参加革命,为党和国家、人民立下了卓著功勋。建国后长期在中央和北京市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文化大革命”中很早被打倒。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推翻了“强加给彭真同志的种种罪名和一切诬蔑不实之词”,恢复了他的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198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但这些认识都是间接的,我认识他,他并不认识我。我对他的直接了解是在1986年5月他回山西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视察。当时我在省委办公厅工作,有幸参加了视察期间的接待工作,并在他的专列办…  相似文献   

3.
<正>孩童时期起,我就无数次从父母与老朋友们谈话中听到“红岩村”这个名字,它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虽然当时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谈的内容,但从他们激动的表情和兴致勃勃的情绪看,我猜想那里若不是一个很有趣又很好玩的地方,就一定是一个令人神往又非常重要的场所。  相似文献   

4.
张思宁 《当代工人》2011,(18):35-35
认识他的时候,他是个已婚公务员。可是,我们还是相爱了。他告诉我,他的婚姻并不和谐,他会离婚,然后娶我。为了这个承诺,我毅然辞了工作,卖掉房子,从一个北方城市来到深圳找他。可是,几经哭闹后,我终于明白,他根本没有离婚的打算,他骗了我,我却无计可施。我们就此决裂。  相似文献   

5.
我的老师     
贾平凹 《党课》2010,(24):126-127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时我见他只逞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孩为师,是我疯了,  相似文献   

6.
不是旅游     
前年,孙处长在桂林认识一位叫约翰的英国朋友。闲聊时,约翰说:"我发现中国人喜欢旅游,是吗?"孙处长纠正道:"我不是旅游,是开会。"去年在杭州,孙处长恰巧又遇到了约翰。  相似文献   

7.
正那一年,我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也有了自己心仪的小伙子在追求着。那一天,我决定将自己心仪的小伙子介绍给父母认识,但想到先要给父母有个心里准备,因此和他约好第二天来我父母家,我先行回家为他与父母见面"铺路"。父亲在听完我对他近乎完美的介绍后,语重心长地告诉  相似文献   

8.
唐大柏 《湘潮》2005,(12):F0003-F0003
1964年6月13日,我去长沙市育幼院拍摄一组“两个社会两种童年”的对比照片,照片的内容是:在长沙市育幼院里,收容了一批失去了父母的孤儿,在党的关怀和细心扶养下,这些孤儿生活得很幸福,正在健康地成长。但到育幼院一看,我就感到这里的孩子与其他幼儿固的孩子大不一样,因为他们是被父母遗弃的孤儿,很不愿意和我接近,更不愿意拍照片,拍摄难度很大。于是,我设法和他们接近,同他们一起玩,建立感情,让他们知道我是很喜欢他们很爱他们的。当日上午我没有拿出相机,专门陪孩子玩,慢慢地他们不再躲避我了,同我亲近起来,要我给他…  相似文献   

9.
人情无错     
水风 《廉政瞭望》2012,(7):22-22
笔者认识的一位厅级干部,一向洁身自好,近来却颇受烦扰。原来他在异地任职,老家的一些亲戚老表不远千里,跑到他所在城市打着他的旗号“揽事觅食”。事前他并不知情,知道后很是光火,狠狠批评了那些亲戚。不想,对方反倒是跳将起来,  相似文献   

10.
丑运洲 《湘潮》2013,(6):28-30
4月24日晚,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惊闻倪志福同志逝世。夜不能寐,命笔成篇,以寄哀思。 1976年前,我并不认识倪志福。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苏振华、倪志福、彭冲,临危受命,治理上海。当时,我是苏振华的秘书,随同前往。在那些战斗的日日夜夜,与倪志福有了零距离的接触,他的一些事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改革开放后,我还多次专程看望、访问倪志福,更加深了对他的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11.
韩钢  王勇  程异孝 《党建文汇》2010,(10):25-25
坐在面前的秦少异,身材并不高大,也没有豪言壮语,唯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他一再表示:“我真的很普通,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就是这样一个自称很普通的机关干部,在省总工会保障部工作期间。  相似文献   

12.
父母:他从未说过一声苦说起聪仔,父亲彭国灿很是放心:他从小就很勤奋、很踏实、很好学,我们相信他。真正让父母操过心的就是聪仔援藏。2007年,当彭聪恩告诉父母要援藏时,老人为难了: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云层渐厚,天色阴沉下来,快要下雨了。有的孩子因为不能继续在外面玩耍而发出怨言,却有一个男孩一脸兴奋,带着期待的心情站到了窗前。他一会儿看雨,一会儿看云,忙得不亦乐乎。他的父母好奇地问他在干什么,他回答说:“我在观察雨势大小和云彩颜色、形状的关系呢,很有意思。”他父母听了,笑着叨咕说,这孩子将来保不准会成为气象学家呢。  相似文献   

14.
我有弟弟     
我从没有想过如此不起眼的一件小事情,竟会让弟弟对我感激至今,甚至牺牲自己上学的机会打工挣钱供我读书。弟弟虽不善言辞,却始终用行动证明了他对我的关爱。今天,在弟弟婚礼的宴席上,我听完弟弟讲述的那个冬天里的故事,回想起这十几年里,弟弟为我所做的一切,忍不住泪流满面……我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我3岁的时候,妈妈生下了我的弟弟。打他出生那一天起,我一直很讨厌他,因为在农村,儿子是用来养老的,而女儿却是替人家养的,因此,父母总是特别宠他,给他买这个买那个,这让我心里特别嫉妒。虽然我很讨厌他,但…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4,(5)
<正>如果把生命比喻成一次旅程,那么梦想就是这旅程中的满天星辉。旅程因为有了星辉而不再孤单,生命因为有了梦想而更加灿烂。1983年,因为父母工作繁忙,小小的我被送到几十里之外的姥姥家,虽然姥姥、姥爷特别疼我,虽然农村的玩伴很多,虽然离家并不遥远,但我并不满足于每周六只在父母身边呆一天。所以那时的梦想很简单,就是盼着能够天天在家,天天都是周六。盼着、盼着,我到了上学的年龄,随之小小的愿望也实现了,父母顺理成章地把我接回城上了小学。学校的  相似文献   

16.
在伯尔尼的时候,金正恩总是表现得很普通,似乎还是一个非常孤僻的人,不过他也曾做过一次大胆的举动,公开邀请维纳提蒂共进晚餐。说是邀请,语气却是命令。要知道,维纳提蒂是公认的校花,也是伯尼尔市市长的千金,结果很明显,校花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相似文献   

17.
余平 《党员文摘》2008,(8):24-24
我在美国打洋工的时候,认识了美国邻居彼特。 一天,我去超市购物,在街边看见了彼特.他正在为路人演奏小提琴,真没想到他居然存这里卖艺。为了顾及他的面子,我本能地想躲开他,没想到彼特热情地招呼我:“余先生.如果现存不耽误你的时间,欢迎你免费看我的表演。”我很惊讶。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的一天晚上,我接到某宾馆打来的一个电话,但我似乎并不认识打电话的人,于是挂断了。一忽儿,这个人的电话又来了,他说他是湘南山区某乡村的,给我带来了他母亲烘制的乡里腊肉和他饲养的两只七彩锦鸡。一说到那个村,我心里一震:莫非是雷婶的儿子迅生!的确是他。不一会儿,我在机关大门口接到了西装笔挺的迅生,要不是他手里提着腊肉和锦鸡,我简直认不出他来。也难怪,过去24年了,当年精瘦的小伙子已变得大腹便便的了,一目IJ老板派头。到我家落坐后,迅生告诉我,80年代以来,他相继开办养猪场。养鸡场,现在他是山乡特种畜…  相似文献   

19.
桌上有一只存钱罐和一张白纸。一天,存钱罐挺了挺装满硬币的肚子,装出一副大款的腔调说:“哎呀,白纸先生,你一无所有,难道不感到空虚吗々瞧我,肚子里有钱,实在多了。”白纸说:“我并不感到空虚,因为我的未来是很充实的。”存钱罐听了,露出一丝不屑的笑。一会儿,主人回来了,他很高兴,提起笔在白纸上写下了两行精美的字,  相似文献   

20.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4,(19):38-39
一名与贪官同名的公务员则表示,同名也未必全是坏事。“拜他所‘赐’,我这名字很容易被记住。新来个领导,最先认识的一般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