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当代贵州》2011,(17):66-66
民族传统体育的表演项目具有民族性、体育性、观赏性等特点,它们是源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或健身方法,民族特点突出,内容健康,能充分体现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和精华,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文明、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已经成为国家精神与力量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体育活动形式也更加倾向于全球化、现代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一定冲击.很多民族体育活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渐渐被淘汰,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与文化也渐渐消失,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民族体育文化自豪感、传承优秀民族体育文化,必须对民族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3.
程亚红 《学习月刊》2014,(16):30-31
新时代背景下,文化互渗与融合的结果必定会使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由冲突走向趋同,民族传统体育在文化的趋同发展下也会整合、出新,逐步规范,与此同时,在这一趋势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必将伴随文化的发展推而广之。目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际化传播问题;二是国际化发展的深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11,(10):66-66
陀螺 陀螺又称打陀螺,是彝族、佤族、瑶族、壮族等民族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1995年,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该项目首次被列为全国民族运动会比赛项目。  相似文献   

5.
毽球     
《当代贵州》2011,(5):66-66
毽球是由侗族、苗族、水族同胞喜爱的体育活动“手毽”演变而来的。它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技术为一体,是一种隔网相争、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995年,在云南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该项目第一次被列为民族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相似文献   

6.
刚红光 《世纪桥》2009,(23):73-74
对辽宁省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表明:辽宁省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目标存在短期性;学习内容的选择面不宽,内容贫乏,项目单调;教学方法存在单一性与简单性;考核内容过于片面;教师职称结构呈非正态分布;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程度不高,但对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兴趣浓厚。  相似文献   

7.
刚红光 《世纪桥》2009,(21):73-74
对辽宁省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表明:辽宁省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目标存在短期性;学习内容的选择面不宽,内容贫乏,项目单调;教学方法存在单一性与简单性;考核内容过于片面;教师职称结构呈非正态分布;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程度不高,但对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兴趣浓厚。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园民族传统文化建设是校园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文化结构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构建首先要求高校制订配套政策,其次必须体现人文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9.
穆道魁 《世纪桥》2011,(17):43-44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物质文化上,一方面我们要坚守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另一方面还要不失时机的推广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在精神层面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具有西方体育文化不可代替的价值,在今天这种社会环境下值得倡导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群众性、非意识形态性,可以跨越文化传播过程中因异质文化特性造成的阻碍和鸿沟,从而展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考察、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价值、日本横滨山手中华学校传承与传播龙狮项目的历史和成功做法等,提出要通过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方式来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承与传播路径,即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介质,发挥海外侨校及华侨华人的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传播;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搭建渗透式的传统文化终身教育体系,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晓燕 《世纪桥》2007,(8):109-110
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应注意以下几点:公共课设置应考虑学生接受的能力;要有明确的分类课程设置计划。  相似文献   

12.
金洁 《实践》2018,(4):48-49
民间文化团体,是指人们自发组织起来开展文化活动的组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内蒙古各地许多干部群众自发组织建立民间文化团体,开展活跃生动的体育、游艺、服饰、器乐、歌舞、手工艺、摄影等民族文化活动。他们在活动中展示、传承内蒙古地区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活跃文化生活,已经形成推动当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内蒙古的文化建设。目前,内蒙古各地民间文化团体的管理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对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传统文化瑰宝的民族传统体育在教化师生、培育校园文化方面独具魅力,民族传统体育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起着特殊作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民族传统体育进课程。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1,(3):64-64
木球 木球,回族群众俗称“打篮子”、“打锁儿”或“赶毛球”,是由回族青少年放牧时“打篮子”、“赶毛球”活动演变而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991年,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该项目第一次被列为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1,(16):66-66
马术 马术是我国众多民族喜爱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尤为盛行。1986年,在新疆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马术首次被列为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相似文献   

16.
射弩     
《当代贵州》2011,(9):66-66
射弩是一项在我国云南、贵州、海南、湖南、广西等地盛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瑶族、傈僳族、怒族、苗族、彝族等民族都有使用弩的悠久历史。他们不仅用弩狩猎,还把弩作为装束和定情的信物。1986年,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射弩被列为竞赛项目。  相似文献   

17.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和成因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是长期流传在各少数民族中的具有浓厚民族色彩和特征及强健体魄和娱乐身心作用的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18.
水上芭蕾——独竹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民族的特色项目都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映。民族传统项目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进步,民族运动会给各民族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舞台,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和谐共处、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底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少博 《理论学刊》2003,2(3):38-40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我们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共同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质,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任何民族精神都是民族文化的历史产物.每一个民族在其发展中所取得的文化成就,它在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精神及其产品,都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基础.中华传统文化中就蕴含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主要结论: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族、生产、生活和封闭等属性,这些属性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