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身心和谐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在生理和心理上达到一种调和、融洽的状态。人身心的和谐和全面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它的实现与否直接制约着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程度。而要构建和谐身心,经济是基础,教育宣传是重点,自身修养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身心和谐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在生理和心理上达到一种调和、融洽的状态.人身心的和谐和全面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它的实现与否直接制约着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程度.而要构建和谐身心,经济是基础,教育宣传是重点.自身修养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贾建芳 《学习论坛》2006,22(10):5-8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为了深入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广泛宣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的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本刊特组织刊发一组笔谈。  相似文献   

4.
郭捷 《世纪桥》2006,(10):4-7
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清晰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理想,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对我国而言.实现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理想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其中,劳动关系调整及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县作为具有综合性、相对独立性、基础性层次的行政区域,既是城镇与农村的结合部,又是工业与农业的交汇点。是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的衔接处。因此,县域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县域和谐抓起,以县域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近年来,沾化县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创新思路、把握关键、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全县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加快了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利益。这对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落实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明确思路。一、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要求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总要求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2.…  相似文献   

7.
刘益飞 《廉政瞭望》2006,(11):33-33
发展党内民主,坚持从严治党,改革完善制度,努力关爱党员,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引人注目地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从党的历史及党内生活来看,这是在党的权威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党内和谐”的重大命题。在中国特定的国情、党情的条件下,无  相似文献   

8.
人权保障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对构建和谐社会来说,既是目的,又是条件,它是和谐社会题中之义。通过发展人权事业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应当特别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问题是:保障生存权,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公正司法,切实保障人身权利;发展民主,全面实现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9.
陈丽莉 《新长征》2007,(9):28-29
党的事业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如此。党的各级组织要充分认识当前党群关系面临的困境,充分认识党群关系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坚持以民为本,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党群关系更加和谐化。  相似文献   

10.
实现领导干部自我和谐有利于引导、影响、推动广大社会成员实现自我和谐、缓和解决社会矛盾,密切党群关系,构建党内和谐。实现领导干部自我和谐需采取加强心理调治、思想净化、人格修养、素质培养、行为规范、生理保健等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世界全球化和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和历史进程,要适应和适合这一现实和进步发展的要求,辩证法理论的实质与核心就必须实现当代性的转换,即从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实质与核心转换到差异统一(实质)基础上和谐统一(核心)的实质与核心,只有实现这一历史性的转换,唯物辩证法的当代本质才可能实实在在地展现出来,也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源于对立统一又超越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并使对立统一规律置于非实质与非核心的地位.这样的转换不仅是以和平与发展为标志的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最终超越资本主义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自由和平等始终是人类政治"旋律"中最重要的两个"音符"。随着知识的普遍传播,民主政治逐渐兴起,并在争取自由和平等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过这股洪流的破坏力也同样惊人。如果不通过制度对其加以制约,不独民主会走向其反面堕落为暴民政治,自由也将难以得到保障。18世纪后半叶,为选择最佳的政制方案,约翰·亚当斯力主在美国建立均衡政体,努力将君主、贵族和民主三种性质的力量在法治框架内实现共和。从革命到建国,约翰·亚当斯的政治主张经历了由激进到保守再到调和的"变奏",然而其中不变的是对自由和民主精神的追求。在他看来,均衡政体如同一部美妙的政治协奏曲,于理性与激情、少数人与多数人、自由与权威之间实现平衡。  相似文献   

13.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的不断深入,政治和谐问题也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自2005年以来,关于政治和谐的研究论文不断出现,学者们主要对政治和谐的界定、内容以及如何进行政治和谐建设等问题作了初步的研究。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作扼要综述,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个健康的肌体,是由一个个健康的细胞结合而成;一个和谐的社会,是由一个个和谐的人组成。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每个人的自我和谐,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从一定意义上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冲突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景观.让矛盾与冲突暴露出来并加以解决,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分水岭.承认冲突的客观存在并设计出各种灵活的制度、体制对冲突加以引导、调节,是现代社会当然的理性选择.政治妥协在对多元性的尊重中展示某种共识,在不同的诉求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是化解社会冲突、实现"多元一致"的合理路径.现代社会是冲突与妥协两种形式良好互动的结果,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张力和动力.以妥协化解冲突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将使我国政治发展更富开放性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与推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进入全面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无论是从国际挑战而论还是就国内发展而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建设。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及文化自身的和谐发展。同时,和谐文化建设呼唤道德重构和人文关怀。在某种意义上,和谐文化建设也是创新文化建设,它需要扬弃礼治文化,开创法治文化,并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来促进和谐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莹 《奋斗》2007,(4):5-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在党的重要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党内和谐”的概念,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给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表明我们党对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在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8.
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传统社会和谐论与现代社会和谐论具有八个方面的同一性和八个方面的不同性,把握这些同与异,有助于辩证地处理继承与超越的关系,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制度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制度不是万能的,制度也存在白身的局限性、非理性和非中性甚至制度失灵等问题.有效规避这些同题所带来的剐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和谐单位建设来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云飞 《唯实》2006,(12):45-47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谐单位建设,其关键是领导班子的和谐,基础是干群关系的和谐,动力是人与单位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