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教学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把这个过程向学生讲清楚、讲明白,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相似文献   

2.
高层声音     
《当代贵州》2012,(17):8
李长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必须加强理论和学术创新 6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时强调,必须加强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继续推进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阐释,引导干部群众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加大工程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3.
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广西师范大学研究基地)于2006年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准设立,是广西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基地之一。目前基地共有成员30余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工程。兵团高校是兵团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阵地,推进兵团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建设就是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强兵团马克思主义人才队伍、理论课教学、学科、科研等建设,坚持把兵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作为"铸魂"工程常抓不懈,不断推进兵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开辟兵团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谱写当代兵团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过程中,要澄清理论误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重新审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确实存在既有教条式的理解,也有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归纳起来有四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澄清。  相似文献   

6.
白琳 《实事求是》2005,(6):73-76
2004年中共中央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是这一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进展、研究重点进行回顾,将有助于今后研究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放飞春天     
春天来了,春天的第一声问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程的实施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大创举,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春天给工程带来了阳光雨露、姹紫嫣红和良辰美景。春天一回眸,就见证一段历史。工程实施以来,绿吐枝头,花开朵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新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的新拓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基本观点研究的新推进、反映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杜梅萍 《前线》2012,(7):117-117
本刊讯为落实中央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2012年6月14日,市委宣传部、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社科联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首都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座谈会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实质内容、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也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认真挖掘、研究、提炼和升华红色文化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论述,是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最新概括,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当前高校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件头等大事。在华中师范大学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深耕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片"责任田",在精读细研进教材上用力,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在融会贯通进课堂上发力,进一步增强阵地意识,坚持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推动教学体系向知识体系的转化;在多措并举进头脑上着力,努力提高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的转化实效,从而培养一代又一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2.
黄亮宜 《学习论坛》2004,20(12):5-7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高度重视国家问题.为此,需要以探讨国家本身的性质为切入点,全面发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破除对经典作家某些观点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系统化和细化,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演变理论中"缺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问题)的研究,赋予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以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近些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逐渐热起来。不仅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中设立了这方面的课题,而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学科目录中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一级学科内设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二级学科,并审批了相当一批博士点、硕士点。在许多学者的  相似文献   

14.
郭杰忠 《求实》2004,(12):4-6
马克思主义 ,无论在我们国内还是国外 ,仍然是光辉灿烂的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我国意识形态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 ,绝大多数群众、干部和知识分子坚信马克思主义 ;另一方面 ,在现实生活中 ,有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不感兴趣 ,甚至持冷淡、反感和讥讽的态度。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宣传和研究状况与现实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迫切需要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加强。因此 ,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十分必要 ,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各种思潮激荡,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在此背景下应该如何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历史性课题。本刊“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特约请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专家学者,对有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引起更多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更深入的研究思考,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各种思潮激荡,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在此背景下应该如何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历史性课题。本刊“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特约请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专家学者,对有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引起更多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更深入的研究思考,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各种思潮激荡,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在此背景下应该如何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历史性课题。本刊“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特约请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专家学者,对有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引起更多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更深入的研究思考,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各种思潮激荡,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在此背景下应该如何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历史性课题。本刊“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特约请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专家学者,对有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引起更多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更深入的研究思考,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7月15日,《求是》刊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把研究阐释当代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攻方向》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运而生,也需应时而进。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的前提下,进一步把研究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攻方向。新形势下,要更加注意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最新变动和发展。不仅要回首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在斗争中和挫折中前进,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战中发展.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与规律,对于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