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分层是社会分层的重要内容。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消费分层本质上是消费资源和消费机会在不同消费群体中的分配及分配方式的差异,它既是社会分层的结果和体现,也是社会分层的具体标示性指标。“消费过度分层”、消费差距过大、消费资源分配不均、消费机会不均等问题,是我国消费分层面临的主要问题。消费正义的重建既要注重消费价值观的引导,更要注重消费制度、消费政策与消费公平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湘潮》2007,(6)
公共选择理论通过把经济学的方式引入到政治决策领域,使人们重新认识政治决策过程,并意识到制度规则的重要性。在公共决策规则的选择上,主要是对于一致同意原则所需要的成本与少于全体一致规则下个人所面临的成本的比较和权衡。通过不同决策规则的成本和利弊分析,寻找宪政民主的的立宪基础,并由此得出,在市场机制下,为了防止公共权力的自我膨胀,保证个体利益,必须建立有限政府,对宪政实施制约。  相似文献   

3.
曹玉涛 《求实》2005,3(12):7-10
当前,研究马克思的社会正义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有助于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新自由主义正义论的意识形态本质;二、必须把社会正义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三、必须运用马克思有关社会普遍调剂的思想;四、必须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的制度正义原则,大力推进我国的制度改革和创新;五、既要重视形式正义的规则制定,更要重视实质正义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6,(5)
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什么、怎么改,做出明确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作为我国第一个关于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综合性文件,《意见》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指导实施行政行为的基本原则。要发挥这一原则在实践中的指导地位,必须要从权力监控与行政裁量、合法行政与法治行政、规则正义与实质正义、制度合理与行为合理、程序合理与结果合理、客观判断与主观判断等几个方面建构这一原则适用的理念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决策活动既是政府管理的首要环节,又是破解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容易出问题并难以追究责任的活动。公共决策过程中引入专家咨询制度可以防止政府决策随意性、提高公共决策科学性,促进政府与社会公众良性互动。公共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具有目标价值、规则体系、实施保障和调整对象四个维度。专家咨询制度文本规则体系方面缺乏独立完整的设计、实施保障方面缺少约束力与问责机制、调整对象方面适用范围与形式不明确,专家参与环节的民主性不足。重构公共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的基本理路在于完善立法保障、规范管理程序、明晰适用范围、健全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9月25日的《经济参考报》刊登评论说,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布了《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意见》从更宏大的视角和更长远的目标出发,就扩大内需做出了一系列更具整体性和全局性的制度安排。一是更加注重消费升级。文件提出围绕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从落实工作责任、深化日常了解、注重分析研判、加强动议审查、强化任前把关、严格追究责任六个方面,对严防"带病提拔"提出了总体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落实责任机制、访查机制、研判机制、节点机制外,更需要创新工作方法,在微观技术层面抓好落实,特别是要运用逆向思维,注重从问题和教训中汲取经  相似文献   

9.
赵克志 《当代贵州》2011,(21):20-21
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与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不是要回到原生态状态,而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选择更先进的生产方式,通过更科学的制度安排,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赵克志 《当代贵州》2011,(21):19-21
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与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不是要回到原生态状态,而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选择更先进的生产方式,通过更科学的制度安排,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 ,正义、公正问题日益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 ,如何从制度上构建社会正义 ,正在成为一个日益迫切的问题。正义虽然在不同的语境里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有着不同的涵义 ,但是 ,正义是立足于“人”的 ,是对每个人追求自己利益的权利的确认。不论是作为美德还是作为规则 ,正义都突出一个“我” ,暗示着对每一个个人基本权利的认可和强调。这种基本权利仅仅取决于一定的自然特性 ,即人之为人这个共同特性 ,并且 ,只要是人 ,就平等地享有这一权利而无高低、多少之别。因此 ,个人权利是先于国家而存在的 ,是独立于社会制度和法律规范的。正…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人情     
<正>人与人之间需要亲情和友情、需要温暖,从而使生活变得更为温馨。但同时又需要明确的规矩来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们的行为逾越一定的界限。需要建设一个充满人情味而又遵守规矩的社会。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而西方社会本质上是以个人本位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更注重的是行为规则。在我国这样一个注重人际社会关系的社会,往往忽视个人的独立  相似文献   

13.
王永香  李忠鹏 《求实》2024,(2):18-31+109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是凸显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广大农村地区治理优势的必然要求,它既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治理有效的关键路径。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为视角对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进行研究,根据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3种典型制度模式,对农村协商民主制度的子集进行类型划分,突出不同制度集合具有的作为集体决策规则、嵌入委托代理结构的功能性特征,基层试点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的总体性特征及强调配套制度辅助、注重程序机制设计的现时性特征,从而弥补当前农村协商民主制度类型学研究的不足。在农村协商民主制度演变过程中,环境设定、利益驱动、主体推动、绩效评价形成了其结构性逻辑,而供需匹配下的制度创新、绩效驱动下的制度扩散、偏好稳定下的制度设计构成了农村协商民主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在“制度—行为”分析视角下,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变迁过程是由诸多制度创新点连接起来的,过程中伴随着制度的模仿与扩散,变迁所带来的结果则是全面的顶层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应着力促进大学生树立"三个自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话语体系意识。课程话语体系的构建应在准确把握课程结构的基础上,着力从国家发展路径选择的合理性、指导思想的真理性和社会发展规则设计的正当性三个层面协同阐述;在课程实施中,关键要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即打牢理论功底,坚定科学信仰;优化知识结构,更新方法理念;增强责任意识,注重"三个转化";完善评价机制,推动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5.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中央、中央军委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有力举措,是深化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教育活动成效的实际步骤。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应注重从全局着眼、从长远考虑、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入手来安排统筹安排部署。同时,也要注重区分单位实际加强工作指导。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单位的特点,在活动载体、目标要求、工作指导等方面有所区别,防止“一刀切”、“一般粗”,切实增强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利益结构的调整是转型社会的鲜明特点。由于利益调控机制的不健全所造成的分配不公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焦点问题。分配正义是利益调控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和最终价值诉求。重新确立"分配正义"在利益调控机制建构过程中的价值主导地位,并按照分配正义所要求的机会均等和结果公平原则重构利益调控机制是当前政府制度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7.
《探索》2015,(5)
差等正义是建立在人们的身份和等级基础上的,基于双重或多重标准而设立的有悖公共管理公共性、公平性、公正性的资源分配规则。差等正义产生的根源是有意为之的公共管理制度排斥。差等正义可通过良善公共管理制度的建构来消解,制度道德化或制度伦理化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观点、新举措。初步的梳理,有些是有所变化,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有的则是革新,去除或新增。革与改是改变现状的两条不同的道路,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改革既要"改"进不断,更要注重不断"革"新,要彻底地、翻天覆地地变化。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中保持整体性、发挥整体教育功能。确保课程教学整体性,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但要整体安排课程,更要注重四门课程之间的联动融合。建立联动融合机制的突破点应放在课堂实践教学环节这个薄弱点上。每门课程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并加强四课之间各教学要素间的互相联动沟通,是一种有益探索。而这一教学模式改革是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层面、相关管理方面、各参与主体重新定位,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20.
社会要和谐,需要公平、正义、诚信、文明的环境,更需要讲民主、重法治的机制作保障。而"潜规则"的存在,恰恰与这个环境和机制相背离。"潜规则"不破除,社会就会缺少公平和正义,人们就会缺少诚信和文明,国家就会放慢民主与法治的脚步,甚至会影响和动摇党的执政根基。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破除"潜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