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腐倡廉工作是关乎执政党生死存亡的大事。加强制度建设是从源头治理腐败的根本措施。必须牢固把握制度建设全面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要求,创新思想道德教育制度,促使基层干部"不想腐败";创新行政管理制度,促使基层干部"不能腐败";创新监督制约制度,促使基层干部"不敢腐败";创新干部激励制度,促使基层干部"不必腐败"。坚持以制度建设增强反腐倡廉建设实效,切实加强制度的权威性和约束力,逐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富有实效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当前,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提出和建立,既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领导下的反腐败斗争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也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制度反腐、制度监督的核心理念,是制度反腐的一大创举。制度反腐本身就包含用制度反对和防止腐败的内容,但制度反腐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存在的问题作为一种危害性行为,腐败严重地侵蚀着制度,腐败分子历来是利用我们制度的缝隙和漏洞而妄为的。腐败之风所以屡禁不止,腐败分子之所以前“腐”  相似文献   

3.
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不能”腐败的制度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包括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配套的体制机制制度,既有“不易”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也有“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不需”腐败的保障机制,总之一句话,就是用制度保证“不能”腐败。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规范权力运行,防止腐败行为的根本性措施。邓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就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相似文献   

4.
建设整体效能高、合力性强的反腐败体制和机制,特别是从解决管权、管钱、管人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入手,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以预防用权腐败,改革财政制度以预防用钱腐败,改革干部人事制度以预防用人腐败,以此实现反腐败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创新,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虎 《唯实》2012,(11):69-73
"反贿赂条款"和"会计条款"构成了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的核心内容。我国对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的研究多集中于"反贿赂条款",认为其是该法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近年来,在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海外贿赂行为的查处中,"会计条款"的作用日益彰显。分析美国"会计条款"的实用主义法理学基础,应当认为,加强会计监管的国际合作是控制跨国公司犯罪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当前我国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反腐成为近两年国家工作的重点。权力导致腐败,有权也不能任性,必须依靠法治编织制度的笼子。在法治的框架下正风反腐,使反腐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这是我们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根本方向。在新的形势下,解决权力腐败关键要靠制度,必须坚持从严管权,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相似文献   

7.
党风     
《天津支部生活》2010,(2):39-39
今年要着力解决预防腐败中民众反映强烈问题 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屈万祥近日说,2010年,国家预防腐败局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以防止权力滥用、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通过扎实推进改革和制度创新,着力解决预防腐败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迫切问题和预防腐败方面的普遍眭问题,在有效预防上下功夫,推动预防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探索》2017,(4)
腐败惩治制度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中高度重视腐败惩治工作,在遏制腐败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惩治腐败的法规制度,但总的看来,还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新时期构建科学完善的腐败惩治制度需要做到:一是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和行政处分制度;二是推进腐败惩治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三是完善惩治腐败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9.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恶性肿瘤,腐败的存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腐败根源于人性的不完善和制度缺失、制度漏洞。治理腐败必须着眼于制度建设,要完善腐败预防制度、权力监督制度和惩罚腐败制度。  相似文献   

10.
刘琳 《唯实》2012,(12):9-11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今后我们的反腐败工作无论在反腐的打击力度、反腐的意识强度还是反腐的预防维度上都要有更大的提升。因此,必须牢牢把握好反对腐败的三个视角:打击腐败、减少腐败、预防腐败;必须始终坚持标本兼治,始终把完善市场作为减少腐败的重要手段;始终把全面推行公务员制度作为预防腐败的重要关口。  相似文献   

11.
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以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理论修养,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形势以及中国共产党成长阶段的地位变化,深刻认识到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并从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两个层面提出了具有创见性的预防腐败思想。他主张从加强马列主义修养、坚定无产阶级立场,党员加强自我审视和自我批评,强化公仆意识、提倡艰苦朴素、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来预防腐败;从司法独立、党政分开、分配制度、民主监督等方面提出了预防腐败的制度建设思想。这对当今我国的预防腐败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袁柏顺 《廉政瞭望》2012,(19):44-44
两大瓶颈 当前,以制度廉洁性评估、利益冲突防控、廉政风险防控作为抓手,我国在公共领域的预防腐败工作已经取得快速进展。然而,当前的预防腐败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而其中以下两个问题则至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在党内民主监督过程中,监督主体的全员性决定了党可以实现对权力腐败的全面约束,监督客体的程序性决定了党可以实现对权力腐败的动态遏制,监督对象的重点性决定了党可以实现对权力腐败的重点防治。党内民主监督约束权力防治腐败的制度优势具体体现于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党内选举制度和党内情况反映制度。要想使以党内民主监督约束权力防治腐败切实取得成效,一方面应强化党员的义务自觉,激发党员的权利自信,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应扭转制度空转现状,以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实现党内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14.
腐败是寄生在现代国家肌体上的一种痼疾,腐败的实质是公权私用,利益冲突是产生腐败的重要根源,制度问题是影响腐败程度的重要因素.反腐败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党、国家与社会的有机联动与合作.应当探索当代中国反腐败工作的推进路径,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和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庞丽峰 《先锋队》2010,(9):18-20
建国以来,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大致经历了以惩治腐败为主、惩防并举到以侧重预防腐败等几个阶段。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建设,不论是理论体系、制度机制,还是工作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李颖  滕紫欣 《世纪桥》2011,(19):5-6
以建设性的思路举措方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是反腐败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之策。构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着力消除制度障碍和体制漏洞。进一步加大建设的力度,充分发挥建设在推进反腐倡廉中的基础作用。建立和完善腐败迹象的发现机制;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构筑惩戒机制;建立严格的财产申报制度。  相似文献   

17.
就我国社会转型期腐败产生根源问题,许多学者从政治学、伦理学角度进行了精彩的论述,获得了一些精辟的认识。但是,这些分析腐败产生根源的观点,仅提供了一种解释腐败原因的思路,并没有解释清楚行为主体是如何使潜在的腐败动机和机会变为现实的。这就涉及到对腐败产生根源的制度层面探讨,在此可以借助西方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这一研究工具。一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有利己心的“经济人”。人们的行为,都包含着“成本、收益”的经济学计算,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权力是由掌权人来行使和运用的,是廉洁还是腐败关键在于掌…  相似文献   

18.
腐败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反腐工作,反腐败斗争逐渐进入常态化。研究发现,官员腐败行为呈现出多样化和阶梯状发展态势,以权谋利、受贿、滥用职权、违反"八项规定"等腐败行为比较突出。需要通过实施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实施政府权力清单制、加强思想教育、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等途径推进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19.
朱妙宽 《唯实》2012,(10):10-13
吏治腐败是危害最烈的腐败,也是干部群众最为痛恨的腐败。"王茜事件"是吏治腐败的一个典型案例,对"王茜事件"的查处,证明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对吏治腐败必须标本兼治。作为治标措施,必须进行任人唯亲和买官卖官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作为治本之策,必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一整套民主化科学化的干部人事制度。要通过对吏治腐败和各种腐败现象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让我们的党成为世界上最廉洁的政党,让我们的政府成为世界上最廉洁的政府,让我们的干部成为世界上最廉洁的社会公仆。  相似文献   

20.
腐败的预防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立华  吴可望 《求实》2007,(9):77-78
我国现阶段,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腐败的滋生蔓延既与诱因、机会和成本等密切相关,根本上还在于制度上的缺陷。加强预防制度的建设,是防腐于未然的根本途径。要通过着力构建抑制腐败诱因、减少腐败机会、增大腐败成本的相关制度,堵塞腐败发生的制度漏洞,切实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