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现行法律中规定了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实践中父母过度惩戒子女、伤害未成年人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与法律的规定过于原则概括、父母惩戒制度的法律缺失有关。在我国未来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编中,应当构建以子女权利救济为重要保障的父母惩戒制度,从权利行使原则、行使主体、行使方式,到权利滥用的救济等方面予以明确和细化,以切实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婚生子女否认之诉涉及婚姻当事人、未成年子女以及生父的合法权益,在各种利益的冲突与平衡中,应当优先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不过,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不仅有历史变化,而且也呈现出具体的案件差异。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涉及其血统知悉权、经济上的被抚养权、社会发展权等多个内容。这些不同的内容可能在不同的案件中对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产生不同影响。为此应以具体化分析为基础,厘定婚生子女否认之诉的诉讼主体、诉权行使的限制等。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6,(8)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未成年监护制度作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的法律制度,重要性自是不必言说。但是未成年监护制度存在的问题也是愈发显著,不可忽视。选取有关未成年人监护纠纷的判决书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未成年监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法律原有规定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之建议,以期能为未成年人提供更为全面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求贤》2009,(1):48-49
1.未成年子女如何界定?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子女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相似文献   

5.
《廉政瞭望》2013,(7):71
近来,侵害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频发,如何保护未成年人成为热点话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们的民事侵权行为并不少见。我国诸多法律、法规都对未成年人做出了特殊保护规定。让孩子远离犯罪分子的伤害固然是首要的,维护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合法权益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6.
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环节作为办理未成年人犯罪程序中的重要一环,对打击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维护未成年人应有的合法权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成年人犯罪审查起诉机制应遵循双重保护原则、分案起诉原则、诉教结合原则、及时简易原则。由于现阶段的审查起诉机制基于立法和司法上诸多缺陷,暂不能与未成年人的身心状况相符合。因此,在当前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导向下,必须从立法和司法制度的层面,确立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建立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品格证据调查制度,赋予被害人一定的量刑建议权,由此,法官可以做到兼听则明,提高裁决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7.
《廉政瞭望》2013,(13):71-71
近来,侵害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频发,如何保护耒成年人成为热点话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们的民事侵权行为并不少见。我国诸多法律、法规都对未成年人做出了特殊保护规定。让孩子远离犯罪分子的伤害固然是首要的,维护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合法权益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6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制度,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如何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一直是全社会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本期特选取几个案例并进行分析,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刑事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权益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是一个极易受到伤害的弱势群体,未成年被害人具有与成年被害人不同的特点,迫切需要得到社会和法律的关注与保护,他们在参与刑事诉讼、免受二次伤害以及被害后的救济等方面应当享有特殊的权利和保护。  相似文献   

10.
马迪  许丽 《世纪桥》2008,(5):62-64
未成年人是一个极易受到伤害的弱势群体,未成年被害人具有与成年被害人不同的特点,迫切需要得到社会和法律的关注与保护,他们在参与刑事诉讼、免受二次伤害以及被害后的救济等方面应当享有特殊的权利和保护。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先后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其中《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我国制定的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性法律。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我们应共同肩负起保护的责任,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正国务院2月14日公布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意见》提出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专家指出,不论是儿童保护还是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留守儿童都是我国难  相似文献   

13.
许昌市检察机关立足本职,大胆探索,与相关职能部门横向联合,形成合力,通过刑罚和非刑罚方法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共同打造社会的立体预防和保护体系,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预防+维权”工作机制,有力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达到预防、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1992年1月1日施行以来,对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全  相似文献   

15.
按照对未成年人生存空间的判断,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保护体系划分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编织了一张未成年人保护网。然而,这部法律实施20多年来,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未成年人的生活和成长空间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时代和陌生人社会的到来,使未成年人的活动空间大为拓展,也对未成年人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签署第457号国务院令,颁布实施《艾滋病防治条例》,新华社科院12日受权全文播发《艾滋病防治条例》。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实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犯罪和不良行为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于未成年犯,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手段,包括惩罚手段也包括矫正手段。以非监禁刑罚为特点的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刑罚执行制度,对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促进未成年罪犯回归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还处在摸索阶段,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通过完善未成年犯矫正立法,加强矫正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设立适合未成年犯的矫正措施等,来帮助未成年矫正对象进行价值观的重建和社会关系的恢复,有效地矫正他们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从而促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8.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增多,造成诸多社会问题,已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同时在刑事诉讼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防治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功用,对于未成年犯罪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检察机关在进行法律监督和刑事诉讼过程中,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律、特点和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将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治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审判,坚持与成年人犯罪区别对待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有了未成年身份就可以不用定罪呢?答案是否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机制,是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出发,运用综合治理的措施及手段,全方位、多渠道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全新工作机制,具有系统性、人本性、前置性、突破性和实效性的鲜明特色。该机制的推出有利于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利于充分体现和落实未成年人司法政策;有利于改善和优化未成年人法治环境。为了保障新机制的有效推进,必须跟进相关配套措施和办法,做到综治牵头,积极督导;落实责任,各建其功;加强协调,整体推进;总结提高,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