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月大事     
《共产党人》2010,(6):15-15
宁夏出台种粮农民直补新政策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发展,自治区政府日前发布公告,就2010年对种粮农民予以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发放将通过农民补贴网,采取“一卡通”形式,于4月10日前一次性全部兑付给农民。公告说,今年中央财政继续对种粮农民给予农资综合直接补贴,我区按照种粮农民承包耕种的耕地面积,水地每亩补贴57元,  相似文献   

2.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建设由此起步开局。这份高含金量的纲领性文件密集出台32条重大举措,破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诸多深层问题,也将给9亿农民带来八大实惠。  相似文献   

3.
合力出击财政支农力度空前2006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完善并加强“三补贴”政策,粮食主产区要将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重点支持农村“六小”工程以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子工程等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4.
《新湘评论》2006,(4):15-15
春风和煦,春意盎然。 早春二月,中共中央专门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并在研讨班结束的当天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2006年中共中央的“一号文件”,也是“十一五”起步后的第一个“一号文件”。省委、省政府也相继召开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州县三级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电视电话会议、全省市州和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对我省新农村建设分别作了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07,(6):62-64
近些年,中央的惠农支农政策好戏连台,2007年是新农村建设开局的第二年,中央又出台系列针对性措施,各地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新措施,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着力点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各地用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资金要达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6.
农历丙戌年初春,正当广大的中国农民仍然沉浸在近年来一系列惠农政策带来的喜悦中时,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让他们笑逐颜开: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文件)的发布,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至此,这一文件已经成为我国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的第三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一号文件的发布,又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同时,人们从中也得到了一个明显信号: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当前“三农”的主抓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来 《当代贵州》2007,(17):34-35
2004年以来,党中央连续4年发出针对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从4个“一号文件”中,可以看出这样的逻辑关系:“三农”工作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莺”一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的根本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三农”的关键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三农”的核心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8.
高山 《新长征》2006,(4):16-17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正是从这一实际国情出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继续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支部生活》2006,(4):47-47
中央发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1号文件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意见》是继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三年制定推动“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放开粮食收购市场,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当前,我省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进一步深化的地方,或者说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的表现是:粮食流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相对较慢,粮食流通市场化的机制还没有健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高价位商品粮、亏损挂账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处理;粮食经营企业改革的力度偏小,靠吃政策饭和大锅饭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改观;粮食安全和粮食储备之间的关系仍然有待合理的界定;粮食风险基金的贴补对象仍然处于流通环节,对种粮…  相似文献   

11.
赵勤  李莹 《奋斗》2009,(5):57-58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巨大。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新形势下,结合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实施,如何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8,(5):47-48
党和国家一再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着力抓好“四个突破”。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是“落实政策、促进增收”落脚点是统筹城乡发展。一是继续稳定粮食生产,力争2008年粮食产量高于2007年,达到1160万吨。二是进一步完善涉农补贴和最低收购价政策。继续完善涉农补贴“一折通”兑现办法,抓好粮食直补、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兑现工作,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继续实施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拉大不同品质之间的最低收购价水平。取消对农资生产、  相似文献   

14.
文叶飞  蔡大常  文媛 《当代贵州》2011,(7):67-I000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处湘渝三省交界1的松桃苗族自治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三农”工作现状如何?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06,(4):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写进“十一五”规划纲要: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6.
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1月21日正式公布。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近三年来第三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从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们可以看出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越来越清晰的思路。连续出台三个中央一号文件,着眼点不仅在于解决农民的生计,更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行动纲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使命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与以往三农”主题的一“号文件有所不同:过…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7,(2):8-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题。农村各级党组织要围绕这个主题,进一步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巩固和发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积极推广农村党员承诺制、党员设岗定责等做法,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经常性工作,特别是要通过贯彻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文件,更好地推动“三级联创”活动的开展。省、市两级党委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研究制定本地区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宏观指导,推动工作落实;县(市)委要坚持从本地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8.
《支部生活》2007,(2):12-12
2006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主要有6个特点:一是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5%;财政收入达3.9万亿元。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粮食连续三年稳定增产,产量超过9800亿斤,畜牧业、水产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春风和煦,春意盎然。早春二月,中共中央专门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并在研讨班结束的当天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2006年中共中央的“一号文件”,也是“十一五”起步后的第一个“一号文件”。省委、省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继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制定的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四个“一号文件”。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农业农村形势,科学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