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锐意开拓城乡一体化──读《论中国农村城市化》上海大学教授张南保早在1949年毛泽东就指出:中国还有80%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在古代。这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自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数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由于诸种原因,主要是体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林祥榕 《世纪行》2008,(3):44-45
时代风云培育情怀 他学而不倦、学而不忘,有很强的记忆力。一生阅历丰富:曾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水利水电水文计算、水库电站规划设计、公路桥梁建设;在师范教育事业讲坛上为大中学生授课,并在社会作广泛的科普知识宣传。擅长翻译,著作颇丰。他既是高级工程师又是教授。他有古典诗词的天赋,留下的许多诗篇,见证了他九十余年风雨人生无尽求索不懈创新之路。他就是江汉大学沈清濂教授。  相似文献   

3.
贺《求索》创刊20周年 ●龚书铎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在新千年、新世纪的开元之际,迎来了《求索》创刊20周年,可喜可贺!20年来,《求索》在编辑部同仁的辛勤努力下,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注重质量,发表了一批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文章,对于繁荣学术,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借此祝贺刊物创办20周年的机会,谨向编辑部的同志们致以敬意。《求索》20年的历程,正是改革开放的20年。20年来,…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离开我们30年了。在我们成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更加怀念他为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的重大贡献。在他的努力奋斗中,有伟大的探索,辉煌的创造;有艰难的实践,苦苦的求索;有深刻的教训,宝贵的借鉴。他的伟大探索与实践,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奠基性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巧遇“哲人科学家”张香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概是1993年秋 ,我意外地接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一位老先生(恕我记不得他的名字了)的电话。他告诉我 ,他有个熟人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退休老干部。该人近日找他 ,说外地有位读者 ,对我的文章和思想十分感兴趣 ,拟最近来京 ,很想拜访我。这位老先生还说 ,他的熟人再三央求他 ,希望我务必抽时间见那位读者一面。老先生提及的文章是《哲人科学家研究问答———李醒民教授访谈录》 ,发表在上海《世界科学》杂志1993年第10期上。该文由我两年前发表在长沙《求索》杂志(1990年第5期)的一篇论文改写而成 ,论文原…  相似文献   

6.
臧楠 《江苏政协》2023,(7):54-57
<正>一袭白大褂,一生从医路。于患者,他尽心尽责、耐心细致;于学科,他精益求精,精勤不倦;于万千百姓,他肩负委员职责,为民发声、为国献策。他就是省政协委员、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涛。医者仁心坚定求索之路1987年,杨涛满怀对医学的热爱考入南京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从此踏上了医学的漫漫求索路。大学毕业后,他顺利进入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用临床实践检验医学理论知识。3年后,  相似文献   

7.
杨湘海教授,是中共武汉市委党校第一副校长,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三、四届委员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同时他还是湖北省党校教育研究会、武汉市党史学会等学术团体的主要负责人和一些杂志的顾问。早年,他远离家乡,求学于长沙,就读于江城,深造于苏联。三十多年来,他坚毅求索,潜心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著述多卷,成就显著,被  相似文献   

8.
很少有人不知道吴阶平的名字。在当今中国医学界,他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为一代学子,他赤心报国,苍天可鉴。为一世名医,他毕生求索,追求卓越。他对祖国、对人民、对领袖的挚爱像无限的大海和巍峨的高山。他为履行职责,为科教兴国战略,执著追求,永不懈怠。祖国在他心中1947年,一位年轻的中国讲师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泌尿外科专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哈金斯门下进修。他聪睿机敏,又有极好的英文和医学根底,进步很快。特别是手术台上,他动作准确、利索,令哈金斯惊诧不已,一次手术时,哈教授带着几分风趣地说:“将来你给中国…  相似文献   

9.
《松州》2010,(6)
勇于探索、锐意创新是邓小平理论及其实践的显著特色之一。在领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他不仅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思考,勇于创新,而且对社会主义创新的内容及其必要性、创新的原则和方法作了系统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创新思想,为我们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宜兴市素有“教授之乡”的美誉。近几年来,在人事局党组的带领下,人事局抢抓机遇,锐意创新,为地方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竭诚提供人才保障和人事服务,留下了一行行坚实的脚印: 1998年,该局被评为省人事系统“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教育实践活动先进集体, 1996年被无锡市政府评为先进集体,历次被无锡市人事局评为人事工作先进集体,历年被评为宜兴市级文明机关或文明机关标兵,党支部连续 15年被上级党组织评为先进党支部…… 以改革激活力 在宜兴,有一群矢志改革,锐意创新,敢闯敢试的人事干部,他们投身改革,为…  相似文献   

11.
张钧凯 《台声》2022,(15):90-98
陈映真所写的序文,将是考察其社会活动与实践的一个切入点。也就是说,通过陈映真留下近百篇的序文,可以明显地体察出他平素所投入心力的议题,与他所关心、但力有未逮的领域,以及由此而辐射出的人际网络,更包括了他对于“统”与“左”的认知与扩展而出的范围。本文根据目前可收集到的陈映真序文,试图初探他的运动足迹与实践的图景,作为求索陈映真“整体”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2.
张晓辉教授1955年出生于昆明,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到云南大学任教。1994年1月-1995年1月在英国阿伯丁学法学院任客座教授,现任云南 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晓辉教授还担任了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省法学会常务理事。 在近20年的教学与研究中,张晓辉教授致力于扩展法学研究的视野,倡导法律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强调经验研究对法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性。他不仅重 视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还亲自进行实践。10余年来他…  相似文献   

13.
年届六十的九三学社社员王锋鹏,从四川医学院毕业后,从事了10余年的药学教研工作, 1984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1985-1987年在美国 S.W.Pelletier教授领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如今,王锋鹏是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博士生导师、院长。近20年来,王锋鹏孜孜不倦, 上下求索,最终成就了自己潜心钻研的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事业。  相似文献   

14.
韩雷鸣 《乡音》2013,(1):32-32
2012年是新一届深州市政协开局之年,我作为新当选的第五届市政协秘书长,和新一届政协常委一起,亲身经历了一次创新求变的五届二次常委会。说起这次常委会议,首先要谈到五届市政协主席张建涛。这是他第二次当选为市政协主席,工作热情更高,锐意探索的脚步更快。换届伊始,他结合市政协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政协的工作思路,着力营造自觉主动的学习氛围、锐意探索的创新氛围、齐心协力的和谐氛围。这次创新求变的五届二次常委会,便是创建"三型"政协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王瑞明教授写的《〈岳阳楼记〉的历史考察》一文(见《求索》1986年第3期),引用了不少史料,试图证明这样几个新奇的论点: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与历史有很大的出入,是‘粉饰太平”;滕子京是个“贪官”,范仲淹不仅“一再为他开脱罪责”,袒护他“逍遥法外”,还“对犯有贪污之罪的滕子京深表同情”,有“是非不明”之嫌。我们认为,王文的“历史考察”是片面的,因而其结论也是不能成立的。这里,我们也从“历史考察”提出质疑,与王先生商榷,并求教于文史学界方家。  相似文献   

16.
阿右旗苁阳酒业公司经理李文军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出生于1961年。这片荒凉贫瘠得令人叹息的土地,承载沧桑的山丘沟壑,印满了他求索的足迹。多年前,他开办过煤矿,搞过运输和成品油销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常年在市场里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灵敏的市场嗅觉。2000年他在全国最大的药材批发市场安徽亳州偶然了解到阿拉善的肉苁蓉、锁阳  相似文献   

17.
“实事求是”之认识论浅析刘桂兰,胡翠莲“实事求是”源于《汉书·河间献王传》,原意是指人们治学的态度,做学问应该掌握充分的事实材料,从事实材料中求索其真相。毛泽东同志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对“实事求是”赋于了科学的新意,他认为...  相似文献   

18.
彭真同志是我国基层民 主制度的首倡者、开拓者和奠基者。他以马克思主义的远见卓识和敏锐洞察力,最早发现了群众自治这一创举的生命力,几十年来艰苦求索、弹精竭虑,为广大基层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绘制了蓝图。一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彭真就对基层民主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他主持晋察冀根据 地工作时就提出,国 家的政权问题是“一 切革命的根本问题”, 而“村政权是政权的 基础组织,它对于政 权的重要性等于支部 组织之对于党”。在民 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 常尖锐复杂的情况 下,彭真敏锐地意识 到国民党旧的村政权 对建立革命政权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认识的源泉问题,一九八一年《求索》第三期发表了沦南和姚志安、刘普生的两篇讨论文章。沦文坚持客观事物是认识的源泉,否认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其理由之一是:实践具有主观性,如果承认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就会得出认识是认识的源泉的唯心主义结论。姚、刘文否认客观事物是认识的源泉,坚持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但他们又认为实践不具有主观性,在笔者看来,上述两种意见都具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20.
他,出身农民,却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求索.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的农民企业家,在全国引起关注;他,25岁开始当厂长.企业从未出现亏损.20多年企业资产增长了35000多倍.创造了连续28年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奇迹:他。是一个企业家,却心系社会、情系民生,捐资助学,扶危济困,支援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