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律变通权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重要体现.它对我国法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法律变通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定法律时的变通权,二是执行法律时的变通权.必须从立法上、制度上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法律变通权在民族自治地方才能真正得到充分、完全的行使,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作为我国宪法规定的唯一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各界对其应该定位为法律监督机关还是公诉机关仍然存在争议。从公诉权的基本属性看,应确定其法律监督权的基本定位。通过对公诉权法律监督职能和公诉职能存在的内在矛盾以及弊端的分析,得出对公诉权的职能进行科学配置的基本原则是:强化公诉权的各项职能,限制和弱化法律监督职能,使法律监督职能仅具有程序启动性而不具有对法官的强制性,同时赋予辩方基本对等的法律监督权。为实现这一配置应进行一定的制度安排,如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以及专职检察监督员制度等,以此来实现对公诉权的合理配置,处理好公诉权两大基本职能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证人拒绝作证权是保障人权和实现法律价值的一项重要权利,而我国目前对此立法尚属空白。拒绝作证权具有良好的人性基础和法律传统基础,并且符合现代法律的效益价值观和系统论观点。在立法上确立拒绝作证权对完善我国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保障碳排放权交易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和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法律制度问题。从法律行为控制的角度来看,要正确认识保障碳排放权交易安全的环境保护功能、经济转型促进功能和社会发展推动功能,并基于这种认识发挥法律制度的重要作用,以规范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的各种横向法律行为、纵向法律行为,进而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互促共赢的目标。但是,中国保障碳排放权交易安全的法律制度设计要根据试点市场阶段、全国市场阶段、全球市场阶段三个不同阶段的交易条件和法律需求,进行法律制度上的创新与完善,逐渐形成一套内容完备、协调性好、适应性强的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
"亲亲相隐"是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的法律传统和伦理原则,然而在近代的刑事诉讼制度中却逐渐被摒弃,而西方国家却建立了与其极为相似的亲属作证特免权制度.我国刑事诉讼中应考虑赋予亲属一定的作证特免权,并对其进行完善的制度设计,以体现伦理亲情为精神纽带的法律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公民养老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宪法权利,是一项社会权。中国传统的养老文化对人们的道德要求是公民养老权正当性的道德基础;社会公正理论和代际公正理论是公民养老权正当性的理论基础。公民养老权正当性已得到我国法律制度的确认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法律。中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是由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规定组成的,并且由行政执法机关和法院分别行使行政执法权和审判权。本文对此作一些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行政监管权是行政权力扩张的体现,是对三权分立原则的冲击,现代法治国家对行政监管权的运行都给予了严格的法律控制。转型期中国的监管权力与监管制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市场经济和现代监管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监管权力失灵已经开始显现,必须向市场经济注入一整套法治规则体系,可借鉴西方现代法治国家对行政监管权的法律控制经验,有效规制行政监管权。  相似文献   

9.
"三权分置"政策在根本原则和权利逻辑方面与现行法律制度具有相容性,这是政策转化为法律的前提。政策转化为法律无需寻求政策语言与法律规范术语的一一对应,而应侧重法律与政策本意的契合。"三权分置"与现行法律制度衔接时,应保留现行法律制度确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权"只是一种理论框架下的权能描述,无独立成权的必要,"经营权"作为区别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应当被法律所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体制转型期,法律制度仍然存在一些漏洞,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的情况也比较突出。证据失权制度的建立,对于规范当事人的举证行为,落实举证期限,保障诉讼程序的合理运转有积极意义,同时证据失权制度运行也需要建立相关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