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7,(14)
正姜宝林山东平度人,1942年生于山东蓬莱。1962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师从潘天寿、陆维钊、陆俨少、顾坤伯等。197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研究生班,是李可染的研究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李可染画院副院长,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画院艺委会终生委员,杭州画院名誉院长,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2.
正几十年来,他扎根广西,在八桂大地上创作了2000多首歌词,其中半数为广西题材,让人们在传唱中领略八桂之美。"虽然我已退休20多年,但退而不休,一直在创作的道路上跋涉。"耄耋之龄的曾宪瑞从未停止过写作。从1954年开始,他走遍广西的山山水水,谱写了一首首动听的歌词,使人们在传唱中  相似文献   

3.
正范敬伟简介1989年生于沧州,自幼随父亲(范建宇)学习绘画。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师从陈钰铭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沧海印社社员、水墨家园画家、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现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陈钰铭导师人物创作高研班。作品发表于《中国书画报》《中国画观察》《鉴定与鉴赏》《山西日报》等书籍刊物。作为一位有学术追求的青年画家,范敬伟有良好的先天资质和灵敏的艺术感觉,以及颖于悟、勤于思、敏于行的艺术实践。其水墨人物生动  相似文献   

4.
<正>文气的山水画家晏平喜欢气势磅礴的太行山,他笔下的群山陡峭伟岸,岩石充满灵性,独特的绘画语言使他的画作充满了沉稳厚重的笔墨英气,他是天津山水画实力派突出代表。现在身为天津画院主管专业创作的副院长,他服务画院的目标是,让画家多出精品,使天津画院成为天津  相似文献   

5.
唐代梦小说梦情节的运用突出体现了唐人小说创作的虚构特点——虚实结合,同时也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意识。从"梦情节"的角度可以更清楚、更肯定地确立唐代小说在我国古代小说史上的独特和重要地位。整体来看,唐代梦小说的创作虚构有无意虚构、刻意虚构和有意虚构三种情形,体现出唐代小说家以现实为根基、以梦幻为契机来抒写思想、反映现实的创作理念。这种虚构和主体意识有力佐证了唐人"有意为之"的论点。  相似文献   

6.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坡上有大风刮过, 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 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 一曲陕北民歌,道出了中国西部黄土高原的极度苍凉和人们内心的苦涩与坚忍,从那片土地上走出来的许多画家,其画风刚烈如陈年老酒,热辣辣,直抒胸臆;其品性也如同黄土高原上疾走的梆子,高亢激越,带有震撼和壮美。 西安国画院副院长郭全忠,1944年生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却在西部被黄土地浸染了几十年,从毕业于西安美院国画系到在西安安家,从以最初的反映西部生活的作品问世到成为中国一级美术师……他在人们眼中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西部汉子。…  相似文献   

7.
文学原是“乡姑娘”。她从一族一乡的地方走出来,汇入世界文学之林,自然带着各自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孙健忠创作中就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浓郁的湘西乡土气息和土家族民族风味。作家说,他是“从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追求上,开始了自己的创作。我力求在作品中写出那么一点‘湘西味’,那么一点‘山味’和‘野味’。”(《文学与乡土》,载《湘江文艺》八一年第五期)他的  相似文献   

8.
2017年1月12日,红学大家冯其庸在病榻上接受记者的专访.一句“我下的都是笨功夫”,概括了他一辈子的学术历程,也凸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一生挚爱. 10天后的1月22日,冯老在北京潞河医院安详离世,享年93岁.冯老的离去,使我们痛失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化大家.哀悼之余,重温冯老生前与记者的最后谈话,不禁感慨——最好的缅怀,或许就是让这种“笨功夫”精神永不消逝,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永存不息.  相似文献   

9.
对梁红玉戏曲本事的改编,经历了从民间趣味与文人情怀创作、从娱乐教化到政治宣传近代转变、从近代政治思想改造到现代问题探索等三个阶段。而在现代剧场里,梁红玉本事创作有了新的发展,通过梁红玉这个媒介而非其戏曲本事来实践自己的纯粹戏剧理论,即以梁红玉为纽带,在舞台上设置多重戏剧元素,让观众自行判断、组合与理解,其重点不在讲述故事,而是为舞台上纯粹的艺术表演提供演出脉络,让艺术以艺术自身的方式传达给观众。这既是戏曲本事的舞台生命现象,也是戏曲自身多样性生态发展的生命体征,发掘和继承这些生命体征,将有利于保护戏曲生长的多元化生态环境,促进其持续性生态演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闻一多从1920年发表《西岸》开始到1931年发表《奇迹》为止.新诗创作历时11年多,留下两本诗集《红烛》和《死水》以及遗诗《真我集》,诗的数量并不为多,但诗的分量却很重。他对新诗的独特创造是中国新诗史上的一个“奇迹”。闻一多诗歌的独特价值,主要体现在诗歌的内质、诗歌的格局与诗歌的艺术品位上。一、体现在诗歌的内质上,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鲜明的民族文化品格和沉重的历史使命感相统一的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1.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作为诗人深层的精神意识,它一在贯穿于闻一多的整个诗歌创作中。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  相似文献   

11.
江欣璇 《台声》2003,(12):23-24
屈指一算,我来北京大学已经快两年了。记得刚来北大时,对什么都感到陌生,充满好奇,就这样开始了对我来说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我在进入北京大学以前从没有来过大陆。对大陆、对北京,所有的印象都是在中学和高中时的历史或地理课本里得知的。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来大陆甚至会来北京学习。直到高三时,我开始注意到大陆近年来的发展,而且获悉从1987年开始,大陆高校正式招收了第一名台湾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据我保守估计,来大陆学习的台湾学子也已超过万人。大家趋之若鹜让我对大陆的高校也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参加了大陆大学…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全国“两会”让我感慨颇多,归结起来就是四个字:三“有”一“很”。三“有”就是有创新、有突破、有成效;一“很”就是很活跃。有创新和有突破更多地体现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里,《意见》本身充满理论创新和政治智慧,《意见》的出台又体现了党在领导工作上的创新和人民政协在工作上的新突破。我觉得这是50多年以来指导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一份纲领性文件,一份里程碑式的文件。有了它,新时期人民政协的工作就有了指导和方向,有了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40年代,辛笛是以写现代诗而著称的"九叶"诗人之一,然而辛笛的现代诗创作早在30年代就已经开始,在诗人70年的创作历程中,30年代的诗歌创作是个独特的存在,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既呈现了诗人在艺术表现上新的向度,即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向,但同时又体现了诗人对于中国传统诗歌的坚守。  相似文献   

14.
文学创作是艰难的,构思的过程是痛苦的。有的人将文学创作当作自己一生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尽管早已硕果累累,满头白发,却仍然执着地笔耕不辍,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大步迈进,真可谓“老牛已知黄昏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在吉林省四平市就有这样一位老人,如今他已年近七旬,从青年时期开始,他迷上了寓言诗创作,五十年来,创作了近三千篇寓言诗稿。退休以后,他的创作激情不减当年,每年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寓言诗百余篇。我慕名采访了这位老人。小学时显露天才高中时写寓言诗这位老人叫许若默,笔名老许,是农工党四平市委会退休干部,现为中国作家协会…  相似文献   

15.
记者:王副院长,从一九七九年开始,您已经进行了十七年人才学、人才资源开发理论研究了,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您在人才研究领域又有哪些突破?王通讯:人才研究、人才学和人才资源开发理论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这是时代提出的课题,是迟早会在中国出现的。十七年来,我的基本见解不变,人才研究是一项朝阳事业,前程光明。这也是我忘我追求,矢志不改的原因。我亲眼冒到人才研究队伍的壮大,入刁学术的勃兴,以及党租政闹对入刁工作。八万丹友的重视,感到无限的欣慰。中国历空上曾经合d三次人才研究高潮,一次友生在春秋成…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刻字艺术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一门独特的艺术,是传统书法艺术创作在艺术实践中的进一步延展。它以中国书法为基础,运用雕刻刀法、肌理、色彩、光影等,通过平面构成和立体展现来表达作者的创作理念,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上世纪90年代,中国书法家协会开始在全国书坛倡导、引领现代刻字艺术的学习和创作,并于2002年在海南举办了现代刻字艺术巡回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正几十年来,罗中立坚持将深入乡村、体验生活与自己的艺术创作结合起来,从中挖掘到大量的创意和素材,创作出一大批乡土题材绘画作品。"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乡土题材值得我用一生去创作",罗中立说。今年70岁的罗中立从小受父亲熏陶喜欢上画画,上中学时就萌生了当一名画家的梦想。1977年,他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从大学时代开始,罗中立就将  相似文献   

18.
今天是我失去自由的第1290天。三年多来,每当情绪低落独自伤悲、包括妻子转身离去的痛苦时刻,我总爱在心底默默念诵上面这几句诗。这是19世纪英国诗人威廉·亨利在病榻上创作的《不可征服》末段几句。它犹如冬目的暖阳、暗夜的星辰,帮助我减轻悔恨的痛苦,让从头再来的信念更坚定,步伐更有力。  相似文献   

19.
魏广君,1964年生于郑州,河南信阳人。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中国国家画院画家。1986年参加《西泠印社首届全国篆刻作品评展》,1988年获《第二届中原书法大赛》行书一等奖,1989年参加《第四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并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1990年书法篆刻作品参加《第二届墨海弄潮展》。曾任河南印社理事、河南省书协书法创作委员会委员、篆刻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河南省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文物鉴赏书画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多次参加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国际水墨展、中日篆刻展、中韩篆刻展、中国国家画院年展、国际艺术节专题展、南北水墨对比展、海峡两岸联手绘《新富春山居图》、以及多种科目的全国性的学术提名展等。  相似文献   

20.
《古诗十九首》上承诗骚、汉乐府,下启魏晋文学,从主题、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显现了其过渡性所在。综合归纳,其过渡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体现了从四言诗向五言诗的过渡;其次体现了从民间创作到文人创作的过渡;最后体现了文学从“庙堂”化到平民化的过渡。它的这种过渡性给我们展示了汉末思潮的涌动和变迁,反映了当时文人的价值观念,是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