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出版《毛泽东书信选集》,收入毛泽东同志一九二○年至一九六五年的书信三百七十二封,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书信选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活动.《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收入这部书的八十四封书信,都是已经收入《毛泽东书信选集》的.这些书信手迹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表现了毛  相似文献   

2.
<正> 《毛泽东书信选集》(以下简称《书信选集》)是1983年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书共收选了毛泽东同志1920年至1965年期间的372封书信。最使人感动的是毛泽东同志给他的亲属、故旧的那些信,这类信计有67封,约占全《书信选集》的五分之一。读这些信,联系当前的实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之一。刘少奇同志在“七大”的报告《论党》中概括毛泽东同志的建党路线时说:“他首先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同时也在组织上进行建设。”(《刘少奇选集》上册,第330页)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把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作为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那时党的建设是为了加强党对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的领导,从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在为实现社会  相似文献   

4.
由毛泽东为徐向前代笔说起张东黎去年的《杂文界》第六期,选载了毛泽东同志的28篇书信体杂文。这些信件,过去在报刊上未曾见到过,《毛泽东书信选集》和《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中也只收录过一小部分。因此,捧读之后,耳目一新,眼界大开。尤其是读了那篇一九三六年十月...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相继出版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还陆续发表过毛泽东的一些单篇著作。从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应该引起哲学工作者的注意。本文是我从哲学角度学习和研究这些新发表的毛泽东著作的札记之一。  相似文献   

6.
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在毛泽东同志关于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理论中,有关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比较复杂,这表明毛泽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知识分子的认识和态度是不同的。如何正确分析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想,是研究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新时期统一战线中的知识分子工作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就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的几个重要观点进行回顾和探析。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问题可以举出若干,但我认为,最基本的问题仍然是两个:一个是团结大多数,一个是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大多数是统一战线的本质属性,共产党的领导则是统一战线的根本保证。一个问题两个方面,谁也离不开谁。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不但如此,这个统一战线还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之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可能胜利的。”(《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57页)新时期统一战线亦然,只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这两个问题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发展。我们紧紧抓住这两个最基本问题,就抓住了做统一战线工作的金钥匙。 (一)关于团结大多数问题 团结大多数是统一战线的题中之义。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不同历史时期争取团结的对象有所不同,但把一切直接的、间接的和暂时的同盟者,一  相似文献   

8.
在《毛泽东书信选集》中,有些信谈到了哲学问题。从这些信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研究哲学;也可以看到,他研究哲学是怎样联系实际的。 他在一九三七年给艾思奇的信里说:“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抄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的。其中有一个问题略有疑点……,请你再考虑一下,详情当面告诉。今日何时有暇,我来看你。”(这里说的《哲学与生活》,是艾思奇同志继《大众哲学》之后写的一本著作。毛泽东同志读这本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第二版在建党70周年之际出版了。这确是一件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事情。《毛泽东选集》不是一般的理论读物,而是今后长时期内对干部和群众包括青年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教材。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应当从这样的认识高度出发,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学习《毛泽东选集》。《毛泽东选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虽是当时的产物,但其中的多许基本原理、原则,已上升成为一种理论形态,具有普遍的意义。在当代,尽管我们的形势与任务有了很大变化,这些理论仍有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统一战线理论政策是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党70多年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实践中提出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学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探索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总结中国统一战线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如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一大法宝;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巩固最广大的同盟者,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正确区分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  相似文献   

11.
浅谈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杨健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奠基者,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坚持了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1.科学地阐明了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为新时期统一战线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  相似文献   

12.
五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作为共产党员的艺术家,“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48页)这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共产党员的艺术家,首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从事统一战线工作时间最长、结交面最广,始终处在第一线的一位杰出领袖,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共产党推进统一战线政策的一面旗帜。1982年1月23日,中央统战部关于《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纪要》指出:"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制定了统一战线这一法宝,周恩来同志是我们党建立以来从事统一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一贯奉行的统一战线政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大法宝。中华各族、各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旗帜指引下,经过八年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抵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也是我们国家命运历史性转折的重要契机。九三学社正是在这关键的历史时刻正式诞生的。它的诞生是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推动的。1945年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时,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一方面同国民党进行政治谈判,另一方面广泛会晤许多社会知名民主人士并交换意见,开展深入细致的统战工作。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光辉著作中,明确提出:“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在毛泽东、周恩来、潘  相似文献   

15.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要照辩证法办事”,深得毛泽东的赞赏。1957年,毛泽东再次号召全党:“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61页)经历过中国现代历史发展沧桑的邓小平同志深得唯物辩证法的真谛,他虽然没有写很多专门论述辩证法的著作,但在他的全部著作中却贯穿了活生生的辩证法。更为显著地是,邓小平极其善于运  相似文献   

16.
浅议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张五钢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提出了一整套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客观需要、符合历史规律和时代特点的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邓小平在《新时期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高放 《同舟共进》2011,(11):37-38
《炎黄春秋》2009年7月号发表新华社资深记者庄重同志的《谁是〈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文中说:收入《毛泽东选集》第4卷的这篇《敦降书》的“真正作者,既不是毛泽东,也不是陈其五,而是我本人——庄重”。  相似文献   

18.
《刘少奇选集》上卷出版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刘少奇选集》(上卷),已於今年一月十日发行。上卷共三十一万字,它集中了刘少奇主席建国以前最重要的讲话、文章、书信和电报三十八篇,其中二十二篇没有公开发表过。选集记录了作者在党的建设、白区工作、工人运动、统一战线、抗日游击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等方面建立的不朽功绩,反映了他对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作的杰出贡献。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要求加紧处理党员干部违纪案件去年一月,江苏省机械进出口分公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关于国体与政体的思想和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重要贡献之一。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九十周年之际,认真学习、研究他在这方面的思想和理论,对于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与领导体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揭露资产阶级的政治秘密毛泽东同志在谈到国体问题时曾深刻指出,“资产阶级总是隐瞒”它“在国家中”的“阶级地位,而用‘国民’的名词达到其一阶级专政的实际。”(《毛泽东选集》一卷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书信是毛泽东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十年和党内外同志、友人众多的往来书信中,毛泽东纵论古今风云,评点千秋人物,给后人留下了重要的启示,做出了光辉的典范。探讨、研究与继承毛泽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