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918年6月下旬,在北京大学任教授的杨昌济先生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劝毛泽东去北大读书,还告诉他吴玉章、蔡元培等人发起并组织人到法国勤工俭学的消息。毛泽东阅信后非常高兴。8月15日,毛泽东偕萧子升、李维汉、张昆弟、罗学港、罗章龙等24名青年,启程前往北平。途经许昌的时候,毛泽东同罗章龙、陈赞周专程去了距许昌约30里的老城。老城是三国时魏国的都城。三国人物中,曹操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开一代诗风的诗人。在当时毛泽东等进步青年的心目中,曹操是相当被看重的。老城还有一些曹魏的历史遗迹。毛泽东等三人在魏…  相似文献   

2.
凭阑听雨——毛泽东晚年诗作评述(上)陈晋从60年代中期开始,新中国文坛在惊风密雨中度日如年的时候,作为诗人的毛泽东,有他自己的心路历程。他的诗人心路,和文坛之路,仿佛是并行而进,但却时有交错。1965年夏日的一天,时任全国妇联副主席的邓颖超陪同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1996年9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是笔者所见毛诗的最新版本.该书收毛泽东诗词67首,是迄今收毛泽东诗词最多的本子.  相似文献   

4.
捡拾千年烟尘——毛泽东晚年诗作评述(下)陈晋一到晚年,毛泽东越来越爱读历史,爱谈历史。历史内容,除革命和建设的风风雨雨以外,当然还有整个人类历史的风风雨雨。诗人常常穿越遥远的时空,寻找切入现实的兴奋点。对一生偏好中国古代文史的毛泽东来说,晚年的诗思尤...  相似文献   

5.
(一)在中国革命史上颇具名声的翟秋白,亦是一位才气横溢的诗人。“书香世家”出身的他,早在中学读书时,就和同学组成“诗社”,一起研究古诗词的写作。我们从他青少年时代所写的诗歌,可以看出他对封建制度、黑暗现实强烈不满,可以看出他对光明、正义、真理的执著追求,可以看出他的世界观的转变历程。辛亥革命失败后,日美加紧对中国侵略,加之军阀混战,世道变得更加黑暗、混饨。溜秋白十分愤意而悲观。1913年秋,14岁的瞿秋白写了一首咏菊诗:“今岁花开候,栽直白玉盆。只缘秋色谈,无处觅霜痕。”以此抒发自己债世嫉俗而又惆怅凄…  相似文献   

6.
程卫 《党建》2012,(11):34-34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935年9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陕甘支队翻越终年积雪的岷山后,写下了七律诗《长征》。1937年4月,北平东方快报印刷厂秘密出版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又名《前西行漫记》)。此书首页刊有斯诺用英文翻译的《长征》,这成为毛泽东第一首公开传播的诗作。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和叶剑英同志,他们二人都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都是著名的诗人。比较他们二人在少年时代的诗作,可以发现,他们都在自己的诗中表达了远大的志向,并且终生为之奋斗。了解和研究老一代革命家少年时代的成长道路,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培  相似文献   

8.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的詹才芳,用自己那只1927年黄麻起义中负过伤的手,写了不少诗篇。其中多为通俗易懂的打油诗和自由体诗。他的《悼罗荣桓元帅》、《向英雄模范学习》、《清平乐·悼周总理》、《登明月峰》和《抗日英雄赞》等,曾分别在《战士报》、《解放军报》上发表,并被收入《将帅诗词》一书。 一本台湾出版的《星岛军事周刊》写道:“詹才芳,男,……1923年参加中共。参加过长征,身经百战,与我党誓不两立,……他性情温和,乃书香门第,有儒将之称。有著作《笑俘强敌十万》……”对此,詹才芳说过:“我这个人虽…  相似文献   

9.
鱼泉剑 《前线》2014,(7):121-121
盛夏毒热天气,吹冷气、吃冰棒是现代人最热衷的消暑之法。那么,古代科技未发达时人们又是如何消暑的呢?唐朝自居易是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有若干有关消夏避暑的诗作,而且篇篇都是经验之谈。由此不难看出他是个避暑有方之人。炎炎夏日,到何处避暑?白居易在他的《何处堪避暑》一诗中说:“何处堪避暑?林问背日楼。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日高饥始食,食竟饱还游。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眼明见青山,耳醒闻碧流。脱袜闲濯足,解巾快搔头。”  相似文献   

10.
正2003年5月,笔者为参加在北戴河举行的全国第17届中华诗词研讨会,撰写简析李大钊旧体诗创作的论文《革命先驱的"感慨悲歌之篇"》时,发现李大钊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读书时创作的诗歌《登楼杂感》和《岁晚寄友》等,均应与当时正在东北从事革命活动和捍卫北国疆土斗争的中学同窗好友蒋卫平有关,极可能都是他写出后寄给远在北国战斗的蒋卫平的信。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问禅     
《学习导报》2014,(14):32-32
大文豪白居易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他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不危险?”  相似文献   

12.
唐代大诗人自居易,曾把自己一生中做各种官(小到户曹,大到太子少傅)时不同级别的工资都写进诗里拿出来晒,在我国历史上堪称是独一无二的奇特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李大钊离去我们已经68年了。然而他一生中除了为在中国传播马列主义并直接领导中国的革命斗争而贡献卓著之外,也写下了不少诗文,“箴砭聩蒙,鼓舞群伦”,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他的诗文也如同他的散文、杂感、论文一样,迸发着他生命的火花和吹响着他战斗的号角。从而组成了他革命生涯中的高亢一章。他不是著名诗人,但因他具有伟大战士的情怀,从而使他用凝于笔端的情与血,写出了为“赤旗世界”甘愿抛头洒血的闪光诗篇。他不同时期的诗文,还显现出大钊由早期的爱国  相似文献   

14.
方磊 《党史文汇》2000,(5):34-35
1996年 9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是笔者所见毛诗的最新版本。该书收毛泽东诗词6 7首 ,是迄今收毛泽东诗词最多的本子。一次有如此之多的毛泽东诗作披露于世 ,应该说是当代诗界的一件盛事。但细读之下 ,总感到其中有的作品 ,是否真是毛泽东作所 ,尚有可商榷处。笔者试就其中的一首《五律·喜闻捷报》谈点粗浅看法 ,以就正于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专家与广大毛诗爱好者。原文与所疑《毛泽东诗词集》第 183页所刊 :五律 喜闻捷报一九四七年中秋步运河上 ,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秋风度河上 ,大野入苍穹。佳令随人至 ,明月傍云…  相似文献   

15.
文伯 《党的建设》2007,(1):58-58
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辛亥革命以前为农历岁首,亦称元日。古今名人,常于元旦作诗抒怀。他们的诗篇,至今读来,仍令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6.
孙华伟 《共产党人》2004,(15):57-57
人生长路少知己,军旅诗词伴君行。中国历史上,烽炯迭起,英雄辈出。军旅诗词作为反映军旅生活、人们悲欢离合和军人酸甜苦辣的一种文学形式,或描写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战场厮杀,或歌颂将士们冲锋陷阵、以身报国的爱国思想,或抒发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或表现思念故乡、怀恋亲人的离情别绪,从不同审视角度、不同感情侧面展现了古今军人及热爱军旅之事的仁人志  相似文献   

17.
1951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取得第三次战役的胜利,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被赶回“三八线”以南,朝鲜战局大体上稳定下来,毛泽东松了一口气,想离开北京,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集中一段时间来编辑《毛泽东选集》。于是,这年2月底3月初,他以休息的名义向党中央请了假。  相似文献   

18.
正唐朝贞元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赵乡绅抢着说:"大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讲。"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瓜)大,该我先讲。"白居易沉下脸说:"什么理长理大,成何体统?本官耳聪目明,用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的文论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策林》第六十八篇《议文章——碑碣词赋》、第六十九篇《采诗——以补察时政》、《新乐府序》、《与元九书》以及几篇论诗之中。前人多从他的诗论所反映出来的鲜明的社会性和功利性,或褒或贬,本文则以白居易对儒家诗学传统的继承与扬弃为中心,结合他的生平、创作和时代风气来谈一谈白居易文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丁毅 《党的文献》2006,(6):32-36
长征前后的诗词创作,是毛泽东精神在艺术上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长征诗词中体现的毛泽东的精神,具有极大的艺术独创性,集中体现为毛泽东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