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86年,打着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追求民主自由、主张"台湾住民自决"旗号的各股"党外"势力,在台湾组成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打破了国民党长期"一党专制"的局面,并在2000年一举取得岛内政权,开始了长达8年的执政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5)
<正>日前,国民党相关人士向台当局"不当党产委员会"申报"党产"情况,依台当局"政党及其附随组织不当取得财产处理条例"规定,国民党应将1945年8月15日后到去年的财产都要申报,即使现在不是国民党所有,也要申报。于是国民党从旧资料里翻箱倒柜,终于找到资料称,当年在青岛成立的齐鲁公司,包括旗下青岛啤酒都为国民党"党产"。国民党相关人士表示,按"党产条例"规定,"党产会"应向大陆拿回青岛啤酒,并且称"国民党会很感谢"。消息一出,立  相似文献   

3.
2008年大选,国民党推出的"马萧配"大胜民进党"长昌配"220多万票,终结了民进党在台湾长达八年的执政,成功夺回台湾最高领导人之位。加上先前在第七届立法机构取得超过四分之三的席次,国民党在台湾政坛奠定了"完全执政"的地位,可谓气势磅礴如日中天。然而国民党好景不常在,曾被学者预言二十年内难以翻身的民进党触底反弹绝地反攻,从2009年3月苗栗民意代表补选迄今,  相似文献   

4.
简析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民国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宁汉合流之后,国民党成为全国的执政党。国民党政权相对稳固之后即着手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在指导思想上,国民党确立了"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在实践中提出高等教育要培养实才的目标。在国民党执政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7月25日,民进党凭借其在台"立法院"多数席位的优势,联手"时代力量",三读通过了所谓的"不当党产处理条例"。至此,国民党多年对此的抗争,"落得满盘皆输",国民党自1945年以来取得的所有财产,都将遭到被清算的命运。有台湾媒体以国民党要被"抄家灭党",来形容民进党、蔡英文当局的"下重手"。国民党党产的来龙去脉根据海峡两岸的公开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6.
金奕 《两岸关系》2013,(2):23-25
2012年初,国民党赢得"二合一"选举,取得开门红,台湾民众对其充满期待。但由于国际经济大环境以及自身种种原因,其声势开高走低,推出的一系列拼经济措施和社会改革政策,不但成效有限,还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弹,2012年成为国民党充满挫折的一年。国民党奉行积极稳健的两岸政策,成为全年政绩中的少数亮点,也让两岸关系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6,(4)
正如果说2004年,陈水扁凭着"两颗子弹"取得连任,其当选的正当性一直受到台湾民众的质疑,那么,2008年的台湾领导人选举,台湾民众又用手中的选票替国民党讨回了公道。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以近17%的选票差额,击败民主进步党候选人谢长廷,实现台湾第二次政党轮替。国民党历经8年在野,励精图治,终于东山再起,重新上台。  相似文献   

8.
<正>国民党2016年"大选"初选民调6月15日公布结果,台湾"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以46.2%的支持度突破国民党内30%的"防砖门坎"。6月17日,国民党中常会核备提名洪秀柱为国民党的参选人。一夕之间,洪秀柱突然成为国民党明日之星,将与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角逐2016年"大位"。洪秀柱抛砖引玉从板砖变美玉洪秀柱,今年67岁,祖籍浙江余  相似文献   

9.
韩冰 《统一论坛》2020,(2):33-35
在台湾地区2020年大选中,国民党虽在台湾地区领导人与立法机构得票、席次上都较2016年有所突破,但仍未能撼动民进党"一党独大""完全执政"的政治版图。面对挫败,国民党内部"世代更替"呼声不绝于耳。3月7日,国民党主席补选结果出炉,"中生代"代表人物江启臣成为新任主席,正式揭开国民党"世代交替"与新一轮改革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陈文 《统一论坛》2020,(2):28-30
国民党2020年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失利后,再度处于士气低落的检讨时期,党内普遍希望能够有新的面孔、新的政治文化来改造这个百年老党。当下,国民党权力结构重组,两岸路线晦暗不明,发展前景值得观察。江启臣当选国民党主席2020年大选惨败后,国民党主席吴敦义辞职,遗留下的主席任期至2021年,需要进行补选。  相似文献   

11.
马斯鸣 《传承》2009,(11):36-37
"重庆"舰是国民党海军中最大的一艘军舰。1949年,就在全国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之际,它在中共地下党的策动下,于2月25日在吴淞口宣布起义,毅然驶向烟台解放区,在中国海军史上写  相似文献   

12.
2015年1月17日,台湾新北市长朱立伦以99.61%的得票率当选国民党新任党主席,成为该党史上最年轻的党主席,国民党正式进入"朱立伦时代"。2015年1月17日,台湾新北市长朱立伦以99.61%的得票率当选国民党新任党主席,成为该党史上最年轻的党主席,国民党正式进入"朱立伦时代"。从朱立伦的政治出身、政治历练、政治性格和政治主张看,其成为岛内蓝营新共主的可能性很大,但政治行情需要持续经营和培育,其能否真正挑起"中兴国民党"的大任,仍需持续观察。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11月国民党"九合一"选举遭遇挫败后,外界都在观察,国民党能否痛定思痛,展现团结拼搏的气势,拿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成绩,勇于应对2016年1月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两项选举。但出乎意料的是,当民进党在农历年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出蔡英文参加"大选"后,国民党却在参选人提名等问题上显得一波三折,令外界跌破眼镜。国民党人选难产相较于民进党派系协调、参选人提名的顺畅进程,国民党显得十分尴尬。台湾舆论认为,国民党迟迟未能推出  相似文献   

14.
《两岸关系》2015,(1):48
<正>台湾《新生报》2014年12月17日发表社论说,国民党"九合一"选举大败,被不少人解读为是台湾民众对国民党大陆政策投下反对票,算是国民党大陆政策的失败。然而国民党这几年大陆政策,基本上反映经济全球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方向是对的,因此,国民党这次的失败,并不能视为其大陆政策的失败,新"内阁"应让民众有感,民众就会重新认识或肯定其大陆政策。文章摘编如下:大陆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于国  相似文献   

15.
在2005年明媚的春光里,万物复苏,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史上封冻了近60年的坚冰也开始融化。继上月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的"破冰之旅"后,中国大陆又迎来了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的"和平之旅"。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主席与连战先生的握手,可谓历史性的握手, 这是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第三次握手。历史回到81年前,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这是中国  相似文献   

16.
沈其霖 《前进论坛》2014,(10):42-43
<正>1948年秋至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全线崩溃,在长江以南已再难组织起系统的防御,中国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已成定局。但在四川,国民党仍然负隅顽抗,做垂死挣扎。1948年秋,根据周恩来指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罗任一留在南方白区做在川国民党将领的策反工作,并指导农工党西南地下组织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17.
金奕 《两岸关系》2010,(12):16-17
<正>对于此次国民党"五都"选举结果,多数评论予以消极评价,甚至忧心国民党在2012年会丢失政权。笔者认为,此一选举结果对国民党而言应为小胜,而2012年仍将出现蓝绿基本盘对决的情况,国民党很可能将继续掌握执政权。  相似文献   

18.
<正> 对马英九和他统帅的国民党而言,处理亲民性、现代性与候选人形象的塑造和维持是关键。处理好就是以逸待劳,处理不好就是强弩之末。马英九在国民党主席的选举中获胜。他当选以后的国民党走势和他在2008年"总统"选举中的位置判断广为各界所关注。马英九当选党主席对国民党治理是好是歹,对2008年国民党重返"执政地位"是吉是凶,对他自己的"总统"之路是以逸待劳还是强弩之末?笔者以为取决于以下几点。党内整合。此次国民党主席选举是国民党首次将直接对决式选举引入党内,因此造就了国民党良好的民主形象,但是选举的残酷性本身也造成了党内理想和利益的纷争。党产、反黑金、党内改革如何进行并不因马英九的当选而顺理成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是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地区发展的重大转折之年。1月16日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两项选举,国民党遭遇惨痛失利,不仅丢掉执政权,而且在台"立法院"首次失去半壁江山,国民党发展陷入空前危机。总体上看,败选后,国民党各派政治势力争斗仍未停止,面临内忧外患、深度盘整的困境。国民党主席洪秀柱苦苦支撑,但无法弭平"外省蓝"与"本土蓝"的裂隙,反而因2017年5月国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5,(3)
<正>1月17日,新北市市长朱立伦在中国国民党主席改选中以99.61%的得票率当选。高得票率显现出岛内地方"九合一"选后陷入空前危机的国民党,全党上下期盼新任党主席能够挽狂澜于不倒,带领国民党这个"百年老店"走出困境殷切之情。对于国民党新任党主席朱立伦而言,尽管目前国民党作为岛内执政党,但岛内政局及客观环境对国民党非但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