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时期.在祸国殃民的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下,政治十分黑暗,社会异常混乱,人民无限痛苦.所有这些情况,在福建地区均无例外.福建人民也同全国人民一样,为反对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而战斗不息,并且最后埋葬了福建的北洋政权,为全国北伐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福建人民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历史经验和光荣传统也具有全国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在国共两党的合作下。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7月进行了北伐。北伐军采取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正确战略方针,加上各界民众的支持,一路高歌猛进。1926年9月,北伐军兵临武昌城下。武昌是军阀吴佩孚的老巢和发迹地.武昌丢失.则吴部必将陷入覆亡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北伐战争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共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战争。从1926年7月开始,国民革命军兵分三路,从广东大举向北挺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席卷大半个中国,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在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打倒列强,除军阎”的雄壮歌声响彻南部中国大地。  相似文献   

4.
欧金林 《湘潮》2005,(2):53-54
北伐战争,是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时,组织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至1927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在观赏一些反映这场战争的历史电影资料片时,人们常能听到这样一首高亢雄浑的歌曲:"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17日。是九江市解放六十周年纪念日。其实,早在82年前,九江市就被解放过一次。那时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共产党还不是执政党。在九江从事革命活动的共产党人为争取革命领导权而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其中特别提到的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廖乾五将军,他为结束北洋军阀在九江的统治和九江市的第一次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九江人民永远怀念。  相似文献   

6.
北伐征战     
《党的建设》2001,(7):19
一场旨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似洪流席卷中国大地.通过这场革命胜利和失败的反复,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了深刘的锻炼和严峻的考验,初步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领导中国人民把革命斗争推向新的阶段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一九二六年七月,广东革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下,举行了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迅速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占领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大部,打败了北洋军阀政府,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广大的人民解放斗争"(《论联合政府》),给予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头子的北洋军阀集团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篡夺国权,侵蚀共和,建立了卖国独裁的反动统治。面临国家民族内忧外患交迫的严重形势,革命先驱李大钊首先从辛亥革命后的痛苦和迷惘中觉醒,奋勇冲破封建复古逆流和专制主义的禁锢,猛烈抨击北洋军阀专制统治。他唤醒国民、启蒙思想,为促进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斗争朝着纵深发展,做出了卓尔超群的重大贡献。本文拟就五四前期李大钊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思想特点与作用略作论述,以资纪念李大钊诞辰一百周年。  相似文献   

9.
福建自一九一三年李厚基入闽到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十八日北伐军进军福建之前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这期间,福建北洋军阀统治的恶劣性与其他各省的反动军阀相比,有过而无不及。尤其是周荫人在闽期间,福建的军事、经济、政治等芳面都经历了一段非常时期。  相似文献   

10.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辛亥革命后,中外反动势力扶植起来的大独裁者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中国开始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1915年5月,急于称帝的袁世凯承认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6年6月,被迫取消帝制的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帝国主义失去了共同的走狗,各自需要重新扶植其代理人,于是,北洋军阀分  相似文献   

11.
《党史文苑》2014,(7):30-30
1924年至1927年,在中国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革命运动。这场革命运动声势之浩大,发动群众之广泛,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人们通常把它称为中国的“大革命”。这场革命的宗旨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倒列强,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宰割中国,使中国从帝国主义统治下解放出来,获得独立。帝国主义是通过中国的封建军阀来间接地统治中国的。中国的军阀,当时以北洋军阀为主,因此,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为目标的大革命是一场民族民主的大革命。  相似文献   

12.
在党史学界,公认1925年10月在广东肇庆以铁甲车队(1924年11月组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叶挺为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是我党直接领导下的第一支革命武装。但是,据笔者所见到的史料,由我党独立领导的、比叶挺独立团反对北洋军阀还要早的革命武装,应是“津南农民自卫军”。它成立于1925年秋,其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始于同年12月。  相似文献   

13.
国共合作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五卅运动的爆发,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以推翻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将这场大革命推向最高潮.这是一场席卷全国的大革命,革命势力"占领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大部,打败了北洋军阀政府,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广大的人民解放斗争"①.  相似文献   

14.
在总预备队指挥部 1926年,随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工农运动猛烈发展,人民群众要求国民政府出师北伐,用武力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年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特别会议,确定党从各方面推动广州国民政府的北伐。 北伐战争的直接打击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当时的北洋军阀内部,存在着三大势力: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控制着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和河北保定一带,约有兵力20万人,原属直系,后成独立势力的孙传芳,盘踞于江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五省,有军队20万人,战斗力比吴佩孚强;实力最雄厚的奉系军阀张作霖,控制着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京津地区和山东,兵力30万人。这三股军阀势力总共有兵力约70万人。 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一部和第四军  相似文献   

15.
1926年11月上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以雷霆万钧之力进军闽南,长期盘踞在闽南地区的北洋军阀张毅部望风溃逃。闽南人民箪食壶浆迎接高唱“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战歌的国民革命军。1927年1月中共闽南特委在漳州建立,立即领导闽南人民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是漳州、石码地区的“倒蓝反廖”运动,数以万计的各阶层群众直接参与这场斗争,给反动的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16.
在 2 0世纪 2 0年代 ,瞿秋白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经济及资本主义发展特点 ,在此基础上 ,对北洋军阀的产生原因、性质、北洋军阀统治下民初国会的成因、特点及实质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得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解放后史学界在北洋军阀研究中的许多新观点都能在瞿秋白的论述中找到雏形 ,尤其是他对民初国会的评价至今仍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7.
刘小花 《党史纵横》2012,(12):43-45
张发奎,字向华,广东始兴县人。在北伐战争中,张发奎率部先后血战汀泗桥、贺胜桥,攻克武昌城,打得北洋军阀闻风丧胆。他也因战功赫赫而升任当时被誉为"铁军"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之际,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却选择了紧随汪精卫,而与曾亲密合作过的中共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8.
萧涌 《红岩春秋》2009,(3):66-68
1912年2月,孙中山被迫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从此中国进八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之后,中国实际上存在着两个政权,一个在北京,由北洋军阀把持的北京政府;一个在南方,由孙中山与南方各省军人首脑联合组成的广州政府。  相似文献   

19.
1924年至1927年的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了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反帝反封建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促使中国大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于是,从广东出师的国民革命军,在短短的十个月之内,就席卷长江流域,推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势力。  相似文献   

20.
国共合作进行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铲除了一大部分地方军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但是,只要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还存在,他们就要在中国培植其代理人;只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还存在,帝国主义侵华的代理人就会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