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人为师,在于善视听。有两个例子可为证。齐国的即墨大夫名声不好,人们总对齐威王说:即墨大夫不好好治理即墨,是个不称职的人。齐威王想:“人们都诋毁他,我从而也低毁他,这样做是不可以的。应当去看看,那儿究竟治理得如何?”齐威王派人视察即墨。视察的人回来向齐威王汇报;当地大治,百姓快乐。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说过:“自从您担任即墨大夫以来,我总听到人们诋毁您。但是,我派使者到即墨去,看到那里田野开辟,人民富足,官府没有积压的案子,社会安定。这是因为您一心一意地尽职尽责,不把精力放在事奉我身边的官吏以求名…  相似文献   

2.
黄政钢 《廉政瞭望》2013,(22):73-73
据《资治通鉴·周烈王六年》记载,齐威王召见即墨(地名,今山东即墨一带)大夫(大夫,是当时地方行政首长的官名,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市长),告诉他说:“自你在即墨任官以来,毁谤你的话天天都有,然而我到即墨视察后,发现田野开辟,人民富足,衙门无事,地方安定,这是你不事奉左右近侍、求他们帮你说好话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3.
据《资治通鉴·卷一》记载,齐威王听到了对地方官员即墨大夫和东阿大夫不同的评价后,没有偏信一面之词,而是派人到两人所管辖的地方进行了调查。结果,实际情况与一些人的传言大相径庭,截然相反。于是,他首先召见了即墨大夫,对他说:“自打你主持即墨地方的政事之后,攻击你的流言蜚语几乎天天传到我的耳中,可是我派人视察了即墨,发现荒地都开垦出来了,老百姓生活富足,官府没有什么纠纷要处理,咱们齐国东部因此太平安定,你的政绩斐然却遭到诽谤,这是因为你不会收买我身边的人来帮你说好话啊!”  相似文献   

4.
《资治通鉴》记载,齐威王时期即墨大夫和阿大夫,一个善琢磨事,一个善琢磨人。社会舆论对前者是“毁言日至”,对后者是“誉言日至”。但齐威王并没有简单地凭“公论”定夺,而是派人实地考察。考察的结果是:即墨这个地方耕地得以开垦,百姓丰衣足食,社会秩序安全。而阿这个地方田野荒芜,百姓饥寒,邻地被进攻而坐视不理。根据考察结果,齐威王当即赏了即墨大夫,活烹了阿大夫及那些因受贿帮他说好话制造“虚假公论”的人。当前,正值各级党委换届之际,注重“群众公论”可以比较真实地了解一个干部的德才情况。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也会出现“公…  相似文献   

5.
力戒浮躁     
弄臣是祸的观点,是齐威王执政的经验教训。起初他任命了两个地方官,一个即墨大夫,一个阿大夫,不久就不断听到阿大夫好、即墨大夫不好的反映。威王即位之初委政于大臣,连续九年遭到外来侵犯,严峻的形势迫使他改弦更张,就准备从这里入手整顿吏治。派人慎察,即墨耕地扩大,人民丰足,没有积案,社会安宁;阿大夫那里土地荒芜,百姓贫苦,赵国来犯时他没能力救援,卫国来犯时他干脆不理不问。为什么官场里的评价与实绩恰恰相反呢?原来,即墨大夫不搞歪门邪道,阿大夫贿赂威王身边的人替他说好话。弄臣是祸啊。齐威王褒奖即墨大夫,诛杀阿大夫及同党。干臣…  相似文献   

6.
战国时,齐威王执政初期,每天都听到左右侍臣指责即墨的地方官员,同时赞扬东阿的地方官员。于是齐威王派人专门来到这两个地方考察。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专员将了解到的情况向齐威王做了如实汇报:即墨的荒地都开垦成了农田,农商兴盛繁荣,百姓生活富足,社会安定,衙役清闲无事。地方官员也没有花费金钱贿赂齐王身边的侍臣,为自己的政绩唱赞歌。而主管东阿的地方官员自到任以来,搜刮百姓,赋役沉重,造成民众逃亡,田野荒芜,  相似文献   

7.
赵超 《党课》2011,(13):127-128
《资治通鉴》记载,齐成王时期即墨大夫和阿大夫一个善琢磨事,一个善琢磨人。社会舆论对前者是“毁言日至”,对后者是“誉言日至”。但齐威王并没有简单地凭“公论”定夺,而是派人实地考察。考察的结果是:即墨这个地方耕地得以开垦,百姓丰衣足食,社会秩序井然。而阿这个地方田野荒芜.百姓饥寒,邻地被进攻而坐视不理。根据考察结果,齐威王当即赏了即墨大夫,活烹了阿大夫及那些因受贿帮他说好话制造“虚假公论”的人。  相似文献   

8.
《史记》里有一段故事:公元前333年,齐威王外出打猎与梁惠王相遇。粱惠王问他有没有宝贝,齐威王说没有。梁惠王炫耀道:我这个小国,直径一寸以上、光照12辆大车的大珍珠就有十枚呐,你万乘之国,怎么没宝贝呢?齐威王说:什么是宝贝,我跟你看法不同。我有大臣檀子。派他守南城,楚国不敢来犯,泗上十位诸侯都来朝见;我派黔夫守徐州,燕赵两国投奔他来的有七千多户;我派种首管治安,结果路不拾遗。这些干臣就是我的宝贝,他们能光照千里,何止区区12辆车呢?  相似文献   

9.
战国初期的齐威王,是位擅长治国的明君,他家政处事、确有独到之处.有个大夫到即墨任官后,每天都有指责他的话传来.齐威主便派人去家看,但见田土开辟整治,百姓安居乐业,东方十分安定.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说;“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便封赐他享用一万户的奉禄.另一位大夫在阿地领守,每天都有称赞他的话传来.但派人去察看,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一针见血指出:“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于是,下令煮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从此,臣僚们不再敢弄虚作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大治,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资治通监·周烈王六年》  相似文献   

10.
战国初期,一次齐威王同左右的人谈起主管东阿的大夫和管理即墨的大夫,左右的人都赞扬东阿大夫,夸他政绩如何如何好,而对即墨大夫却极力贬损,说他把即墨弄得怎么怎么糟。齐威王听了这些议论并没有急着表态,只是暗暗地记在心里。  相似文献   

11.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齐威主即位初,齐国不治,诸侯并伐.威王召来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您治理即墨以来,诽谤的话每天都传来.然而我派人视察即墨,田野都已开垦,人民丰衣足食,公务没有积压,东方因此安宁,这是由于您不讨好我的左右来求取名誉的缘故."  相似文献   

12.
人才史鉴(三则)峻岭即墨大夫和阿大夫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事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相似文献   

13.
齐王重贤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10,(7):54-54
战国初年,齐威王即位,但他沉湎安逸,不理朝政,一时忠贞受阻,小人得志,诸侯不断侵伐。严酷的现实,使齐威王警醒,决心重整朝纲,重贤任能,惩治奸佞。  相似文献   

14.
宫春科 《前线》2013,(3):88-88
《资治通鉴·周纪二》载有齐王与魏王比宝的故事:公元前355年,齐威王和魏惠王打猎时在郊外相遇,魏惠王说:“寡人国家虽然很小,但有十枚直径一寸、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车的明珠,您齐国那么大,有什么宝呢?”齐威王回答道:“寡人当作宝的和您的不同。我臣有檀子,让他守南城,则楚人不敢来犯;我臣有盼子,让他守高唐,则赵人不敢到我河流中捕捞;我臣有黔夫,让他守徐州,  相似文献   

15.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①,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②,官无事③,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④。召阿大夫⑤,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⑥。昔日赵攻鄄⑦,子不救;卫取薛陵⑧,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  相似文献   

16.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遂问其妻、妾及客人:『我与城北徐公孰美?』众人都说邹忌美。而邹忌自知体貌弗如徐公,暮寝而思,得出结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邹忌进谏齐威王:『王之蔽甚矣』。由此我们不难想像到,当今的一些领导者,特别是身居高位的领导者,发生在邹忌及齐威王身上的『美我』之事的存在,同样是难免的。 领导者身边的人,有的出于对领导者的尊重而誉其『美』,有的出于对领导者的畏惧而言其『美』,有的为了取悦领导者而赞其『…  相似文献   

17.
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继位后,看到内部管理混乱,官场吹牛拍马说假话成风;当他稳定形势后,便着手治吏.  相似文献   

18.
战国时期,齐国能够民富国殷,一举战胜强大的魏国,成为东方诸侯的霸王,主要是齐威王能够行贤惩奸,注意用人。  相似文献   

19.
任职期满     
再有两个月,我们王局长就要退二线了。这天,王局长把我这个办公室主任叫去,拍着我的肩膀说:"小郝啊,你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下个月我儿子要结婚了,我想请你帮着张罗婚礼。""恭喜啊!我保证完成任务!"我打个立正说。王局长的儿子刚够结婚年龄,我想要不是王局长就要退二线,他儿子的婚事肯定不会这么仓促!于是,我按照王局长的叮嘱,制定了一份婚礼准备方案,交由王局长审核后,开始一项一项落实,预订花车、饭店、烟酒等忙活了一个星期。  相似文献   

20.
顺势化人     
曹俊杰 《廉政瞭望》2012,(13):47-47
有一年,燕国入侵齐国。田单挺身而出,率领齐国人在即墨城大破燕军,一举收复失地。击退燕军后.齐国人都怀疑田单会自立为王.结果最后,还是由襄王即位,田单出任丞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