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3年以来,西欧大国和欧盟都先后大幅度调整其对亚洲的战略和政策。德国一马当先。1993年10月,德国"亚洲政策纲要"正式出台。法国也不甘落后,1994年2月法国工业和贸易部长推出了"法国的亚洲新政策",全面阐述了亚洲在21世纪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加强向亚洲出口和投资的10项具体措施。英国早就立足亚太,梅杰首相在1994年强调:"整个亚洲正在成为英国外交  相似文献   

2.
纵观20世纪亚洲的历史,可以发现它是一部从政治觉醒到经济崛起的历史。这一前一后的两个阶段,构成了亚洲百年社会巨变的宏伟画卷。而被政治家和历史学者们称为"亚洲觉醒"的那一段历史,又可追溯到上个世纪末。其始点就是菲律宾1896年革命。那是亚洲第一场民族民主革命,革命中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革命中颁布的"马洛洛斯宪法"则是亚洲第一个共和政体的宪法。因此,以"亚洲觉醒的先声"来评价这一场革命,应非过分。然而,仅仅停留在这样的评价上显然是不够的。本文试图以亚洲作为一个整体,来论析菲律宾1896年革命在其历史进…  相似文献   

3.
作者首次提出了"亚洲协调"的概念,讨论了亚洲协调对未来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安全治理的必要性和长远性。尽管最早的主要国家之间协调(concert of powers)的理论与实践是19世纪的、欧洲的,但是,关于主要国家之间协调(不仅是大国协调)的一般理论却同样可以运用在解决21世纪的亚洲(以及太平洋)的严峻安全挑战和困境上。这些挑战和困境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演化为严重的大国之间的对抗甚至冲突。更重要的是,亚洲协调将注定会阻止战争、实现长期和平及维持本地区的经济活力。也就是说,如果亚洲协调明智地和有效地建立并运作起来,到2079年,亚洲以及太平洋将拥有一百年的和平,如同欧洲在1815-1914年拥有的百年和平。从1979年到现在,亚洲地区已经享受了接近四十年的和平。在过去二十多年建立起来的地区或者跨地区的论坛、会议、组织和制度等,反映了治理亚洲地区的权力转移的企图和努力;尽管这些安排相互重叠、尚未彼此兼容,甚至相互竞争,但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当做未来亚洲协调的基础。虽然目前的地区安全治理仍然由美国及其同盟体系占据主导地位,但美国也不得不重视复杂的安全地区主义。有不少人建议美国应该以亚洲协调作为未来解决与中国关系的方案。中国已经为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亚洲和平做出重大贡献。中国已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回应美国的"转向亚洲"。中国在亚洲协调中的地位是中心的和关键的。  相似文献   

4.
新亚洲正在地球的东方崛起,亚洲将再创辉煌。随着世界经济政治重心向亚太转移,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从其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需要着眼,注意抓住机遇,积极参与,纷纷调整亚洲政策,展开了以争夺亚洲市场为目标的"亚洲攻势"。研究探讨西方发达国家的"亚洲攻势"特征,有助于探索亚洲发展中国家如何回应并利用这一"亚洲  相似文献   

5.
日本“回归亚洲”与中日经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主动"脱亚入欧",1889年2月11日,明治天皇宣布实施新宪法,进行日本第一次议会选举,表明日本"全面西化",在不到40年时间内,日本完成了西欧国家历时200年走过的原始积累和产业革命的两个过程;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美国占领下,日本被迫"脱亚入美",又巧妙地利用美国的技术、市场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在战争的废墟上重振经济,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20世纪90年代,随着亚洲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迅速扩大,特别是中日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和重要,日本开始"回归亚洲"。所谓"回归亚洲",主要是在经济、贸易和投资领域,逐步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合作。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中日亚洲观简论--"亚洲一体化"的思想追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是现实的背景,现实是思想的实现.因此当我们今天以热诚之心讨论亚洲一体化的时候,就有必要对"亚洲一体化"的思想作一次追溯,回顾历史上亚洲人的"亚洲观",以了解亚洲现状的"思想背景".又因为中国与日本是亚洲大国,梳理中日历史上的亚洲观,认识其源流,明晰其本质,辨别其同异就显得十分重要.冈仓天心、井上圆了、大川周明、桂太郎等人是日本历史上所谓"亚洲主义"的重要代表,而章太炎、孙中山则同样显示了对于二十世纪亚洲前途的深切关注与期待.将他们的思想作对比性的排列,也许可为今天"亚洲一体化"增添有益的思想历史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郑永年 《东南亚》2013,(1):32-34,92
美国高调宣称"重返亚洲",名义上是为了威慑中国对亚洲既有秩序可能产生的"威胁"维持亚洲秩序的"稳定"。但"重返亚洲"带来的结果却正好相反,亚洲秩序因此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出现了"失序"的趋势。在某种意义上说,亚洲各国急速崛起的民族主义和"重返亚洲"不无关联。  相似文献   

8.
张茗 《国际观察》2015,(3):43-54
本文以中国、日本、印度为重点,对亚洲太空力量的群体性崛起,亚洲太空格局的特点,以及美国的亚洲太空"再平衡"及其影响进行了全景式的呈现和深入剖析。本文认为亚洲太空力量已经成为国际太空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对推动国际太空格局向多极化,国际太空治理向民主化方向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亚洲太空力量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亚洲主要太空国家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亚洲整体太空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太空利用的扩展,但亚洲太空合作不仅受到太空问题"政治化"、太空合作机制碎片化的困扰,美国亚洲太空"再平衡"更使亚洲太空形势特别是太空安全形势进一步复杂化。如何防止亚洲太空竞争演化为太空竞赛乃至太空军备竞赛,深化泛亚洲太空合作,成为亚洲国家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缺乏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实现亚洲地区的互联互通。中国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缓解成员方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的压力,这一倡议得到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的广泛支持。经过不到两年的谈判,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基本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订,基本解决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治理机构、运营模式、投票权等问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是亚洲和世界共赢的选择,不仅对亚洲经济,而且对欧洲乃至世界经济都具有深远意义。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仍面临众多挑战,只有克服这些挑战,才能提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世界影响力,助力世界经济秩序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回顾香港的发展历程,始终伴随着祖国近代以来的变化沧桑.一百多年前香港的割让、15年前香港的回归,再到如今香港和祖国同步欣欣向荣,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15年的成就展示着"一国两制"的巨大成功,也从一个独特的侧面证明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强大生命力. 15年前,香港刚刚回归祖国,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不少人怀疑香港能不能挺过去,中国能不能顶得住,"亚洲奇迹"能不能继续.15年过去了,香港、全中国乃至亚洲不仅没有走衰,反而历经风雨焕发出新的活力,建立起新的发展业绩,摸索出新的发展道路.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亚洲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引人注目的亮点和增长源.全世界都在热议"亚洲崛起".  相似文献   

11.
12.
2007年1月11日,“2006年拉美国家大选及其政治走向”课题结项暨拉美大选的影响与左派发展问题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民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政治走向,拉美左派的发展对该地区形势的影响。现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席卷全球,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欧盟,还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中国,都已笼罩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中。本文探讨作为正在崛起的亚洲大国——印度和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遏制全球经济危机对本国经济造成更严重的伤害,以及印中两国如何借鉴对方在应对经济危机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政策以尽快重新走上经济发展的正轨。  相似文献   

14.
<古兰经>树立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之根,塑立教义教法与教理学理之本,确立穆斯林伦理道德与行为纲常之据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因语言障碍没有得以全方位展现.于是,穆斯林学界基于<古兰经>和圣训的创制原理与基本精神,严格遵循<古兰经>注释学学理原则,展开了译注<古兰经>的长期学术工程.<古兰经>译注解读了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使<古兰经>真正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丰富了伊斯兰文化,使之成为世界范围的一大文化系统;加速了伊斯兰教植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步伐,使之顺应所在国的国情,并不同程度地实现本土化与学说化;增进了伊斯兰文明同其他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包容,认同与交流,对于多元文化和谐相处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处于国内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入调整、思想观念深度更新之中,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日益突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重新审视苏共亡党的原因对我国当前的党风廉政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苏共亡党教训可知,党风廉政建设是立党之本。  相似文献   

16.
苏联的干部委任制始于列宁时期 ,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委任制作为俄国文化的积淀在苏联一定历史时期的存在 ,有其合理性。但是委任制毕竟要被现代社会所抛弃。斯大林非但未能及时进行改革 ,反使之登峰造极 ,最后给后代留下了遗患。  相似文献   

17.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经过4月广州起义、10月武昌起义之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垮台。12月,孙中山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帝被迫宣告退位。  相似文献   

18.
论苏联失败的经济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崩溃无疑是一种社会性失败,社会性失败必须从经济基础找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苏联的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实际是这一制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的反映,这一矛盾就是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纳入统一计划,是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存在前提.个人消费的选择性特征,决定了个人消费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由此便形成了否定苏联计划经济存在前提的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在苏联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惟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这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对社会再生产产生了致命的影响,使社会经济陷入危机循环,而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最终导致经济基础乃至整个苏联社会的崩溃.压制个人消费是苏联计划经济赖以存在的内部条件,与外部世界的制度性隔绝是其存在的外部条件,从长期看这些条件都是难以为继的.  相似文献   

19.
资源战略历来是全球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安全也成为世界各国在考虑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最先关注的问题之一。 石油是“能源中的能源”、现代工业的“血液”和现代经济的命脉。在当前,石油不仅象征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战略物资,具有政治特性,能够产生种种政治效应,影响国家的稳定与安全。正是由于石油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来自印度的锡克教徒移民菲律宾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随着一批又一批移民的到来,菲律宾锡克教徒不断增多,锡克教徒群体在形成的同时,锡克教在菲律宾传播开来。他们在菲律宾主要经营商业,以求扎根于当地;还进行各种宗教活动,以传播和继承锡克教文化。但在与印度家乡宗教与文化都截然不同的天主教国家里,锡克教徒作出了一定的调适,以缩小与当地主体民族之间的文化鸿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