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雉鸡场连续3批雉鸡发病,死亡500余只,经防、治结合控制了病情,但康复后后遗滑翔症。发病情况 1988年6月中旬共孵出三批雉雏,第一批出壳第9天、第二批出壳第11天、第三批出壳第12天先后发病,病雏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绒毛松乱,两羽下垂,排稀薄白色浆糊状粪便,肛周绒毛被粪便污染,病程可持续数天。对病雏通过病理剖检、涂片染色镜检、细菌分离和生化特性试验,诊断为雉鸡白痢病。  相似文献   

2.
伊宁县为了给县羽绒厂提供原料,今年大力发展养鹅业,不幸从1988年5月14日起爆发流行疫病,共死亡雏鹅近1万多只,直接经济损失8.5万元。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本次疫病发生与直接注射小鹅瘟免疫血清有关。 (一)流行情况 5月14日前在县种鹅场共孵鹅6批,共8200只,没有注射过小鹅瘟免疫血清,也没有发生过疫病。 从5月14日至7月4日共孵5批,第1批由县种禽场孵出种鹅1646只,当日注射小鹅瘟免疫血清O.3ml/只,次日运到种鹅场饲养,第5天后开始发  相似文献   

3.
江陵县白马区某鸡场和专业户喂养雏鸡共1744只,于1985年5月爆发疫病,死亡614只,死亡率35.2%。我们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曲霉菌病。 (一)发病情况 江陵县白马区养鸡专业户,从地区种鸡场购回罗斯和希赛斯商品代出壳鸡,放于一间(约20平方米)地面铺谷壳的育雏室内饲养,到19日龄时鸡群共513只。育雏期间,雏鸡服用痢特灵、土霉素、青霉素等药物和滴鸡新城疫Ⅱ系苗免疫。5月12~16日雏鸡发病死亡102只,死亡率19.9%。另一鸡场自孵罗斯商品代鸡,未售完雏鸡放在两间(约20平方米)一边开有窗户,地面铺谷壳的育雏室内喂养,9~15日龄时,雏鸡1231只,防疫程序  相似文献   

4.
发病情况及症状 京郊某种鸡场引进海佩科肉种鸡11000羽,育雏期情况良好,从16周龄开始陆续发病,病鸡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瘫痪症状。常见单侧或双侧腿麻痹,头后仰呈观星姿势,站立不稳,失去平衡,丧失采食能力,逐渐消瘦而死亡,病情严重者卧地不起,取急性死亡。部分鸡出现毛囊出血,血液不凝固,流血过多而死。至25周龄开产共发现病鸡687只,发病率为6.2%,死亡450只,  相似文献   

5.
1983年3~4月,韶关市养鸡场一批40~70天龄的肉用仔鸡,发生一种以前期咯血、肌胃糜烂、后期败血坏疽、急性死亡为主要征候的疾病。病程持续一个月,发病死亡558只,占该批鸡总数的11.7%。经调查和试验诊断为肌胃糜烂症继发葡萄球菌病。 (一)发病情况 该场是饲养肉鸡为主的商品鸡场。该批鸡共4750只,种苗系从本省某种鸡场购进的美国爱拔益加(简称A、A)白鸡,经育雏脱温后分入两幢鸡舍栏网平养。鸡群发病前,喂给本场自配混合饲料(含进口和浙江产鱼粉15%)。养至41天龄以后,鸡群中陆续发现一些鸡冠苍白,咯出暗红色血块、肌胃糜烂穿孔而死亡的病鸡,几天之内死鸡280多只。起初怀疑为卡氏白细胞原虫病,采集病料送检无结果,使  相似文献   

6.
1996年10月,广州郊区某珍禽场后备种雉鸡群(827只)中部分雉鸡排黄绿色或绿色稀便,6d内死亡28只。经系统诊断,确诊为禽巴氏杆菌病。临床症状发病初期无明显临床表现而突然死亡。随着病程发展,个别病雉鸡精神呆滞,不食或少食,缩颈,闭眼,羽毛松乱,下...  相似文献   

7.
1999年 7月 ,我县某专业户的鸡群发病 ,发病初期鸡出现零星死亡 ,2 5 %的鸡出现食欲减退及呼吸道症状 ,1周内死亡2 79只。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等 ,诊断为曲霉菌病。1 发病情况   1999年 7月 9日 ,该鸡场的育雏室经常规消毒后 ,购进海兰雏鸡 2 0 0 0只 ,投喂自配的前一批鸡剩余的饲料 ,7d后 2 5 %的鸡出现食欲减退和呼吸道症状 ,当日死亡 8只 ,以后逐日递增 ,经投服氟哌酸、土霉素、痢特灵等药物未见明显效果 ,1周内死亡 2 79只 ,死亡率为 13 .95 %。2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 ,两翅下垂 ,离群独处 ,缩颈呆立…  相似文献   

8.
曲霉菌病(Aspergillosis)是鸡常见的一种霉菌性疾病,发病率、致死率比较高,在生产中主要危害雏鸡,中鸡很少发生。1992年7月下旬太原某鸡场90日龄中鸡爆发曲霉菌病,2536只中鸡死亡350只,死亡率达13.8%。 (一)发病情况 该场1992年4月23日与5月1日分别自孵2批罗曼商品代鸡,共3200只,合在一舍饲养。育雏阶段及中鸡阶段因鸡白痢病、大肠杆菌病、马立克氏病死亡664只,7月15日发现鸡群日死亡数增加,用呼拉杀星治疗3天无效,来我课题组要求为其诊断。 (二)症状及病变 大多数病状不明显,仅表现精神抑郁,两翅下垂,羽毛松乱,食欲减退,拉稀便。个别鸡喘气,发病后1~2天死亡。先后剖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某鸵鸟养殖场 ,在孵化育雏中有 2批不同日龄的雏鸵鸟陆续出现软腿、胫骨弯曲、关节肿大、跛行等症状 ,病情严重。经病史调 ,饲料中钙、磷检测 ,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观察 ,认为本病是由饲料中钙过量和钙磷比例不当引起的。1 发病情况该鸵鸟场 1997年 5月 12日孵出雏鸵鸟 19只 ,5月 2 6日孵出雏鸵鸟 2 6只 ,2批雏鸵鸟饲喂本场配制的雏鸵鸟饲料。前者5月 2 7日开始发病 ,此后发病数量逐渐增加 ,至 6月 19日死亡8只 ,8只病情严重、症状明显 ,3只病情轻微 ,死亡率 42 %;后者6月 7日开始发病 ,至 6月 2 5日 12只死亡 ,10只症状明显 ,4只症状…  相似文献   

10.
霉形体病和大肠杆菌病是禽类的常见传染病 ,饲养管理和疫病防制措施不当常可导致这两种病的发生。海拉尔市某饲养鹧鸪专业户养种鹧鸪 70 0余只 ,自繁自养商品鹧鸪 ,前三批鹧鸪生长发育良好。第 4批鹧鸪 90 0余只于 12日龄滴鼻免疫新城疫C3 0 疫苗 ,15日龄时部分鹧鸪精神沉郁 ,食欲下降 ,排稀粪 ,晚间闭灯后鹧鸪群有咳嗽、喷嚏现象 ;次日第 5批 9日龄鹧鸪 70 0余只出现同样症状 ,发病率 3 0 %以上。发病第 3d开始死亡 ,5d内两批鹧鸪共死亡 12 4只 ,死亡率 7.75 %。1 临床症状病鹧鸪精神沉郁 ,羽毛蓬乱 ,食欲减退 ,个别鹧鸪食欲废绝 ,咳嗽…  相似文献   

11.
20 0 0年 2月中旬 ,广州市郊某养鸽专业户饲养的 110 0对种鸽开始发病 ,共死亡鸽 6 2只 ,淘汰有神经症状鸽 36只。经流行病学调查、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鸽新城疫。1 发病情况该养鸽专业户为增加经济效益 ,于鸽棚内饲养雏鸡 2批 ,分别为 30只、10 0只。第 2批雏鸡饲养至 6 0日龄时 ,死亡鸡 8只 ,部分鸡冠变黑、羽毛松乱、精神沉郁 ,经检查为鸡新城疫 ,以后对该鸡群注射 2倍量鸡新城疫Ⅰ系苗和 4倍量Ⅳ系苗后 ,死亡率仍达 85 %。鸡发病后 11d ,鸽群开始发病 ,3d死亡种鸽 14只 ;经确诊鸽新城疫后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7d后疫情基本稳…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某鸡场饲养的雏鸡发生了主要以肺脏出现黄白色结节为特征、类似禽结核的一种疾病,死亡率达11.5%,经鉴定是由伪结核耶尔赞氏菌引起的雏鸡伪结核病。国内尚未见有报道,采用青霉素治疗获得满意效果。(一)发病情况 南京市某鸡场于1989年10月引进了一批罗斯商品代日龄雏,共4650只,从7日龄开始发病,当天死亡23只,第2天死亡46只,以后每天死亡平均70只左右,最高的1天死亡达100只,整个发病过程中共死亡634只,死亡率达11.6%。用青霉素治疗,同时改善饲养管理后,疫情得以控制。(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雏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羽毛松乱,翅膀下垂,不肯走动,常常伏地;当病雏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后常常不到1天死亡。有的雏鸡生前无症状,突然死亡。病理变化,先后剖解近百只病死雏,早期死亡的90%的雏鸡肺脏上满布粟粒大乃至黄豆大的黄白  相似文献   

13.
1986年7月7日,广西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从香港大富行引进杂交种鸽600对。在隔离期间,经临床检查、剖检病死鸽、血清学检查、病原分离及鉴定,确诊该鸽群感染了新城疫(Newcastle bisease)。有关诊断过程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该批种鸽运抵北海口岸,发现患眼结膜炎1只,呼吸湿性罗音2只,死亡鸽6只,据押运员反映途中抛掉2只死鸽下海,共计运输途中死亡鸽8只。经检查后用消毒过的专车运往隔离场进行隔离检疫。在隔离检疫期间仍继续发病和死亡。种鸽到达隔离场后第11天开始出现死亡高峰,最高1天死亡  相似文献   

14.
某个体养鸭户于1998年7月中旬从孵化场购进3000只健康雏鸭,采用塑料大棚地面平养育雏。至30日龄时,部分鸭开始出现颈部肌肉痉挛,呈角弓反张,并有腹泻。1周内共发病1200只,死亡1100只,发病率为40.0%,病死率为36.7%。1临床症状病鸭表...  相似文献   

15.
自 2 0 0 3年 12月以来 ,东南亚国家接连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 ,我国部分省、市也相继发生了高致病禽流感疫情。 2 0 0 4年 1月 2 3日深圳市野生动物园饲养的 1~ 2岁黑天鹅突然死亡 8只 ,2 4日又死亡 12只 ;其后 ,成年的黑天鹅也相继出现病情 ,到 2月 5日 ,共死亡黑天鹅 6 9只。经对死亡黑天鹅剖检及取样送检 ,被确诊感染禽流感H5亚型病毒。在黑天鹅出现不寻常死亡后 ,深圳市野生动物园对园内现存的 6 84 6只禽紧急注射了禽流感H5亚型灭活油乳剂疫苗。为了探讨该疫苗对国内动物园水禽类、雉鸡类、鹳类及其他鸟类的免疫方法 ,笔者在深圳市…  相似文献   

16.
1986年4月15日~5月20日哈尔滨市阎家岗农场养鸭场笼上育雏鸭16560只(北京鸭),死亡2782只,其中失明饿死756只。 (一)发病经过 经观察所接5批雏鸭均无眼病,吃食、饮水和精神尚好。因为寒冷封闭笼上育雏鸭,头5天笼内温度高达28~32℃,加之雏鸭密度过大,笼下鸭粪发酵产生大量氨气,由于氨气熏蒸腐蚀而引起雏鸭眼外伤,进而眼瞎。  相似文献   

17.
某鹿场饲养梅花鹿 6 0 0余只 ,其中母鹿约 40 0只 ,1999年对仔鹿因打耳号后引起大批死亡 ,初步诊断后通过治疗性试验 ,确诊为仔鹿硒缺乏症 ,打耳号时因追赶剧烈运动和损伤则是发病死亡的诱因。发病情况和症状  1999年 4— 6月 ,该场共产仔鹿 2 47只 ,于出生后 3d打耳号以标记 ,第 1批 78只仔鹿打耳号 3— 5d后相继发病 ,共死亡 37只 ,死亡率为 48.85 %。发病仔鹿活动减少 ,精神状态差 ,常卧于墙角或护仔栏内 ,驱赶时站立困难 ,部分需挣扎数次方可站立。站立时四肢叉开 ,头颈前伸或下垂 ,脊背弯曲 ,全身肌肉紧张而不灵活 ,步态蹒跚 ,跛行…  相似文献   

18.
1998年7月,河南省西峡县城关镇、双龙镇3个个体户及烟镇林场饲养的19~37日龄美国七彩雉鸡共计12120余只,先后有6579只发生传染性腔上囊病,发病率为54.28%,死亡3173只,死亡率为26.18%。1临床症状病雉鸡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废绝...  相似文献   

19.
兰州雁滩鸡场成年来航鸡群于1981年4月1日开始发病死亡。根据临床表现、尸体解剖和疫病流行情况,诊断为鸡新城疫。于是对发病鸡进行了血清治疗,健康鸡群用鸡新城疫1系苗紧急接种,疫情于14日被控制,全场约3000只生产鸡,共死亡136只。在发病期间,对相距5000米以外的育雏室、雏鸡舍采取了相应的防疫措施。 为了防止鸡新城疫疫病流行,我们对先后出雏的13445羽雏鸡,用“F”系疫苗免疫。免疫后的雏鸡陆续发病,引起雏鸡新城疫病爆发反而造成疫病流行,其观察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20.
(一)发病情况:兰州市某鸡场于1988年8月5日和9月26日分别购进接种了马立克病疫苗的1日龄法国明星鸡760只和1200只,放进消毒过的育雏室内保温饲养。12日龄时滴鼻接种鸡新城疫Ⅱ系疫苗,40日龄时第二次滴鼻接种鸡新城疫Ⅱ系苗,并移入育成鸡舍,舍内通风不良,有明显的氨味。饲养密度大,互啄现象严重,加之疫病发生,个体体重差异较大,不能按期达到饲养体重而推迟出售。1988年9月16日发现第一批肉鸡有少数发病死亡,随着日龄增加发病数和死亡数逐渐增多,高峰期每天死亡20只以上。在每公斤饲料中加入土霉素霉1g,死亡数仍然增多。后改换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公斤体重5万单位,连用5天,同时对病鸡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