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八桂侨刊》2013,(3):80-80
一稿多投是指作者把自己的同一篇稿件同时或先后投给两种以上期刊。众所周知,“一稿多投”是违反版权法规和作者职业道德的行为,最让期刊编辑反感。对于任何一个杂志社或期刊编辑部来说,每一篇稿件从收稿到采用需要经过初审、二审、三审、检测、修改定稿等多个流程,审定后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编辑、排版、校对、审核最后才能出版。此中间还有回复作者的查询问题,做好通联工作与采编事务。作者故意或无意的一稿多投势必会导致出版单位的大量重复性劳动和编辑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杂志社或期刊编辑部的出版工作;同时稿件的重复刊登,既形成期刊之间“版权”混乱,也会影响作者本人在其业内和在相关出版单位中的信誉。  相似文献   

2.
要使作者对编辑产生心理认同,编辑主体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然而作者本身的自我封闭、期刊出版市场的激烈竞争、作者的收获期望、学报的内容和形式、编辑的公关能力等,都是制约作者对编辑产生心理认同的障碍。因此消除制约作者对编辑产生认同心理的各种障碍,主动构建作者与编辑之间的成熟密切的合作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作者在学报建设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3.
武自然 《前沿》2002,(1):92-93
甘为人梯的品格编辑最可贵的品德是什么 ?我以为是甘当人梯。编辑好比是个裁缝 ,是为作者或记者做嫁衣裳的。一篇稿子发表了 ,一本书问世了 ,荣誉归于署名的记者或作者 ,编辑只能当“无名英雄”。这是办报刊或搞出版的需要。有的编辑常感到当编辑“亏了” ,这是由于从个人一时一事的得失来考虑的缘故。当编辑的 ,不妨从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方面多想一想。有了对事业、对社会的责任感 ,就会对为他人做嫁衣感到自慰与自豪。过去有许多著名的作家、学者都当过编辑 ,不仅办出了有影响的报刊 ,而且都培养和发现了一批有才华的作者。茅盾主编的《小说…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编辑工作就是要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编辑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有着重要地位。1、编辑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整个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它是全党全国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当然,首先是思想文化部门的任务。正因为如此,党和政府特别强调要加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这些部门的工作。因为他们直接关系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事实上,这些部门的工作要做好,哪一家也离不开编辑。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没有编辑就谈不到出版。在…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偶然场合,得悉老出版家刘杲八九年前就屡屡强调“文化是目的,经济是手段”,“出版不是卖皮鞋”,“编辑工作的最高追求是出版传世之作”。见事之早,先见之明,真叫苦口良药,不胜佩服。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我国期刊出版工作已经基本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实现了电脑录入与排版。90年代以后,也是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期刊数字化已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而越来越得到期刊出版业的认可和广大作者与读者的喜爱。期刊数字化不仅实现了期刊出版内容的电子化,而且可以实现从投稿、审稿、编辑、出版、发行等全过程的网络化,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作者、编者和读者的互动交流,为期刊及期刊编辑本身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期刊数字化给期刊出版业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它不但对传统期刊出版工作的运作模式和操作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作为期刊出版中心环节的编辑工作和期刊编辑本身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技术的出现与编辑方式的转变迫使期刊编辑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职能的角色定位,这是期刊编辑在数字化时代所面临的新任务,期刊编辑应尽快适应社会需要,紧跟时代步伐进行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时下,民政专业书刊出版的信息十分闭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疏忽。我建议各类民政报刊,经常登载民政书刊出版和邮购的信息。这至少有如下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促进民政专业书刊的出版发行。很多好书,不加介绍,就象妙龄女子“养在深闺人不识”、很可惜。二是可以促进多出民政专业的精品书籍。书出版了.广而告知,好书就会有市场。书籍进入市场,优胜劣汰,可以鼓励作者强化精品意识。三星可以促进民政战线读书风气的兴盛。在深化改革的今天,要做好民政工作、很有必要认真读些民政专业书,认真思考钻研一些现实问题。孔子说…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位青年编辑,几年来的编辑实践体会较深的一点,就是要有责任感。这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为此,以“谈文科学报编辑的责任意识”为题,谈些想法。望得到编辑同仁的指教。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刘治超  张君浩 《前沿》2014,(3):187-190
在新技术、新媒体的催生下,出版行业日新月异。当前,作为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弄潮儿”的云技术,在产生的短短几年中,就在业界产生了巨大的规模效应和经济价值,形塑着数字出版业的整体面貌,并深刻地影响着传统出版行业未来的走势,更为作为出版发展第一资源的编辑人员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试从云技术角度人手,分析传统和数字出版行业的“云变革”,浅析云出版条件下编辑如何通权达变,在浩浩荡荡的云出版中实现自己的角色行为,以期对业界编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詹宇国 《阵地与熔炉》2002,(3):78-78,80
按照现在通常的理解,编辑活动是人们根据社会文化需要,确定指导方针和方向,运用符号媒介和讯息载体,组织精神生产;通过选题、组稿、审读、筛选、修改和加工润色等手段,使文字作品完善和得以出版的过程。这种对编辑职能的描述是相当完备的。但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在很大程度上是指文字编辑,其工作常常是被动的,只能与计划经济时代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南安市劳动保障部门抓好三方面建设,“做”好三方面工作,为促进就业提供了基础。一是抓劳动力市场建设,把市场仪“火”。二是抓信息网络建设,把信息做“快”。三是服务窗口建设,把能力做“强”。如在完成劳动力中心市场建设后,投资148万元,按“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标准分别在官桥、洪濑两镇建设目前全省最大、服务功能最为完善的镇级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2.
图书编辑工作一般包括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编后工作等环节。从以往发展的过程来看,编辑工作的内容、重点、程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形式。透过编辑活动复杂的表象,我们可以发现编辑活动中的一条主线,这就是编辑在出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桥梁作用。实际上,编辑的职能是中介性的,不管你是埋头于书案,还是奔波于旅途,抑或是忙碌于日常事务,都是为图书出版提供服务的过程,也是编辑中介性的表现形式。无论是古代的编著不分,还是现代的编辑分工愈来愈细;无论是形式单一,还是情形多样;无论是图书出…  相似文献   

13.
论编辑思想     
王斯琴 《前沿》2003,(12):181-182
编辑是出版过程中有关组织、审核、选择、加工、设计等专业性工作的总称。编辑思想是贯串在采编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思路的总和。在出版刊物中都凝结着编辑思想各专业水平。编辑作为作者和读者中间的“二传手” ,不是被动地将作品原封不动地简单复制和拼凑 ,而是通过一定的业务指导思想去组织稿件 ,筛选取舍作品 ,需要了解文稿的内容 ,把握其整体结构 ;还要逐字逐句地斟酌 ,既要把握书稿的政治质量关 ,又要把握行文中的知识关和文字关 ;然后经过编辑、排版、设计等加工并协调好稿件与稿件、栏目与栏目之间的关系 ,再进行精心的校对 ,最后形成完…  相似文献   

14.
策划,是社会商业化的“时髦”产物。策划,用老话说,就叫“谋定而动”;用新话说,就是把一件事情在做之前规划好从始至终的步骤。但今日之策划,其“谋”或“规划”包含有更多的主动性和主观性。策划对于宣传思想工作,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5.
赵转超 《山西政报》2010,(13):44-44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各种媒体相互竞争激烈,但无论何种媒体,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编辑队伍。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是媒体的“大脑”,是各个关口的“守门人”,编辑所从事的工作决定了其责任的重大。因此,编辑的素质和能力尤为重要,而素质和能力是要靠培养、积累的,不会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16.
何以要为个人主义“正名”?──读《与总书记谈心》引发的一点思考高为学1996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新著《与总书记谈心》。它以特有的命名方式,在市场上引起了某种“轰动效应”。翻阅《序言》和《编后记》之后,才知该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些博士...  相似文献   

17.
《前进论坛》2008,(11):62-63
一年多来,在农工党中央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党员的积极参与下,党刊《前进论坛》圆满完成了征订、编辑、出版、发行等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鼓励先进,特对2008年度党刊发行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2007年度党刊优秀“三特”人员、“好文章”奖获得者给予表彰。  相似文献   

18.
漫画与幽默     
案发以后经理:“警察同志,我们公司的出纳员逃走了!”警察:“保险柜检查了没有?”经理:“已经彻底检查了,他不在里面”切蛋糕一位先生到一家店里买蛋糕店主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最后对他说:“先生,您要不要将蛋糕切开/“谢谢”“那么,您是要切六块呢,还是切成十二块,“六块好了,我怕自己吃不完十二块_”随机应变编辑:“先生,你的这篇文章写得太松散了_”作者:“我同意按散文发”编辑:“但写得太杂乱了”作者:“那就按杂文发。巴_”编辑:“作品显得太幼稚作者:“那就按童话发,我不介意。”编辑:“说实在的,没有一…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2000年《民族工作》出版第1、2期之后,我们附发了读者调查表(评刊表),读者朋友们回函的热情出乎我们的预料,字里行间倾注了对这本杂志的关爱和理解、支持,感激之余,我们以墨江县读者黄江华一句朴实的话作为我们今后工作的动力,那就是“将《民族工作》办成大家都爱看、想看的杂志。” 许多读者在来信中给编辑们出谋划策,并兼评工作质量。这样的评刊形式我们将坚持下去。本期首先摘登部分读者给本刊提出的建议。 北京读者孙向敏:《民族工作》是一本综合性文刊,能使广大读者做出各种选择,这一点我很喜欢,但作为一个北方人,…  相似文献   

20.
(一)每天都把简单的事认真做好,就不简单。 郭明义地位不高,所从事的也是普通工作。在这样的岗位上,想干出大的业绩很难,马虎一点,对付一下,似乎无关紧要,领导也不会察觉。郭明义却选择了“小事大做”,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每项工作自我要求近乎苛刻。他的坚持,源自热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