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提起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知道的人恐怕不多,但提起阿Q的逻辑,知道的人不一定很多.色迷心窍的阿Q调戏尼姑庵的小尼姑,在大街上伸手去摸小尼姑新剃的头皮,当遭到小尼姑拒绝时,阿Q一边扭着小尼姑的面颊,一边振振有词:"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在阿Q的心目中,既然和尚能对小尼姑动手动脚,我阿Q就有理由对小尼姑摸摸捏捏.这就是阿Q的逻辑.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原本是“正人”,对女人“怒目而视”,时常掷小石块“惩治”女人。可是,当他看到和尚对小尼姑动于动脚,心里却痒痒起来,也动手摸小尼姑,拧一把小尼姑。恼羞成怒的小尼姑骂他“断子绝孙”。阿Q忿忿不平,找出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理由:“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似乎前有车后有辙,动之有理。 阿Q染病变坏,贼心发作,显然“病”是从眼入的,进而由眼入心,产生了“和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在中国可以说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一次,阿Q用手去摸静修庵小尼姑新剃的头,小尼姑满脸通红地说:“你怎么动手动脚?”阿Q回答说:“和尚动得,我怎么动不得。”这句话,活脱脱地道出了阿Q的处世原则。本来,阿Q“动”得并非有理,但既然和尚先“动”了,那么他也就可以动一动,无理便成为有理,而且理直气壮。  相似文献   

4.
话说“反怪”张秀璋重读《阿Q正传》,鲁迅笔下的阿Q,在欺凌了小尼姑后曾责怪说.他的"飘飘然"都是小尼姑害的,如果小尼姑的脸上不滑腻,他便不至于被蛊惑"所以,女人真可恶。"看来,阿Q满肚子是怪。但这种"怪"是""倒打一耙"式的"反怪"、颠倒了是非,岂料...  相似文献   

5.
阿Q心态与不正之风于丽萍我向来把《阿Q正传》当小说来读,随着年事的增长,觉得与其把它当小说来读,不如把它当心理学去研究。因为鲁迅先生把阿Q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例如:阿Q用手去摸静修庵小尼姑新剃的头,小尼姑满脸通红地说:“你怎么动手动脚……”阿Q的答...  相似文献   

6.
几乎每个人的头脑里都潜伏着自我成就、争当第一的志向,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以本人为例,幼时体质赢弱,胆子也小,在托儿所常受伙伴欺侮,即便如此,自我感觉依然良好。记得那时常爱给班里的男子汉排英雄座次,排来排去,自己总落在第二把交椅上,还算谦虚。其实我并不是不想当大王,只是被我排第一的那位拳头实在太厉害,我根本不是他对手,只好屈居第二。屁大的孩子就有这样的野心,真是不可思议。认真想起来,这种劲头未必不带有某种阿Q精神,或者干脆说,阿Q精神就发源于这种劲头。所谓精神胜利法,无非就是人争强好胜的天性在…  相似文献   

7.
借口的妙用     
曹操煮酒论英雄,讲了一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不觉落地。为免曹操起疑心,刘备以“畏雷”为借口掩饰过去。这个借口起到了欺骗对方的妙用,解脱了困境。阿Q那一回耍流氓,摸了尼姑的秃头,还捏了一下她的脸蛋,遭到小尼姑的抗议。阿Q则以“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为借口。为自己的卑鄙行为推卸责任。这借口起到了自欺欺人的妙用。时下,借口在推卸责任上也依然很有妙用,尤其为官僚主义所钟爱。工作出了问题,不是检  相似文献   

8.
愿与阿Q共勉     
“共勉”是个很礼貌的词儿,充满友善。意思是“咱们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精神品位。”请注意,这里说的是“咱们大家”。有的人动辄就嘲讽张三是阿Q,讥刺李四是阿Q,唯独他自己没有一丝儿“阿Q精神”,简直是个大勇士、大君子。我看,大不可信。我在很多文章中颂扬过阿Q的功德,乃至认为他对很多中国人有救命之恩。比方说,当年闹“文革”,将好多人弄成“牛鬼蛇神”,天天斗你、打你、往死里折磨你,你若是一点“阿Q精神”都没有,处处逞出“士可杀不可辱”的脾气,我看你只能撞墙、上吊、喝敌敌畏。幸…  相似文献   

9.
赵亚兴 《奋斗》2005,(4):55-55
不管什么样的世道。大概都有不贤的人,不贤的事。面对不贤的事.当如何时待呢?有的人想起阿Q那句“名言”:“和尚动得.我也动得”。报上登过,一位大学生的自行车丢了.他想,别人偷.我为什么不能偷呢?也偷了台自行车,给保安逮住了,留下人生的污点。原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贾永祥,先后包养了7名情妇。落网后,说哥儿们都这么“娱乐”.是“从众心理”作祟.  相似文献   

10.
身在“佛地”不信佛──五台山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访谈录郭宁虎,徐文胜,王建光,温建军台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现存寺庙48座,常住和尚、喇嘛、尼姑700多人;每年旅游旺季,又有吃斋、挂单的人员1000多人。五台山整个寺庙集群分布28万亩,是我国现存...  相似文献   

11.
曹操与同学     
邓洪卫 《廉政瞭望》2010,(20):47-47
许攸跟曹操是老同学。两人打小趴在一张课桌上念书,有什么好吃的分着吃,有什么好玩的一起玩,两人关系很铁。许攸喜欢叫曹操“阿瞒”,“阿瞒”是曹操的小名。两人还经常在一起谈论志向。许攸说,我想做一名太守,治理好一个州郡。曹操说,我想做一名丞相,治理一个国家。曹操便戏称许攸为太守,曹操还让许攸叫他丞相。但许攸还是叫他阿瞒。曹操说,你怎么不叫我丞相呢?许攸很为难地说,我叫你阿瞒已经叫顺嘴了,  相似文献   

12.
阿Q典型浅论     
阿Q是什么典型,阿Q“精神胜利法”的阶级属性及阿Q性格的悲剧与喜剧,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探讨不已。本文也想就此发表一些浅见,以便就教于广大读者。阿Q是个什么典型、阿O是个什么典型?从《阿Q正传,发表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要依据鲁迅先生的意见。鲁迅先生说:"阿O该是三十岁  相似文献   

13.
蒋逢轩 《奋斗》2001,(3):56-56
“阿Q精神”,差不多都知道。特别是近些年,随着世风那有目共睹、无睹也能意会的原因,导致的一些人心不顺气不畅,“阿Q精神”的上嘴率就尤其高了。在一些人心目中,仿佛阿Q精神就是自我安慰,自我平衡,自我解嘲的代名词。然,阿Q到底是什么精神?  相似文献   

14.
郭红敏 《党史文汇》2011,(10):52-55
鼓励侄子周荣庆到基层锻炼 周恩来兄弟三人,周恩溥比周恩来小一岁,周恩寿比周恩来小6岁。周恩溥生有一子,周恩寿生有三男三女。知道他俩弟弟事的人不多。周恩溥字博宇,乳名“和尚”,长大后跟随伯父周贻赓在东北谋事。1944年在山东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46岁。周恩寿出生后因皮肤稍黑一些,家里人给他起了乳名“小黑子”,学名恩寿。1921年考入南开学校读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在北京去世。  相似文献   

15.
自虐症     
乐朋 《唯实》2001,(10):70-70
阿Q这人的毛病真不少,虚荣,浮夸,贪财,好色,手脚又不干不净。可他另有个性格缺陷,患自虐症,即自己瞧不起自己,还要不时地虐待自己,作践自己,把自虐当作一种愉悦。他曾自骂“是虫豸”,即不算个人;赌钱输了,自打几个热辣辣的嘴巴,才能安然入唾;见了官老爷,双膝发软、身不由己的就下跪,别人要拉都拉不住。所以鲁迅说,“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阿Q的自虐症,源于那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极端专横、暴虐的社会,使阿Q这类弱小的羔羊式的人们,只能从自虐中找到一点快慰与满足。也就是说,阿Q之自虐症,是…  相似文献   

16.
拟某报特稿:名人阿Q秘闻录(杂文)三郎本周最火爆的新闻是名人阿Q氏沉寂多年后再次莅临未庄,此间新闻媒体报道甚多,但多系虚构揣测。此前不久记者通过阿Q先生的老情人吴妈介绍,在地下榻的土谷词进行了独家采访。阿Q先生谈锋甚健,妙语连珠,迥异于先前。现将记者...  相似文献   

17.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阿Q正传》中的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鲁迅先生用这句话把阿Q“比烂比下”的丑陋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谁能料想,时至今日,“阿Q谬论”不仅没成为历史尘埃,还有了新的表现。“要查,每个人都有事”“比我问题严重的多的是”……在纪检部门近年来查处的案例中,不少问题官员就存在这种寡廉鲜耻的“比烂”心态。面对组织的调查,不是去反思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是反过来抱怨组织,以别人的“大恶”来为自己的“小恶”开脱。如,有的贪官在职级上与高的“攀比”,一般干部与科级干部比,科级干部与处级干部比,处级干部与厅级干部比,厅级干部与省部级干部比,这些人比上比下,比出来的结论是“你贪我贪他贪,大家全都在贪”;有的贪官在数量上与金额大的“攀比”,贪了几十万元和几百万元的与贪了几千万元和上亿元的比,这些人比大比小,比出来的认识是“我贪的是人家的零头,根本用不着小题大作”:有的贪官在事实上与问题多的“攀比”,“我查来查去就是一点经济问题,不像人家什么问题都有”,这些人比多比少,比出来的感觉是“他人属于作恶多端,自己只是白玉微瑕”。  相似文献   

18.
老牛倌     
吴宝三 《奋斗》2011,(5):64-64
靠山屯人对老牛倌尊称牛爷。屯里知道老牛倌叫什么名字的人不多。可一提起牛爷,男女老少无不知晓。  相似文献   

19.
正提起阿瓦妮莎·阿布拉,三师伽师总场八连职工群众个个都竖起大拇指称赞"这是个能干的让人尊重的维吾尔族女人。"阿瓦妮莎·阿布拉今年46岁,初中毕业,有3个儿女,现在大儿子开车拉货,小儿子在总场十一连当政工员,女儿在乌鲁木齐上大学,家中有2辆货车,在总场有两处住房,今年又在总场巴扎附近投资16万元购买了一间90平米门面房。阿瓦妮莎·阿布拉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很满足、很幸福,  相似文献   

20.
一 提起陈少敏,知道的人并不多,但要是提起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少奇与陈少敏有什么牵连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