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在修订中对一些问题仍存有争议。我国应采纳广义上的消费者的概念,在确定消费者范围的基础上,预售商品房纠纷、医疗纠纷、垄断行业服务纠纷应当适时适用《消法》的规定。同时,妥善处理我国《消法》与《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竞合。  相似文献   

2.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2条在"调整范围"的界定上过于原则,"消费者"概念的界定相对模糊,已经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许多新型消费在调整范围上显得力不从心。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消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体现《消法》的立法宗旨,我们试图通过扩大《消法》的调整范围以及对"消费者"的概念进行进一步明确等方式来解决《消法》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确立了惩罚性民事赔偿责任。适用该条规定时 ,正确理解“欺诈行为”这一术语至关重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中的欺诈行为、欺诈消费者行为及侵权行为中的欺诈行为 ,三者的含义和构成要件不同 ,并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所规定的赔偿责任应属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4.
对于患者是否属于消费者,医患纠纷可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目前在学术界及实践中尚存在一定争议。从消费者的定义判断以及出于保护作为相对弱者的患者,患者应当属于消费者,医患纠纷可以适用《消法》。但由于医疗行为的特殊性,《消法》适用于医疗消费纠纷体事项有一些特别之处,包括:医疗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在医疗消费中受一定限制,《消法》第49条惩罚性赔偿规定在医疗消费中可以适用,《消法》与相关法律规范的选择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在我国突破性地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但这种惩罚性赔偿制度存在着一定问题,无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的分析,对惩罚性赔偿的性质,惩罚性赔偿的功能及适用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惩罚性赔偿的理想化的功能在于既能弥补消费者的财产利益的损失,又能对消费者的精神利益起到一定的抚慰和赔偿的作用,同时还能对侵权者起到惩罚、威慑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惩罚性赔偿规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1倍。”该条即是本文所称的惩罚性赔偿规定。我国传统的合同法理论认为:在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同中不能规定惩罚性赔偿。而英国早在18世纪就有了依据此类法律作出的判例。①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对该条所作的解释表明:这条规定是在参考国外同类立法和经验之后,在《消法》草案的基础上增加的②。因此这条规定是从国外“借鉴”…  相似文献   

7.
《消法》的修订应当将真正落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立法指导思想,将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全部纳入《消法》的调整范围,进一步充实消费者权利的内容,完善有关经营者法律责任的规定,尤其是惩罚性赔偿制度,创新消费纠纷的解决机制,将《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的公益诉讼制度在《消法》中得到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8.
针对食品安全案件中食品生产者、销售者的惩罚性赔偿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为合同责任,《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为侵权责任,《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根据具体情况既可附加于合同责任又可附加于侵权责任中。三法所规定惩罚性赔偿责任在构成要件、赔偿范围方面各有不同。在构成竞合的情况下,在合同责任内部,《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应为特别法;在侵权责任内部,应当允许受害人根据个案选择适用《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或《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的多方面修改具有必要性。其中,"消费者"的清晰界定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具有前提和基础性意义。其主要观点是:消费者是最终进行消费的人,包括契约型的消费者和使用型的消费者;消费者仅指自然人,而不包括单位;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或者接受农业生产技术服务时,为消费者,受《消法》保护。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0月,我国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2013年《消法》)第55条包括两款规定,第1款提出了惩罚性赔偿最高三倍和最低500元的赔偿金额;第2款明确限定了经营者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的赔偿金额.以上两款具有独立的请求权基础,当二者竞合时,应当择一行使.总的来说,2013年《消法》加重了对经营者欺诈行为的惩罚力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2013年《消法》55条款中也存在歧义与不明,特别是由于惩罚性赔偿本身兼具补偿性和处罚性,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考虑其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将是本文重点分析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解决在贯彻《消法》中存在的问题,湛江市政协继今年2月组织赴吴川市视察《消法》施行情况后,最近,又由有关职能部门的人员组成的《消法》调研小组对《消法》施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采取“听、谈、看、查”等方式进行。总的认为,《消法》自一九九四年一月颁布施行以来,湛江市各职能部门,尤其是工商部门,把学习、宣传贯彻《消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更新观念,热情为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广大消费者服务,积极开展对商品和服务质量的社会监督,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打击生产、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净化市场做了大量的工作。仅去年以来,就查处了各种经济违法违纪案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经济法为视角,从消费者的概念、医患关系的性质、对患者适用《消法》的价值三个方面,对患者是否适用《消法》进行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是否适用于王海的打假行为,需要运用法律解释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法律解释应当遵循立法的原意,且需结合社会的发展情况,我国的《消法》是消费者的权利保障书,不应当作出不利于消费者的解释.因此,应通过文义解释解决王海是否是消费者的问题;通过体系解释解决知假买假情况下欺诈行为的问题;通过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文雅 《青海人大》2007,(5):12-12,11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07年执法检查工作安排.6月至8月,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全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和《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在听取了省有关部门关于《消法》和《实施办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汇报后,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自颁布以采,其运行的社会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弱势地位更加明显,维权难度日益增加。《消法》需要在倾斜保护的立法理念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障,通过增加消费者的权利和完善鉴定机构等途径提高消费者维权能力。  相似文献   

16.
惩罚性损害赔偿,主要应用于侵权及少量合同纠纷案件,具有赔偿、制裁和遏制等功能。对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确立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能否适用于“知假买假”民事交易行为,理论上颇有争议。文章从消法中惩罚性损害赔偿对象主体条件、惩罚性损害赔偿适用前提、消费者过错对经营者承担惩罚性损害赔偿责任之影响等着手,针对“知假买假”行为之法律适用进行了理论探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消费者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越发严重,为此,新《消法》首次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从法律层面进行了相关规定。成本—收益分析作为经济学中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现将其用于分析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这个法律问题,以期对新《消法》中相关规定从法经济学的视角进行审视,进而得出相应结论,并从法经济学角度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商品房销售广告的性质与约束力存在着巨大的不同和差异,在一般情况下其性质应属要约邀请,在特殊情况下的性质视为要约。开发商违约责任的承担应是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缔约过失责任的承担则是解决商品房销售广告中虚假宣传的失信问题,建立良好的交易秩序的另一有效途径。将商品房买卖中的欺诈行为纳入《消法》,是使消费者在与开发商交易过程中能获得公平对待、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消法所保护的消费者人身安全权应包括消费者的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中的生命权、健康权以及个人信息保密权。消费者财产安全权的范围不仅包括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支付的费用,还应包括因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而导致的其他财产损害。从立法角度而言,我国应尽快出台《服务质量法》,进行单项消费品安全立法,以形成严密的消费者安全保护法律体系。从行政管理角度而言,政府部门应建立消费安全信息查询平台,加强产品和服务标准管理,防患于未然。从司法保护角度而言,法院应准确把握消法倾斜保护消费者的特性,确保司法公正,切实有效救济消费者安全权。  相似文献   

20.
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与适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惩罚性赔偿是英美法系创造的制度,具有独特的惩罚和遏制功能。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也有双倍赔偿的惩罚性规定,但在适用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存在很多局限。文章重点分析了在我国民法典中完整确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并就其适用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