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星期日在家干家务。他像往常一样骑着一辆旧式自行车去超市购得土豆、奶酪,然后下厨做土豆泥。发现其中一个土豆有霉变,就骑车去换。超市立即给换了,并表示了歉意。施罗德说“没什么,这种事情是免不了的”。他说完礼貌地点了一下头,笑着离去。一个站在一旁的越籍市民目睹了这一切,以为发现了一件  相似文献   

2.
近日读报得知,任内曾六次访问过中国的德国总理施罗德,原来竟然是个“穷总理”。德国是个富得流油的国家,可是贵为最富有国家的总理,却囊中羞涩,他每周只雇得起一次清洁工,堂堂德国第一夫人不得不亲自买菜、下厨、熨烫衣服。为了省钱,他私事外出都乘火车,还是二等车厢,有时干脆  相似文献   

3.
陈鲁民 《唯实》2005,(2):64-64
近日读报得知,任内曾六次访问过中国的德国总理施罗德,原来竟然是个"穷总理"。德国是个富得流油的国家,可是贵为最富有国家的总理,却囊中羞涩,他每周只雇得起一次清洁工,堂堂德国第一夫人不得不亲自买菜、下厨、熨烫衣服。为了省钱,他私事外出都乘火车,还是二等车厢,有时干脆开着自己老掉牙的  相似文献   

4.
1997年1月23日,一辆标有“天天3·15”字样的白色面包车,驶上了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湖南路。这是湖南路为方便消费者投诉而设立的一辆流动投诉车,也是全国首辆流动投诉车。一时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投诉车上路两个月,仅仅接到7起投诉。这对拥有100多家商店的湖南路来说,确实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湖南路上消费者的投诉为什么这么少?记者对此进行了追踪。“投诉不出门,解决在基层”,这是湖南路上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顺口溜。为了不让投诉上车,湖南路商家有这样一个共识,哪怕企…  相似文献   

5.
他山石     
《先锋队》2005,(2)
入党当官别想发大财社民党是德国最大的执政党,在联邦及下属各级政府中,有很多官员是社民党成员。不过,在德国,入党和当官就意味着发不了财。格哈德原是欧洲央行的部门主管,一个小时的工资就有100多欧元。可后来他决定辞职,投身社民党的工作,成功竞选上了吉夫霍恩市市长的职位,月工资只有3000多欧元。另外,想借当官的机会揩公家油也不可能:官员接待客人得自掏腰包;接受30欧元以上的私人礼物算受贿……遵守党纪没有“八小时之外”政府给总理施罗德配备了一辆高级防弹轿车,但在周末他从来不开。因为周末不属于办公时间,施罗德如想使用这辆车,…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时期,有一些人(笔者也在其内),对许多“舶来品”在我国市场上“昂首阔步”,对一些国产品被“洋”货冲击得“岌岌可危”的状况,忧心忡忡、唏嘘不已,这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了吾  相似文献   

7.
快乐小巴     
北京长安街上有一辆快乐小巴。 “巴”是英语“Bus”(公共汽车)的简称,“小巴”就是小公共汽车。 这辆小巴准号为19041,车牌号为京B4143,由司机马全义、售票员李国庆承包。 长安街上的公共车辆相当不少,但是人们特别爱坐这辆快乐小巴。 这辆车上,司机马全义戴顶礼帽,留着大胡子,他不但开车,还经常不断地唱歌;售票  相似文献   

8.
神木县治“乱”有“绝招”──神木县治理乱收费、乱集资、招待费超支的做法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1993年财税大检查时,发现执罚单位坐支挪用严重。县委、县政府决定从1994年起所有收费、罚没收入一律实行收支两条线,并由县长亲自抓落实。这一制度实行后,乱收...  相似文献   

9.
谎祸猛于虎     
吴非 《唯实》2008,(5):94-94
三月报章消息,“两会”有代表委员关注“华南虎照”问题。我特别注意到有陕西的人大代表关注这起事件,没想到这件事能上“两会”。我有时比较留心新官的任职宣言,因为有时能发现一些有新意的话。去年年底,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重提“杀开一条血路”,希望能把改革发展推向新阶段。这“杀开一条血路”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对广东建设特区的期望,虽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流露的是一种不能等,不能拖,寻找最直捷的路径的迫切心情。  相似文献   

10.
“快乐指标”体系的提出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的西方社会,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何谓社区生活“快乐指标”?简单地说就是用一组涉及居民社区生活的指标测评居民的社区生活快乐感受,用指标体系将居民的感受量化,以使其具有可比性、参照性。“快乐”是人的一种自身感受,将其用指标体系来量化是现代化进程的一种需要。在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满足的基础上,人们越来越关注起  相似文献   

11.
开卷有学问     
用户超过6亿的微信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移动聊天室。君不见,候机室内,人人运指玩手机;地铁车厢,茫茫一片低头族。随之一起入侵人们生活的,是基于这一平台的公共账号。对许多人来说,“微信阅读”业已成为重要的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12.
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常常离不开争取,离不开努力。但是,争不争、争什么、怎么争,不是一个小问题。争取的方法、努力的方向,对人们的理想、信念、行为方式、工作取向和生活情趣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争”,态度要科学,取向要正确,境界要高尚。一般来说,人人都有“争”的欲望和潜意识,总希望通过努力争取,保证自己在各方面都能不掉队、不落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在争与不争的问题上,人们的态度是有差别的。有的人总是保持着一股“不松懈、不怠慢”的劲头、一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精神、一颗“不服输、不认低”的心志,为真理、为群众孜孜…  相似文献   

13.
常听到人们谈起有关“满足”与“不满足”的话题,总的感觉是:对自己物质条件、生活境况已经很“满足”的人少,而持抱怨、期待态度的人却比较多,显示了处在当前我们这个经济社会重要战略转轨期的人们对自身生活、成就及人生的种种心态。  相似文献   

14.
甘犁 《红岩春秋》2008,(3):95-96
“风飙电驰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在这首吟咏前人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诗作中,其繁华盛大的场面让我们向往无比……在生活进入光电声色的时代,我们是不是也该重拾起那些快要被人们遗忘的传统文化中的温情记忆?  相似文献   

15.
开车时,如果突然有人抢道、超车,此时你的脾气一定会如车厢里的汽油一般瞬间被点燃,出现“路怒症”。但如果这时你的挡风玻璃上闪出一条“司机赶着去医院”的消息,你是不是会理解他的行为,瞬间消气了呢?最近,荷兰艾恩德霍芬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辆“社交汽车”,该汽车在司机前方的挡风玻璃处放置一块透明屏幕,能显示智能手机发出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流动的书香     
<正>清风微拂,城市在第一缕晨曦中慢慢醒来。对很多人来说,轨道交通站台就是每天出门的第一站。拥进列车,奔赴新一天的生活。“前方到站……”熟悉的声音,总是在耳边回响。上班高峰,车厢拥挤,行色百态,更多是早起带来的慵懒、疲倦。不经意间,在这奔驰、嘈杂的车厢里,也会看到新的景致。  相似文献   

17.
艺术不能代替现实。尽管曾经有过一些艺术家面对生活的磨难企图遁迹于“纯艺术”的王国,但终于不能。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对艺术不虔诚,而是因为艺术终究是艺术。所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一声“归去来兮”之后,既“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又“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但是,人们并不因此而否定艺术。而且,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艺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这是因为,艺术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不解之缘。这首先表现于:艺术反映人类的社会生活。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不会再相信夏后开“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  相似文献   

18.
崔亮 《廉政瞭望》2004,(5):16-16
国务院刚刚处理了三起特大安全事故,相关责任人先后引咎辞职。一时间,“引咎辞职”、“官员问责”等成了舆论关注热点。余响犹在耳,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和江西油脂化工厂又分别于15日、20日发生氯气泄漏事故。这两起事故是不是责任事故?会不会又有人要引咎辞职了?人们在分析,在思考,在关注。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小学德育新课程会课研讨活动顺利落下帏幕。这次活动犹如“一夜春风来”,催生了“万树梨花开”。活动中,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美仑美奂的教学媒体着实令人欣喜、激动不已。然而,反观教学行为、教学效果,我又一次扣问自己:德育课堂究竟拿什么奉献给学生?如何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一次次精神旅行的起点,一次次灵魂飞跃的站台,并藉此让学生看得更高、走得更远、生活更美好?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思考。教学目标——注重课堂可观赏性,还是学生的发展需求?情景:教学《我与小动物》老师带着学生进入了“漫游动物王国”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20.
(一) 现代化建设,主要是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我们可称这种改造为“化物”,但化物必须“化人”,即提高人们自身的文化、科学素质。这是因为,一个国家文化、科学的发展虽然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它又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条件。人是生产力的首要的和能动的要素,化物要靠人去化。因此,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所能达到的水平,总是与人们自身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大体同步、大体一致的。进行生产活动的人们,文化、科学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