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日语自他动词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中国学习者在使用时常出现误用现象,主要表现在自他动词的使用倾向方面。中国学习者使用他动词的倾向较为明显,而日本人却对自动词较为青睐,这也是出现误用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日语自他动词与汉语的两用动词对比,从两国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分析出日语是领会型、"自动词"式表述、带有"なる"性格的静态语言;汉语是说服型、"他动词"式表述,带有"する"性格的动态语言。  相似文献   

2.
征鹏 《海内与海外》2005,(11):65-67
2006年初,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将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北京亚视星空文化交流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大型文化活动——马帮贡茶万里行。届时将有99匹马驮运誉满海内外的普洱茶,从“茶马古道”的源头——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古镇出发,途经普洱、昆明、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河北等省市,最后到达北京,将名贵的普洱茶献给爱心扶贫工程。这是一项规模大、时间长、经过我国产茶地区最多的大型文化活动,它对弘扬中国普洱茶文化、振兴民族经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无疑将产生重大影响。植茶历史源远流长据历史文献记…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移民夏威夷迄今至少已有100年以上的历史,虽然晚于中国人,却成为目前夏威夷除白人外最大的族裔。此外,每年到夏威夷旅游的日本人,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人。在夏威夷街头,成群结队的日本游客随处可见;著名的威基基海滩附近,更几乎是"日本人的天下",据说,这里的多数酒店、餐馆、超市都是日本人经营的,触目皆是日文标志、日本食品、日语广告,满街都有讲日语的人,难怪有人说,夏威夷成了日本人的"海外别墅",第二"故乡"。日本人在夏威夷如此"得势",却也  相似文献   

4.
咖啡、茶与可可,是世界三大饮料,在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休闲、工作或社会交往中,几乎“不可一日无此君”。茶及相关的茶文化早已为国人所熟知,因为茶的栽培与饮用均源于中国,而对于“舶来品”咖啡则略显陌生,那么,醇香浓烈、充满诱惑的咖啡,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与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饮用茶的国家,已有几千年种茶的历史。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就是唐代茶圣陆羽写成的,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茶对人身体的好处很多,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茶是不可缺少的健康饮料。为了证实茶的健身作用,特别是在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延年益寿方面的效用,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之后,确认茶叶中含有5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和药效成份,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防止感冒、防止血管老化的作用,茶中的维他命【,能保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保持青春活…  相似文献   

6.
南宋是中国古代茶器美学的高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茶道盛行,而宋代茶器是南宋人茶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宋人喜欢饮茶,爱品茶,更爱品茶器。对南宋人来说,饮茶是一个生活习惯,在生活中很普遍。但南宋人对茶器的要求却很高,南宋人注重品茶的过程,而品茶的过程,特别注重对茶器的鉴赏和评价,对茶器情有独钟,这是南宋人茶道生活中的茶器艺术韵味。  相似文献   

7.
提起“茶”,人们常常要与“柴米油盐”等琐事联系起来,其实“茶”在中国真可谓渊源流长,据说早在商朝就曾用茶做祭祀的供品。唐朝的陆羽著有《茶经》。至今在我国的南方仍把茶当  相似文献   

8.
日语谚语是承载日本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日本文化特征的具体表现形式。本文从消费观、经商观、风险观等方面对日语谚语进行了归纳整理、试译与分析,并从中抽取出了日本传统商业意识与商业规范的特质。采用将语言、文化、经济、商业等多元因素相结合的手法,对日本谚语中所蕴涵和折射出的商业文化特征加以系统性论述。  相似文献   

9.
源自汉语的日语成语数量繁多, 有些可从字面推测其含义, 也有一些是日本古来就 有的, 比较难以理解。相对于汉语成语, 日语成语范围更广, 形式更加多样。按照与汉语成语联系 的紧密程度将日语成语分为五类, 即原封照搬汉语成语的日语成语、变形成语、按古典文法将汉语 成语日译形成的日语成语、按古典文法将中国经典名句日译形成的日语成语、和制成语。与此同 时, 从其中抽出典型, 通过日汉对比, 分析研究对象的词形和词义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人的礼貌、礼节日本是东方的礼仪之邦。日本民族十分重视礼貌、礼节,在日语中有丰富的礼貌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日本民族很善于使用这些礼貌语言。他们通常是根据长幼尊卑和生熟亲疏的不同,使用恰当的礼貌语言,给人以彬彬有礼的感觉。在日本相识的人见面总会相互鞠...  相似文献   

11.
日语中的"恩惠行为"是表示赞赏和感谢时所采用的语言方式。这与汉语明显不同,特别是日语中存在着汉语中所没有的授受动词和授受助动词。这种特殊现象,反映了日本人在人际关系中的特殊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在涉及"恩惠行为"时,日本人既要突出自己的感谢,又要尽量减轻他人因此而造成的心理负担。日本人的这种心理和思维方式,是源于他们力求保持内部和睦的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12.
在台湾,作青草茶算是个传统的老行业了。有资料介绍,青草茶是中国民间流传的自制饮料,又称百草茶、凉茶或苦茶。由于气候湿热,在南方青草茶是夏季保健的必备。地属南方的台湾也不例外。特别近几年,受回归自然、崇尚健康食品风尚的影响,一度被认为已接近“夕阳”的青草铺,不仅没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国,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在日中国人已近百万。他们到日本,去留学,去结婚,去挣钱,去创业……怀着五彩缤纷的理想和梦幻,从湛蓝的天上,从碧蓝的海上,踏上了这块扶桑之地。他们在域外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备受关注。本文讲述的是一位北京姑娘在面对日本丈夫家暴与外遇的惨痛经历。  相似文献   

14.
中日两国的茶文化,既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交流,又有其共同的和不同的文化内涵。两国的饮茶习俗也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自不同文化的背景。正是这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反映了两国人民在个性上、心理趋向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日本新首相羽田孜吕隆顺羽田孜今年4月28日就任日本第80任内阁总理大臣。现年58岁,长野县人。据羽田自称,"羽田"与"秦"日语发音相同,其祖先为中国"秦人",于秦始皇时代随徐福一起东渡日本,至今其家族宗祠上仍悬挂"秦阳馆"匾额。羽田出生于政治家家庭,...  相似文献   

16.
普洱与咖啡     
正普洱——我说的不是茶,而是地方——那个产普洱茶的地方。相信许多人与我一样,之前只知道普洱是茶,不知道它是一个神奇的所在。位于云南西南的普洱,因茶而名,因茶而兴。普洱的茶林多。那里有距今2700余年的世界野生古茶树王,和年逾1800余岁的过渡型古茶树,有澜沧江流域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景观最典型、人地关系最和谐的古茶林……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茶源、人类茶文化史上的奇迹、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然而,茶只是这片神奇土地上的珍宝之一。普洱的植物多。作为全球北回归线上最  相似文献   

17.
日本见闻     
很早就希望有机会了解日本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不久前,随中国青年基层工作者代表团访日,行程从大阪、东京至北海道,一个月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对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有了点滴了解。一、日本人的敬业精神常听人说起日本人是如何地工作狂,报刊上也有过日本人因过度劳累而死的报道;工作的确是日本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8.
咖啡在中东古国,宛如《一千零一夜》里的传奇神话,又像是蒙了面纱的千面女郎。据说它既可以帮助亲近神,又是冲洗忧伤的清泉。说到阿拉伯人的咖啡文化,不能不提起土耳其咖啡。因为无论从伊斯兰教或是基督教立场说起咖啡的起源,它的传播都与遥远神秘的中东直接相关。咖啡在十六世纪从非洲正式传入土耳其,开始商业化,并且迅速传至欧洲大陆,盛行于希腊、东欧、中东及北非等地。正如中国人喝茶,喝出了茶文化,有了陆羽的《茶经》和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阿拉伯人喝咖啡,也喝出了他们自己的品位。尽管阿拉伯国家的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舶来品,如雀…  相似文献   

19.
“满洲国”期间,日本为巩固其统治,大力推行对东北人民的奴化教育。奴化教育的重心就是强制推广日语教育。日伪当局通过建立“新学制”、强制开设日语课、增加日本人教师、编纂教科书、实施日语检定考试、开设日语学校等手段,对“满洲国”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殖民教育。  相似文献   

20.
经外谈茶     
由于爱茶,便有了读《茶经》的想法,但苦于原文之古涩,一直未能如愿。后来在参加茶界举办的纪念吴觉农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意外地得到了一本新再版的吴觉农先生主编的《茶经述评》,很是欣喜。该著不但对《茶经》原文有相当精到的注释与评述,还对当今的茶业、茶事做有权威性的介绍和分析,拜读之后,极受启发,便随手记下一些偶念片感,写成文,不敢称做心得,只能算是经外杂谈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