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义与重利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虽然说的是下棋,但移植于人生,类似情景亦不鲜见。因为人生的紧要处往往不过几步,倘若选择差之毫厘,结局则会失之千里,以致误入歧途,大错铸成。人间万苦人最苦,其苦其难就在于恪守正确的价值选择、道德选择和人生选择并非易事。在面临着形形色色的选择时,特别是在“义”与“利”面前,是以义为先还是以利为重,从理论上说早已有圆满的答案,而实践上远未达到尧舜境界。于是,想起了宋太祖在听到“有吏受赃,事觉赴井死”之后,对群臣说的这样一段话:“彼知利之利,而不知利之害,徒知爱利,而不知爱身,人之愚…  相似文献   

2.
仔细想来,人一生获取知识,是靠读书,一是靠实践。所谓实,就是要亲自干,亲自体味。古诗人方回曾在酬答友人时说:苦辛厌奔驰,忧患饱阅历。”这句,可以算是对“阅历”二字做了恰当的诠释。我由此生出“人生短,阅历苦长”之感慨。人生也,阅历也好,终究逃不出一个苦”字。就比如这干  相似文献   

3.
李华北 《学习月刊》2014,(23):18-18
众所周知,苦瓜虽苦,但它苦得有品位、有志气、有风格,表现出以苦出甜,把甜释放;以苦为乐,把利释放;以苦为荣,把福释放。自身却甘愿苦、甘心苦、甘为苦。所以,苦瓜具有"君子之德、君子之功"的美誉,有着"君子菜"之称。  相似文献   

4.
正"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先生的《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可以看作一本别致的自传,或者说是一本特别的诗词解读,既是解诗,更是解心、解情。叶嘉莹先生出生于大陆,曾颠沛流离于中国台湾、美国、加拿大,饱受家国破碎、生存困顿、生离死别之苦,大半生的人生调料苦若黄连。她信命,却不向命运低头,一次次在混浊的激流中靠自己的奋争,  相似文献   

5.
“累”的感悟边城人生必有累,但累的意蕴却各有千秋,农民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辛苦经营农事,是体累;作家搔秃了头顶,熬虚了身子,经历“清水里泡三次,血水里浴三次,碱水里煮三次”的炼狱之苦,是神累;少男少女“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魂牵梦萦,起...  相似文献   

6.
于大光 《新长征》2014,(11):36-37
今年只有36岁的王伟可算得上是一个"老社区人"了,12年前大学毕业后,她放弃私企工作,毅然走上社区的工作岗位。她清楚地知道,这是她24岁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重大选择。她明白,踏上这个平凡而神圣的社区服务工作岗位意味着什么。在这里,没有令许多人趋之若鹜的财富和权力,但她却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全部热情与青春奉献在社区建设上,将社区工作的苦与乐融入漫漫人生之途。自强拼搏,  相似文献   

7.
于志远 《新湘评论》2014,(18):50-50
都说家庭是人生的幸福港湾。的确,一个人在外面打拼再苦再累,只要回到家里,就会得到放松和缓解;若是在事业上遇到打击和挫折,但只要回到家里,就会得到温暖和慰藉。因此,一个成功人士总是在干好事业的同时,努力把家庭建设好,这不仅是尽一个家庭之主的责任,也是给自己提供一个幸福的生活后院,从而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  相似文献   

8.
近读史书,两则故事耐人寻味。一则是明朝朱元璋每逢启用一批官员总要上堂“告诫课”,现在的话即任前谈话,大意是: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薪水过日子,就像是守住“井底之泉”,井虽不满,却能每天汲水,长久不断,若是四处搜刮民财,闹得民怨沸腾,一旦东窗事发,你将失去所有的一切,还要受牢狱之苦。另一则是战国时代鲁穆公手下的丞相公孙仪,喜欢吃鱼,刚当丞相时,送鱼的人纷纷上门,却被一一回绝。他说:  相似文献   

9.
家族企业以及非家族式企业家族化管理问题,近年来屡屡遭受非议,但奇怪的是,它却像块臭豆腐,人人说臭,却又有很多人想吃,就连对家族企业义愤填膺的理论家或深受家族企业管理之苦的职业经理人,只要自己创业办企业,自然而然地难以舍弃这块“臭豆腐”。家族企业“嗅”上去“臭” 所谓家族企业,是指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全部或绝大部分归一人或一个家族所有的企业模式。在中国,家族企业是个略带贬义的词,在海外华人世界中,这个词似乎也带有贬义的色彩。这喻示着这类企业的确有着自身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12,(4):60-60
刘伟第2期的《南风窗》上撰文指出:2000年8月24日.湖北省监利县某乡的党委书记李昌平,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了他写给国务院领导的信。在这封信中,李昌平对当时的“三农”危局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概括:“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这一“盛世危言”成为世纪之初各界对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印象。十余年过去,农业还“危险”吗?总结来看。经过这十余年的发展,就农民问题而言。当前我国农民已无税收负担之苦,却多出了消费之苦、精神之苦。就农村问题而言,乡村两级“集体”之穷并未得到根本改观;相比于城市,农村普遍还不够富裕;农民的收入虽然增长了。但还不能说真正富裕了。  相似文献   

11.
害虫篇     
人为万物之灵,然而这万物之灵,有时却斗不过渺小的害虫,常为害虫所扰、所苦、所害。笔者生于南方,南方暖湿,害虫滋生,从小就饱受蚊、蝇、跳蚤、虱子、臭虫之苦。三、四岁时,曾为苍蝇传染上痢疾,在床上躺了半年多,好不容易才从死神手下逃出。南方一些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句老话,叫作“有啥别育病,没啥别没饯”,道出了人生的两大苦事。然而我却觉得,这句古语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相似文献   

13.
五十学易,可以无过矣。这是孔子《论语》中的话,确实表现了他的谦虚。他的门人称颂他是“天纵之圣”。他却不这样看,认为自己并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他对自己一生的学习过程,有个概括性的总结,即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把知命之年和学易之年放在同一年,说明对易的重视,也说明知天命是他人生追求的一个境界。佛教是追求大彻大悟的。彻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什么都透了;悟者,什么都通了。佛教的大彻大悟,最后落到一个空字:本体的空或心境的空。彻底悟到,人生是苦,寻求解脱。凡信佛到…  相似文献   

14.
论人生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晓江 《求实》2001,(6):18-20
现代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做某种选择 ,但却常常感到选择的不易和艰难。本文认为 ,人生选择的问题主要起于生活的选择、生命的选择与人生的选择有着不同的向度 ,如何在这三者之间寻求一种统一和平衡 ,是现代人做出合理、合意与正确之人生选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同样走进大观园,刘姥姥开心,林妹妹却伤感;同样的江水,李后主低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东坡却豪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秋天到了,面对纷飞飘零的黄叶,有人欢喜,因为很快就可以张网捕雀,甚至可以无牵无挂、躺在缤纷落叶上静静听一曲《秋日的私语》,细细品味享受秋天的馈赠了;有人却因此伤怀,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日子如同黄叶一般随风而逝,不禁发出“天凉好个秋”的人生感慨。景无异,异的是人,异的是人的心情。天上有只鸟,它在飞。一个人望着这鸟叹气道:它真苦,四处扑腾,只为觅一口食。…  相似文献   

16.
孟伟 《党风建设》2003,(1):14-15
翻开一个个被查处的贪官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不少贪官是苦出身或从小吃过不少苦,靠个人努力,靠党和国家培养成才,并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但为什么他们手中有了权就背叛自己的理想信念走上腐败的不归路?让我们透过他们的人生轨迹看看这些“苦孩子”是怎样由红变黑,由廉变腐的。  相似文献   

17.
这次下连当兵,对我的教育是深刻的,受到的锻炼是全方位的,得到的收获也是非常大的。收获之一:从繁华都市到雪域高原,在耳闻目睹、亲身经历中体味兵之苦,汲取了人生前行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8.
山清水秀,海晏河清,是人类敬畏大自然而得到的回报;地震海啸,水灾雾霾,是人类蔑视大自然而受到的惩罚。 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敬畏之心。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才能有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才会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免受灾害灾难之苦。  相似文献   

19.
叔本华被认为是悲观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和无聊的,要想摆脱痛苦就要走禁欲之路。然而叔本华在其晚年之作《人生的智慧》一书中抛却了唯意志论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从社会世俗的角度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等,来论述人生的幸福其实源自于个人本身,唯有认清自我,看淡一切身外之物,达到精神上的富足,同时能够正确地看待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的定位,那么幸福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此外,叔本华认为幸福是有限的,幸福只能是消极意义的。但本文却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新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人生之所以痛苦,正是因为人有无穷的欲望和由欲望所引起的纷争,所以如果针对自我的欲望做到欲求不多,摆正好自己的心态,学会知足,不在无止境的欲望中迷失自我,那么就可以拥有幸福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陇中苦瘠甲天下,通渭苦瘠甲陇中。”通渭,是甘肃中部有名的一个穷县。但就是这个穷县,近年来却以“书画艺术之乡”、“翰墨飘香之地”在全国出了名。“人人爱书画,个个练书画,家家挂书画”的全民崇尚书画之风,引得王蒙、贾平凹、汪国真等文化名流都到此游历采风,词赋吟咏。而其日益兴隆的书画交流集散活动,更是吸引了藏家商贾云集、书画名家荟萃,使得通渭的书画产业欣欣向荣。一片贫瘠的土地,竟生长着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