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特尔成员总是面临是否欺骗、是否告密两个囚徒困境。前者来自卡特尔自身,后者源自宽恕制度的施行。受不正确的声誉观支配,卡特尔成员往往做出不欺骗、不告密的策略选择,声誉激励在客观上起着维护卡特尔稳定性的作用。宽恕制度产生的土壤在于卡特尔自身的不稳定性,要利用这种不稳定性来破解卡特尔的稳定性就必须借助有效的声誉传输系统、正确的声誉观和良好的执法声誉。以声誉激励为分析路径,完善我国的宽恕制度应该以反垄断法的国际化为目标,并以建立与他国或地区分享卡特尔记录、明确规定核心卡特尔是犯罪、加强保密制度建设等为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
反垄断宽恕政策的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游钰 《法律科学》2008,26(4):66-74
宽恕政策是卡特尔执法的有效政策工具,它有利于破坏卡特尔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卡特尔的执法效率。设计合理的规则是宽恕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具体、确定、透明是宽恕政策的基本要求。宽恕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卡特尔的立法、执法状况密切相关,严厉的法律制裁、坚定的执法态度和有力的执法措施能够有效促进宽恕政策的实施。为了加强卡特尔执法,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根据《反垄断法》的有关规定尽快出台宽恕政策。  相似文献   

3.
邢亮 《法制与社会》2011,(33):87-88
卡特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严重的垄断行为,如何有效打击卡特尔是反垄断法的重要任务。由于卡特尔都是秘密协商,证据难以被发现,因此反垄断执法机关发现并查处秘密卡特尔的难度很大。为此,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宽恕政策以鼓励参与卡特尔的经营者主动告发。我国《反垄断法》第46条第二款也引入了此项法律制度,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宽恕政策仍然有诸多不完善之处,本文就此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宽恕制度是反垄断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它是一套破坏组织成员间的信任,鼓励成员竞相自首的新策略。本文通过介绍宽恕制度的涵义、卡特尔的危害性及适用条件。并借鉴欧美国家宽恕制度的先进立法经验,为完善我国的宽恕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朱颖 《法制与社会》2011,(20):43-44
宽恕制度源于美国,作为反垄断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逐渐成为各国启动卡特尔侦查程序的主要手段,当今世界卡特尔呈现越来越隐蔽的趋势,宽恕制度本身具备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使得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这一制度纳入自己的反垄断法体系中。我国在2007年颁布的《反垄断法》中也引进了这一制度,但是无论在立法还是在实践中,我国对宽恕制度的规定都存在许多不足,有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6.
王燕 《行政与法》2009,(7):103-106
核心卡特尔通过相同的定价、一致的行动、固定的份额来获取高额的利润,给竞争带来重大的危害,但是其隐蔽性强,难以为执法机关所侦破.宽恕制度,通过豁免卡特尔协议成员的方式以鼓励其对卡特尔协议的披露,成为西方国家打击卡特尔的重要武器.我国<反垄断法>虽对宽恕制度做了规制,但尚且不足.仍待完善.  相似文献   

7.
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实效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源于美国反垄断法之宽恕制度,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契约性和威慑性特征。由于该制度在反垄断执法中对于及时发现和查处秘密卡特尔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反垄断法所参照,成为推动反垄断法有效实施的重要工具之一。坚实的经济学基础和法理学基础,是该制度合理性的依据所在,也是其功效得以发挥的重要基础;具体的适用条件、严厉的处罚措施、确定的减免待遇和诚实信用原则的遵守是其效力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我国《反垄断法》虽然也引进了宽恕制度,但未设计具体有效的实效保障措施,应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反垄断法中的宽恕制度由来已久,是反垄断法中的重要角色。在打击卡特尔问题上,宽恕制度一直发挥着有力的作用。但从我国对于部分奶粉企业反垄断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我们对于宽恕制度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还缺乏相应的具体规定和执法机构。我国应该从法律法规着手逐步完善我国的宽恕制度。  相似文献   

9.
宽恕制度是专门针对核心卡特尔的一种反垄断法执法措施,我国《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确立了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0.
李昊 《研究生法学》2010,25(2):34-42
基于经济学上的“囚徒困境”理论,起源于美国的宽恕制度,对于及时发现卡特尔,节省卡特尔案件调查成本,提高反垄断执法效率,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我国反垄断法虽然也引入了宽恕制度,但相关规定过于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沈逸 《法制与社会》2014,(16):266-267
随着我国法制体系的完善,对于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的法律越来越全面和细致化,这也让卡特尔行为手段多样化,越来越隐秘,给执法增加了一定程度的难度。07年8月30日我国《反垄断法》正式生效,其中我国借鉴美国、欧盟等国的宽恕制度,同时考虑到我国的市场现状,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宽恕制度。但由于我国的实践时间相应较短,宽恕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完善。本文通过对市场行为的分析和相关法律文献的阅读,提出了目前我国《反垄断法》对与卡特尔行为规制的现状以及完善的方向,以期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法律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反垄断从宽处理制度及其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峰 《现代法学》2008,30(2):70-79
反垄断从宽处理制度旨在减免公法责任以吸引卡特尔成员主动投案并揭发他人的违法事实,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发现和打击卡特尔的有效机制。从宽处理制度分为多种类型,其共同的先决条件有三个,即:提出申请、提供有效信息、完全配合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查处。中国具有与该制度相契合的传统法律土壤,也具备建构该制度的现实法律依据。但是,我国反垄断法律体系内部的冲突、执法权归属的模糊、行政法律责任的薄弱与缺失等因素,使得该制度在中国的实施面临隐忧。  相似文献   

13.
在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制度中,争议最大的就是"不景气卡特尔的适用除外",虽然美国、日本等国家现都已取消了这一制度,但是鉴于它曾经有过作用,而且当我们目前还不能有效地事前防范经济危机时,在我国反垄断法中设立"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是必要的。本文运用经济学与法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以求证政府采用此制度纠正市场失灵时的作用与界限。同时,借鉴日本经验,说明我国实施"不景气卡特尔适用除外制度"时应当坚持的原则及需要明确的问题。最后指出:在解决经济危机时,如何实施该项带有诸多争议的制度,仍然是有待于不断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卡特尔与反卡特尔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的是卡特尔与限制卡特尔的法律和实践。首先,依卡特尔的组合形式和目的对其进行区分。接着,指出反卡特尔法已成为实行市场制度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性立法,成为市场经济法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讨论了反卡特尔实践中形成的本身违法和合理规则以及二个规则的不断结合。最后,指出我国现有的反卡特尔法的不足及制定独立的反卡特尔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许光耀 《政法论丛》2015,(3):110-119
宽大制度是各国发现并查处卡特尔案件的主要途径,我国也规定了相应的制度,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明确性:首先,需要对不同的宽大措施分别规定明确的证据质量标准与告发时间标准,以使告发者准确预知其告发行为能否获得宽大,以及获得何种程度的宽大;其次,为鼓励卡特尔参与人争先告发,须对宽大的人数与宽大的幅度进行科学设计;第三,应要求告发者在案件查处全过程中始终密切配合,作为给予宽大的条件;第四,为吸引卡特尔当事人进行告发,还必须为其提供必要的保护,防止其所提供的证据被用于追究其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6.
王超 《法制与社会》2014,(13):50-51
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推进,有其客观必要性,同时也面临着我国诚信与宽恕法文化缺失的先天不足。如何借鉴他国的经验,渐进实行个人破产免责制度是当下所要考虑的。当然徒法不足以行,破产制度的贯彻仰赖于立法设计、专门机构以及其他配套措施的完备。  相似文献   

17.
黄振中 《人民检察》2011,(18):67-70
针对卡特尔破坏性强、隐蔽性高、监管难度大等特点,在国际经济规制实践中,为恢复竞争关系,维护自由竞争秩序,普遍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卡特尔赦免制度,即对坦白的同谋者给予赦免以示奖励。基于有组织共同犯罪与卡特尔的相似性,有必要借鉴卡特尔赦免制度的原理,对于共同犯罪予以从宽处罚。具体设想是:对共同犯罪中自首者从"可以"改为"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扩大特别自首适用范围,增设共同犯罪特别自首。  相似文献   

18.
冯堃 《法制与社会》2011,(20):41-42
中国出台的《反垄断法》中出现了很多亮点,其中之一是学习了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出现了有关宽恕制度的条文。但是,我国的法条中对此的规定过于笼统,抽象,没有具体的有关实施标准,应用步骤等详细规定,这对我国《反垄断法》的充分实施产生了阻碍。本文将借鉴国外一些国家法律中有关宽恕制度的规定,通过对几个国家相关制度的比较,进而探求我国宽恕制度规定中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侯卓 《法学家》2020,(3):85-99,193,194
个人所得税法呈现"空筐"外观,实施条例及财税规范性文件循解释执行上位法、依授权制定规则、补充漏洞、创制规则四条进路实施规范续造。地方人大、政府的制度内规则创设权极其有限。税收事项技术性常被作为证成剩余立法权的理由,但此非充要条件。在组织财政收入的传统目标外,调控功能的植入吁求个税规则一定的灵活性。地区间差异使"净额所得"导向的个税规则应有区别,因地制宜的治理实践同样在应然层面消解税权集中的合理性。我国应区分财政目的规范与管制诱导性规范,施以不同程度的法定要求;在纵向适当授权的同时,在横向维度,于四条规范续造路径中分别甄选适于两类规范者。对各类规范续造,都要强化实体和程序控制,并建构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与欧共体竞争法中的卡特尔制度 ,都建立在“合理原则”基础之上。美国判例制度将其演化为“本身违法规则”与“合理规则” ,而欧共体竞争法则采用了豁免制度。本文对这两种代表性立法模式进行了细致比较 ,认为欧共体模式更值得我国反垄断立法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