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997年7月3日我国加入了海牙《关于从国外调取民事或商事证据的公约》,该公约是迄今为止民商事域外取证方面最为完善的多边公约。公约应需而订,对海牙1954年《民事诉讼程序公约》中域外取证部分进行了修订,完善了嘱托书制度,扩大了外交领事代表取证的权力,引进了特派员取证制度,更有利于各国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之间的合作。本文在评介公约主要内容的同时,指出了我国在适用该公约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德国的取证制度与英美法系国家相比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在德国,取证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每一方当事人必须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支持.在域外取证方面,当案件涉及的有关证据位于国外时德国会自动启动司法协助程序.德国参加或缔结了很多双边或多边司法协助条约,外国法院在德国取证主要根据德国参加或缔结的双边或多边司法协助条约来进行.德国也是<海牙取证公约>成员国,公约于1979年对德国生效.就<海牙取证公约>的实施而言,一方面,德国反对美国的审前证据开始程序,但是另一方面,德国对外国法院提供协助又采取了非常灵活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在南海的既得权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建文 《法学研究》2003,(2):147-160
《公约》在规定新的海洋法律秩序、赋予各国新的海洋权益的同时 ,并不完全打破既有的海洋法律秩序 ,不损害各国既得的海洋权利。《公约》规定的群岛水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 ,允许沿海国扩展享有主权或主权权利的海域 ,但只能向传统的公海海域扩展 ,不得损害别国既得的领土主权和主权权利。中国对南海断续国界线内的历史性水域享有的各项历史性权利是在《公约》生效以前很久就已经确立的既得权利  相似文献   

4.
王柠 《中国司法》2012,(7):37-41
民商事域外调查取证是涉外民商事诉讼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程序,它直接关系到法院对案件是非曲直的判断。在国际民事诉讼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各国司法制度的差异以及司法主权的要求,各国域外取证制度存在激烈冲突,给国际民事诉讼活动制造了诸多障碍。尤其是近年来,美国法院不断令我驻美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包括国内客户)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杨宇冠  宋蕊 《中国法学》2005,(1):103-110
本文论述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关系,分析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反腐败的国际合作中对请求国和被请求国取证和采纳证据的影响,提出:为了使反腐败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顺利进行,必须了解和研究各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遵守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中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作者分析了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建议我国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和其他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确立和实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6.
我国加入《选择法院协议公约》,需要结合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对公约声明制度的适用予以探讨。公约共有四个条款规定了声明问题,分别是分别是第19、20、21和22条。我国在批准公约时,如何适用这四条声明制度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我国的司法实践出发,有效地利用公约的声明制度,促进国际民商事顺利交往以及国际民商事争议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刑法》第九条规定了刑事普遍管辖原则,在维护我国主权和承担国际责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际犯罪的日益猖獗、各国利益的不断强化,该原则在刑事司法实践中遭遇了重重阻碍,基于此文章结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和刑事司法实践浅谈对我国刑事普遍管辖权的立法完善,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犯罪局势。  相似文献   

8.
域外取证作为一种国际司法协助行为,是涉外诉讼赖以进行的一项必要程序.1970年3月订于海牙的《民商事件国外调取证据公约》(简称《海牙取证公约》)是关于域外取证的专门性公约,批准加入它对我国显得尤为必要.对照《海牙取证公约》和我国现行的司法协助制度,两者在原则上并无大的差异,所以加入公约从法律上看并无实质性障碍.但是,在一些问题上,两者亦存有差异,以下通过对两者的对比,来对我国加入《海牙取证公约》的可行性加以阐析.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中国国内法的适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批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意味着中国在国际法上承担接受该公约约束的法律义务,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公约可以立即在中国国内法院直接适用。虽然,履行国际条约是每一缔约国的义务,但一个国家以何种方式适用国际条约,却是由各该国依其主权决定并由其国内法加以规定的。  相似文献   

10.
孙皓 《科技与法律》2003,(1):55-59,83
版权的地域性特征是历史形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经贸交流的日益频繁,各国渐渐突破了版权地域性的限制,承认了版权的域外效力,使得在版权领域的冲突规则得以发展.一些国家将<伯尔尼公约>第5条第2款的有关规定扩展解释为冲突规则,从而发展了"被要求保护国法"规则;另一些国家否认这一解释,发展了"来源地法"规则,或者在版权领域适用了普通法上的冲突规则,Itar-Tass俄罗斯新闻案即是一例.同时,面对互联网上侵权的挑战,一些学者提出了"单一法"的概念以及一些具体的冲突规则的设想.我国在版权冲突规则方面还缺乏有关的立法和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1.
在审理国际民商事诉讼案件过程中,调查取证是各国法院、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一个必经环节,它不仅是法院进行司法审判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当事人能否实现其诉讼请求的关键因素。由于国际民商事诉讼案件所特有的“涉外”因素,往往调查取证工作不能在一国境内完成,必须到域外进行。然而域外取证不仅涉及他国的主权与安全,而且涉及他国一  相似文献   

12.
陈治东  吴佳华 《法学》2004,(10):107-118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当代国际贸易法统一化进程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在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的诉讼或者仲裁程序中 ,正确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正确理解公约的精神及适用原则 ,直接关系到货物买卖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实现。由于公约本身规定的适用条件的灵活性以及有关国家于加入公约时所作的保留 ,更因为法律界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不同理解 ,导致在国际贸易纠纷解决程序中适用公约的复杂性。本文以中国为视角 ,系统地分析在纠纷解决程序中适用该公约的基本问题 ,以求得对公约适用原则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1997年批准《海牙取证公约》以来,公约已经对我国生效12年。不过,从实践来看,《海牙取证公约》在我国的实施存在很多问题,如对公约实施的程序不清,实践不统一;我国法院及当事人对公约的利用不够等。为了改进《海牙取证公约》的实施,我国应该采取丰富域外取证的方式,制定公约的实施细则,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酷刑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酷刑是困扰世界各国刑事司法的顽疾,但人们对其认识并不统一。作者结合酷刑的文义解释、国际公约中的规定以及现学理上的理解对酷刑和酷刑罪的概念进行了梳理,提出应按照《禁止酷刑公约》中的定义理解酷刑,并分析了这种理解的根据。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法院对《纽约公约》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纽约公约>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是以其合法性为前提的.充分认识和理解审查公约裁决的必要性和依据是我国法院准确适用<纽约公约>的条件.对公约裁决的合法性审查应依据公约的规定和我国国内法的规定,审查内容包括公约裁决、仲裁协议、拒绝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的理由和证据,以及我国法院对裁定不予执行的预先报告制度.参考其他的国际立法和规范对我国的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主权的独立性决定国家的属地管理权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而各国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所形成的诸多刑事管辖原则,在适用于涉外腐败犯罪时又必然会引起管辖冲突。这种刑事管辖的局限和管辖权的冲突,决定各国在追诉涉外腐败犯罪时不得不谋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国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际法理论,条约在内国法上的效力由一国国内法予以规定。面对目前中国国内法规定对于船舶油污损害公约在中国的适用位阶和适用边界并不明确的问题,一种适当的解释方法应当是:与船舶油污法规相比,在中国,船舶油污损害公约应当优先适用,并且这种优先效力当然及于涉外情形。不过在非涉外情形下,立法意旨和倾向表明国内法应当予以适用。  相似文献   

18.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在各国国内法的规定不尽相同,国际社会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公约,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作出了一些相关规定。但是,由于加入公约的国家数量有限以及公约之间的规定有所不同,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方面仍然存在着冲突。我国《海商法》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的规定存在一定的缺陷,应当借鉴国际公约以及各国国内法的规定进一步完善我国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9.
域外取证是国际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直接关系到相关案件事实的认定以及判决结果的公正与否,可谓意义重大。从各国的立法和实践以及纷繁复杂的涉外民商事活动的现实来看,单纯地适用法院地法或行为地法已不足以缓解域外取证领域的法律冲突,而应当在兼采行为地法和法院地法的同时,适度考虑更有利于保护弱者利益的法律。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和执行问题,最高法院通过内部报告制度、公布请示案件等措施统一司法审查标准,减少承认和执行中可能发生的错误。本文对2000年以来我国法院适用《纽约公约》的司法实践情况进行回顾,通过深入剖析十余年间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主要案例,反映我国法院以"有利于执行"的理念履行公约义务的基本立场,并从公约的裁决范围、适用公约的程序条件以及拒绝承认和执行的事由三大方面总结司法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具体规则,同时指出现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