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两大引用数据库CSSCI和CNKI,两大文摘数据库《新华文摘》和《复印报刊资料》,采用被引用和被转载两项指标,深入挖掘反映刑法学学科学术影响力的高被引论文,力图通过客观的定量数据分析,纵览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刑法学的研究焦点,从而为今后刑法学的学术发展形成一个可供共同讨论的基本文献框架。  相似文献   

2.
结合两大引用数据库CSSCI和CNKI,两大文摘数据库《新华文摘》和《复印报刊资料》,采用被引用和被转载两项指标,挖掘反映行政法学术影响力的高引率论文,力图通过客观的数据分析,纵览改革开放30年中国行政法学的研究焦点,从而试图为今后行政法学术发展形成共同的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引用数据库CSSCI、CNKI和文摘数据库《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为依据,采用引用率和转载率两项指标,聚焦中国经济法学高影响论文。通过数据分析,提炼中国经济法学30年的研究热点和焦点,从而试图为该学科的未来发展形成一个基本文献基础。回顾经济法热点,集中在经济法基础理论、竞争法、财税法、证券法、消费者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和环境资源法8个方面,但已有研究思路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4.
法学研究方法,是中国学者近30年反复讨论的理论话题。通过对1981年以来的研究方法文献进行回顾,并随机抽取2001-11年发表在中国三大顶级法学期刊的310篇论文,对其7835个引证文献进行分析,对比《哈佛法律评论》2003-09年的13篇论文,研究发现中国法学研究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各种方法指数呈上升趋势,研究逐步科学化;2.引证中专著比例偏高,司法案例比重偏少;3.中外的司法差异分析不足,中国的司法案例较少,外国理论较多;4.影响中国法学研究方法的法系和国家走向多元化。研究揭示,中国未来的法学研究可能还需关注自身的司法问题,减少译著的简单运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院编制从1978-2008扩展了5.5倍,法院内部编制规模的激增,导致中国法院内部出现坚硬的科层化。这不仅导致结案上的内卷化,而且使整个法院、法官被接受性降低。传统对策均将案件数量增加作为因果性前提以进行应对,但实际导致法院规模扩大的真实原因在于法院事权的扩大。司法的边界划定,不仅是一个司法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外法学》2013,(3):462-480
一、学科生态与选文标准 从1979年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典颁布之日起算,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已经迈人而立之年.在一门学科逐步走向成熟的时候,对本学科的研究进行阶段性的回顾和反思无疑有助于厘清发展脉络和学术传统,并确立将来应当着力发展的学术方向.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的中国刑法学(下)——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一)刑法学研究方法遴选的内在根据 科学研究说到底就是研究主体运用各种方法考察、认识未知对象的运动规律,并据以改造现实世界的思维过程。研究方法是研究主体达到认识未知对象的运动规律的目的的桥梁。研究主体能否找到认识未知对象运动规律的科学方法,能否改造现有的认识方法,发现新的认识方法,直接决定着科学研究的成效。 科学的刑法学研究方法的遴选取决于作为认识对象的刑法现象的属性。早在本世纪40年代,蔡枢衡先生即指出刑法具有规范性、现象性和哲学性,三者是刑法的一体三面。刑法首先具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理论界围绕网络抗争动员及其关联性议题展开论争并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2004—2015)期刊数据库近十余年来的文献检索和评估分析,现行网络抗争动员研究大体可概括为结构、情感、话语、工具和治理五种典型范式。从文献检视和主题分类来看,现行网络抗争动员研究在生成结构、前置条件、逻辑过程、手法策略以及抗争治理回应等方面初步形成一般性共识。但现行的网络抗争动员在理论解读和学术关照上,诸如问题视角、框架路径、范式方法等层面还存在诸多不足。网络抗争动员研究应超越范式之间的紧张对立,在互动反思、碰撞和对话中建立本土性的综合性解释框架来寻求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10.
<正>一、刑法学论文数据与分布本报告以2010-2011年公开发表的刑法学〔1〕期刊论文为对象,考察我国刑法学在该段时期内取得的学术成就,在此基础上辨识刑法学研究的特点,并就刑法学未来的发展表达执笔者的一孔之见。在进入正文之前,有必要首先勾勒2010-2011年我国刑法学期刊论文发表的整体状况。在2010-2011年间,第一,发表在CSSCI来源核心期刊(2010-2011年)(法学类,共计21种)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标准、概况以及工作步骤作为本刊系列评论的一部分,经济法学的学科评价采用了近似的评价形成过程、大致相同的框架结构来完成写作。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这一报告:首先,既有法律制度的体系导致了所涉及的范围广泛,由此决定了论文的数量庞大。本报告仍然遵循了经济法学科的传统划分,按照总论、企业公司法、金融法(含证券、银行、会计)、财政税收法、竞争法分别进行评价;其次,即便在每一个子部门下面,也仍然有不同的领域,尽管本报告淡化了这种内部的结构划分,但是仍然以不同的具体问题方式体现出来;第三,经济法的知识来源多元化、学科交叉的特性,使得本  相似文献   

12.
一、国际法学论文数据与分布本报告以2010-2011年公开发表的国际法学期刊论文为评价对象,考察我国国际法学在这段时间内取得的学术成就,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法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就国际法学未来的发展表达一点浅见。(一)期刊范围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2012-2013年)目录》(CSSCI来源期刊目录)确  相似文献   

13.
环境冲突是社会冲突的主要类型之一,环境冲突的有效治理是防范化解由环境问题引致的社会冲突的关键。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以1998-2020年间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数据库收录的135篇环境冲突相关文献为研究样本,综合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两种方法对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环境冲突文献发表数量各年份起伏较大,产生了高产学者和发文量较多的科研机构,关键词聚类分析确定了环境冲突的4个主题,邻避冲突是环境冲突领域研究的重点。未来应加强环境冲突研究领域研究者共同体、研究机构共同体建设以及多学科的融合,加强对大数据、区块链技术融入环境冲突治理等前沿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就域外行政法学研究的总体而言,其呈现出了研究方法多元化、学科联系紧密化、地域分布集聚化、学术协同常态化的态势。就研究亮点而言,其主要表征为四大转型:其一,研究重心从实体理论探讨转向行政程序规制;其二,从行政法学总论体系完善转向行政法学分论体系架构;其三,从国内行政法体系转向区域性或全球性行政法体系。其四,行政法学研究当中逐渐融入了私法的合意性要素。就研究热点而言,其始终与不断演进的社会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6.1软件对2004-2021年我国慈善组织治理与监管机制的535篇CNKI中文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后发现,我国慈善组织治理与监管机制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之间没有形成紧密的合作网络;依据关键词聚类可将我国慈善组织治理与监管机制的研究分为慈善事业发展研究、慈善组织治理与监管路径研究、慈善资源研究、社会服务研究、慈善法研究五大类;依据关键词突现图谱和关键词时区图谱,可得出当前我国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前沿是“精准扶贫”“合作治理”“社会救助”。未来可从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的构建、研究领域的拓宽和研究内容的深化、创新研究方法等方面持续推进我国慈善组织治理与监管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知网(CNKI)2015—2023年在北大中文核心和CSSCI期刊收录的196篇与服刑人员相关的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和文献计量法发现,国内服刑人员研究热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影响力不断减小;多学科研究需要拓展;作者和机构研究网络需要进一步加强;热点主题涵盖服刑人员主要服刑模式与演进特征、服刑人员服刑过程管理与监督、服刑人员主体及影响因素、服刑人员研究未来与进路等四大类。未来国内服刑人员研究体系可以进一步扩大、思考服刑人员如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等。  相似文献   

17.
公物系行政主体履行职务的重要手段,以积极姿态保障公物供给及利用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义.正确认识公物利用性质直接关涉给付行政理念的贯彻、司法救济渠道的开启与公物利用主体的纠偏.由于对公物利用性质的研究呈现出严重的"路径依赖"现象,依附于交叉重叠的公物利用类型来开展公物利用性质探讨的现有研究范式,已使学界对公物利用性质之认识陷入分歧与混乱.亟待通过研究范式的革新突出重围,即借助利益属性与权利(力)性质之对应关系,揭示公物利用以个人公法利益为目的导向,进而重塑其主观公权利性质.如此,将有助于避让以反射利益构筑的司法救济藩篱、整治权力寻租的观念积弊、丰富公物给付的当代意涵,从而使服务型政府更接近其本意.  相似文献   

18.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逐渐为西方社会所瞩目,中国行政法乃至于公法的发展也逐渐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重视.相比较于对中国法史、民法和刑法制度和理论的兴趣和研究而言,西方学术界对于中国公法的关注可谓姗姗来迟.这一点在德语世界更是如此.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语言和文化上的隔阂以外,主要原因在于德语世界对于行政法乃至于公法的基础性认识与我国法制发展的现状有难以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19.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充分地保持了人权制度和人权实践上的中国成分和中国方式,完整表述了中国特色的人权框架,并且与世界人权体系和国际人权公约的精神相吻合,体现了中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的开放和合作姿态。它具有可靠的政治与宪政权威和政策与法治保障,在日渐倾向于突出人权与法治内在关系的时代背景下,尤其需要强调公共政策之于人权的现实意义;它将人权教育纳入议题,但在日益重视培育人权意识和建设权利文化的同时,尤其不可漠视权利与义务的对应性、人权与责任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20.
赵钢  王杏飞 《法学评论》2006,24(6):90-97
《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04-2008)》的制定与发布意义重大。其中,旨在进一步保障当事人诉权的再审之诉制度、独具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以及从“会议制”到“审理制”的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改革,当属《二五纲要》诸多亮点中值得称道的“夺目之星”。不过,以上诸项制度改革目标的实现,亦有赖于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认真研究与统筹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