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郑跃峰 《民主》2004,(1):42-42
凡事相生相克,治奢亦然。山吃海喝被称为“摆在餐桌上的腐败”,作为这次“三项治理”之一——制止奢侈浪费的重要内容,并被列为“持久战”,足可见其治理之任重道远。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工作需要”,有顶头上司和要害人物想吃、要吃、敢吃,而且不给吃还不行。既然如此,何不来个“倒治嘴”呢?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不久签署第378号国务院令,公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条例中有一条规定很“绝”,“绝情绝义”: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或者被判处刑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任何国企负责人。好一个“永不续用”,好一个“绝情绝义”。人都是感情动物,领导也是如此,对领导也应如此。因而,才会有“口碑”出现。即,领导干得好,工作出色,赢得人心,再加上有人情味,就会有好的“公众形象分”。相反,则会很惨,弄不好群众还会戳其脊梁骨。长期以来,我们对此重视不够,干与不干一个样,  相似文献   

3.
报载,某县委书记为防止部分干部在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之际跑官要官,日前在其休息室大门上张贴了一张“告示”:坦言“要官别找我”。另据报载,某县不久前通知全县干部,今后凡是找县委领导或组织部跑官要官的,一律记录在案,并将其名单在电视台曝光。其实,类似这样的举措现实中还有不少,这既说明了当前一些地方跑官要官现象的严重程度,也反映了各级党组织制止跑官要官现象的坚决态度。跑官要官之风在一些地方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在这些地方干部职务方面的正常晋升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领导干部凭个人好恶、亲疏、恩怨、得失看人用人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正因为在干部任用工作中“人治”因素比较严重,制度和机制性因素作用难以发挥,才使极  相似文献   

4.
我叫“集体”。我的名气、荣誉曾令人羡慕不已。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们要有“集体观念”,“热爱集体”;不少人赞美我,曰“集体精神”;还有人把我推上权力之颠,曰“集体领导”。然而,这只是我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面,那就是我的痛苦、悲哀,一般人是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长期以来我的待遇和别人总是不同,甚至有天地之别。如吃,在自家吃,量入为出;在朋友家吃,斯斯文文;在我这吃,那就茅台杜康,山珍海味,蝎子乳猪,应有尽有,而且吃得心安理得,奋不顾身。再比如个人的彩电、冰箱、洗衣机、自行车等,人们关怀备至,大都享受独生子女般的待遇;若是我的,则被视为破砖烂瓦,随便放,到处扔,磕磕碰碰,在所不惜。再如当今最时髦、最神通、最至高无上的钱,花自己的,一个个精打细算,有时为一二分钱也反  相似文献   

5.
瞭望哨     
《瞭望》1999,(44)
缘何饿死也不扫马路为了更好地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南昌市最近在全市范围内面向下岗职工招聘三千名环卫人员。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只有150人报名。就是在这150名报名者当中,有人得知是干环卫工作后,还气愤地说自己是被单位“骗来的”,表示“宁可饿死,也不扫马路!”何以“饿死也不扫马路”呢?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是面子上觉得过不去。一些下岗者过去在国有企业或者是比较体面的工作岗位上工作,现在则要从事扫马路的体力活,被熟人看见了,面子上不好看,心理上有障碍。二是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总以为自己曾是国…  相似文献   

6.
据说,过去联想电脑公司有三级总经理,称得上“总”的人有200多个,大家见面寒暄,一片“总”声。针对这一怪现象,去年年底,公司明确宣布,同事之间不能以“总”相称,连员工对总经理杨元庆也要直呼其名。其怪遂绝。 “联想”集团公司之所以下决心革除“总”声,上上下下直呼其名,无疑在于倡导人与人之间一种平等合作、相互尊重、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联想”人认为,干部与工人,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上级与下级,仅仅是工作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而不能只有下级对上级的尊重,却没有上级对下级的尊重。“联想”去…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可以管饭吃当有人问及“学理论能否管饭吃”的时候,你答“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或答“理论是灰色的”,恐怕都不妥。要让我答,我就说“能,木仅能管饭吃,而且管你吃好饭,并且就是为管多数人饭吃和吃好饭才学的”。理论,特别是治国安邦的理论,古人谓之“经”,依其根本功用来讲,就是管饭吃的(统治阶级的目的无不是为了本阶级的利益),因吃饭而生,为管饭吃而存、而学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为共产党人所热衷,就是因为它不仅管饭吃,而且管多数人饭吃,还省未来全人类的饭吃和吃好饭。说到此,有三点需要申明…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中国“乡政村治”体制是国家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封农民个人权利承认和保护的制度性承诺,是一种基于市场、民主和法制理念的新的行政管理结构和乡村治理方式,它标志着国家行政权与乡村自治权的相对分离、国家与社会的边界的重新确定,对国家民主建设意义也特别重大。但从实践层面上看,“乡政村治”运行中也暴露了不少矛盾与问题,调整和完善农村治理架构显得刻不容缓。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乡政村治”治理架构下的体制缺憾与运行中存在的偏差,并提出制度完善与体制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孙辉 《党政论坛》2020,(4):27-30
作为城市治理的末梢和基础,基层治理要求主体多元化、过程协商化、资源广泛化、结果持续化、约束公约化。但从当下的实践看,基层治理在上述五个方面都还存在着主体单一、协商不够、资源来源不广等问题。为了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工作主体上要更加注重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工作过程上要更加注重双向的沟通协商,资源来源上要更加注重各方统筹,工作持续性上要更加注重建管治并举,约束机制上要在法治和德治基础上,更加注重以约而治。  相似文献   

10.
跑官要官是官场“痼疾”,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复杂性、隐蔽性、顽固性,上可以追溯到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史,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中,跑官要官现象时隐时现、若明若暗,至今未绝。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加快,跑官要官这一封建陋习有所抬头,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党中央对治理跑官要官问题高度重视,近年来习近平等领导同志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中组部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定,进行专项整治,架起了严禁跑官要官的“高压线”。  相似文献   

11.
眼下吃风大盛,城里盛,乡下也盛。“城乡差别”当然还是有的,比起城里的什么“满汉全席”,进口“生猛海鲜”,乡下吃的要简单得多了。被标榜为“上档次”象征的澳洲龙虾。阿拉斯加生蠔之类,绝大多数乡下的“美食家”们无缘得见,甚至闻所未闻,不知道人世间还有那些美味。吃的花费也菲薄得多,城里那些所谓上档次“豪宴”上一个人的消费,就够乡下“美食家”们吵吵哄哄闹他几桌了。所以有评家曰:乡下的那种吃只能算是“穷吃”。  相似文献   

12.
“吃公家饭”的人,称为“公家人”.这种词儿及其用法,我是从电影电视上看到的.革命工作,被归总于“吃饭”,仿佛只是谋生手段,不免有渎崇高,何况在先前革命的历史上,还有着许多不吃公家饭也干革命事,甚至抛家舍子、牺牲性命干革命的先辈.不过,今天既然大家都领着工资,说是吃公家饭也无不可.近来的种种消息,又使我觉得“吃公家饭”有点变味儿.比如,代表“公家”而出面吃饭(和喝酒),“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  相似文献   

13.
付晓 《瞭望》1999,(51)
“伯乐相马”的故事,留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善于识别干部,发现人才。然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再者,“伯乐”是人不是神,由其主观性和局限性导致的失误难以避免。还有,“伯乐”固然在“相马”,“马”又何尝不在“相”“伯乐”?一些狡猾的“马”,投其所好,也有被当作“千里马”加以重用的可能。一句话,“伯乐相马”逃不出“人治”的局限。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马”的素质如何,要看其实际表现,“赛马”的优越性也正在于此。“赛马”是用规则来选拔的,不但有“法治”的优越性,而且能够营造社会正气…  相似文献   

14.
一、服务型政府:政治还是治政?对于“私人领域”的管理可以称作“社会治理”或“治理社会”,属于“政治”的范畴。“公共领域”的管理主要被界定为“政府治理”或“治理政府”,属于“治政”的范畴。前者强调的是“治民”,后者强调的“治官”;前者的目的是要规范公民行为和社会组织行为,保障公民权益,防止暴民政治;后者是要规范政府(包括官员)行为,限制公共权力,防止暴政统治。从政府改革的角度看,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治观念的根本转变:从以统治百姓为核心的政治观念转向以服务百姓为核心的治政观念。前者重在“治民”,限制百姓;而后者重在“…  相似文献   

15.
生存与尊严     
亦正 《学理论》2008,(9):13-13
常听到一句感叹某一类人的话:“为了生存,没有办法才那样。”也就是说:为了所谓的生存,宁可失去尊严。比如:跑官要官者(他们绝不是生活窘迫之人),往往很清楚自己在没上去之前的低三下四,没有尊严。但他们会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安慰自己,如些错解,于是成为恶性循环,跑要成功者会让下面的人也同样失去尊严。  相似文献   

16.
第一,要准确地使用概念。准确地使用概念是思维活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我们进行说理最基本的要求。概念不准确,不能准确地反映我们要表达的思维内容,就无法把道理讲正确,讲清楚,就不能保证说理教育的效果。一位同志在一次宣传法制的会议上分析青少年犯罪率比较高的原因时,感慨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就知道吃、喝、玩、乐,没有一个人能把心思花在工作上,这不能不说是导致犯罪的原因。”话一出口,会场哗然。很显然,这位同志使用“没有一个人(年轻人)”这个概念不准确,没有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在社会上,确实有因为不务正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要讲人情味。这个本来十分正常、极为清楚的问题,在“左”的年月,却成了忌讳、异端,被贴上资产阶级的标签进行批判。拨乱反正以来,这种现象有了改变。但是,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仍然缺少或没有人情味,还能不时闻到“火药味”。因而,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情味,确有必要。一 几千年来,从周公“吐握”、孔子“爱人”,到孙中山的“博爱”,都在讲情,讲人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共产党人的老祖宗、老前辈,也不乏这方面的论述。马克思说过,人不仅用思维,而且用全部感情向自己证明对象世界。列宁更是强…  相似文献   

18.
企业“转轨变型”,其活动范围由单纯生产扩大到既生产又经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随之扩大工作领域,在企业的决策、生产、销售、分配等方面全面开展工作。经营的中心在于决策。要保证企业发展不偏离党的总方针、总政策的轨道,企业党委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在“决策”这个环节上发挥保证、监督作用。譬如,当前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企业积极稳妥地进行改革,如果企业的领导在进行“决策”、决定企业的大政方针时,不思改革,不干改革,党组织就要检查其党性,检查其是否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同时,随着企业进入流通领域,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进入流通领域。不仅要做好生产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且要做好“生意”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以保证企业在经营方针、经营方法上保持社会主义性质;促使企业从产品质优上求效益,从价廉上求效益,从加速流通上求效益;讲究信用和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建工与发展,股民阶层已出现,”股民”一词也被人们频繁地使用着。但关于“股民”一词的准确定义,目前似乎还没有。有的文章把股民称作个人证券投资者,有的把股民称作持有不记名股票、记名股票和股权证的股东。在一般老百姓的意识中,股民就是在股票交易市场上炒买股票发财致富的人。  相似文献   

20.
其厂党员在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纠正不正之风的指示时,一位支部书记批评党委书记说:“说是不搞不正之风,可你昨天还带着厂里干部吃‘关系户’的酒席。这会给党带来多不好的影响,我认为你应该做检查。”事后,党委书记找这位支部书记诚恳地承认了错误,还把应交的酒席款如数付清。这件事,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首先,端正党风人人有责。不仅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纠正不正之风,而且一般干部也有监督和帮助领导端正党风的责任。古人说:“君子爱人以德”。所谓“德”,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出以公心,从政治上爱护领导。那种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背后发牢骚、讲怪话,都于事无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