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8年1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做出决定,撤销长江局,成立中原局和南方局,东南分局改为东南局,并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11月9日,中央政治局决定,由刘少奇、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为中原局委员,刘少奇任书记。“所有长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概归中原局指导。”11月23日,刘少奇与朱理治、李先念等人由延安出发,于1939年1月28日到达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正式成立中原局领导机关。从此,刘少奇直接指导中原地区党的工作和部队工作。刘少奇一到中原,就大力宣传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一…  相似文献   

2.
1939年10月,中共豫鄂边区党委机关干部和部分抗日武装600余人,在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朱理治、副书记任质斌的率领下,从豫西竹沟南下,到达豫南四望山脚下的龚家湾,与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胜利会合。 随后,在龚家湾召开了“四望山会议”,豫南、鄂中、鄂东党和部队的主要负责同志都出席了会议。会上,朱理治、陈少敏传达了中原局和刘少奇的指示,宣布建立新的豫鄂边区党委,将这些地区的抗日武装统一整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原局和南方局,任命刘少奇为中原局书记,中原局机关设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在竹沟期间,刘少奇领导中原局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注重运用策略广泛争取抗日力量,最大限度地发展进步力量,孤立打击顽固势力,为实现中央制定的"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入调查明确统战工作政策为迅速传达贯彻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刘少奇和朱理治、李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的竹沟镇,随着中共河南省委的迁驻和中共中央中原局的成立,已成为党在中原抗战的指挥中心,刘少奇、李先念、朱理治、陈少敏、王国华、周骏呜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进行工作和战斗。被毛泽东形象地称为“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在竹沟抗战斗争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为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和夺取中原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首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甄实 《党史博览》2013,(9):17-22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上,毛泽东作了《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会议通过的《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重申了党的独立自主地放手发动和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方针,确定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战区和敌后。巩固华北。发展华中。会议还决定。撤销中共中央长江局。设立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中央南方局,并把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改为东南局。1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由刘少奇、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等为中原局委员。刘少奇任书记。由此。刘少奇在华中抗战发展的紧要关头.担当起建立与发展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6.
1948年2月,解放战争顺利发展,整个战局朝着有利于解放军的方向转变.这时,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刘邓大军主力从大别山地区转出来,进入了伏牛山东麓地区.随后,邓小平、刘伯承、陈毅(6月中旬到中原局所在地)等率领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总部在这一地区整整待了半年时间,领导了中原人民的解放战争,顺利实现了中原战场从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朱理治,是知识分子出身并受过长期革命锻炼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不仅具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也是精通财经工作的党内专家。在他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与陕甘宁根据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朱理治从1935年至1943年一直战斗和生活在陕甘宁根据地,期间先后担任过中共陕甘晋、陕甘边省委书记,陕甘宁边区银行行长等重要领导职务,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陕甘宁边区,为边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他在担任中共陕甘晋省委书记期间,受“左”倾错误的影响,执行了极“左”错误政策,以致逮捕关押了大批陕北根据地干部,包括刘志丹、高岗等人,并杀害了几…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先后担任了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华中局书记,主持领导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与巩固工作,对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主张和方针政策,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政权理论,推进了我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946年7月,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结束后,胜利突围到豫鄂陕、鄂西北地区的中原军区主力部队,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就地建立了豫鄂陕、鄂西北两块革命根据地。其中,创建鄂西北根据地的中原南路突围部队,在积极开展对敌斗争,开辟和巩固根据地的同时,根据中原局指示,为有效地牵制敌人,策应豫鄂陕、鄂西北地区斗争,决定派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李人林率一支部队东渡襄河,重返大洪山、桐柏山地区,开展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敌后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0.
赵晓泮 《党史博览》2005,(12):42-44
抗战时期,在湖北、河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战斗着英勇的新四军五师。这支部队的主要领导人,就是曾担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李先念,至今许多老同志还习惯地称呼他为“李师长”。对这支部队的起源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还有刘少奇、朱理治、郑位三、陈少敏等,但作为李先念的得力助手,为新四军五师和鄂豫边区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卓著功勋的是时任该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的任质斌。李先念在晚年时几次提出,要写一篇文章,把任质斌对新四军五师和中原军区的历史贡献反映出来,并要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李先念的这个心愿,道出了他们两人之间志同道合…  相似文献   

11.
1975年成立于中原大地、现隶属于中国石化的华北石油局(前身为国家计委河南石油普查勘探指挥部,后为华北石油局),传承和弘扬着中原文化和石油精神,在有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恢宏征程中,以奋勇争先、持续创新的状态,延伸着开疆拓土、寻油找气的能源报国路,缔造着打造一流、建设千万吨级大型油气田的“华北梦”,为“中国梦”涂抹了一道亮丽的石油原色。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是一场空前广泛的人民战争。从1947年起,中共中央决定以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开辟中原战场,先后建立以邓小平为书记的中原局和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扩大的中原局,领导中原人民解放战争.邓小平和刘伯承等充分发动中原人民群众、相信中原人民群众、依靠中原人民群众,逐鹿中原、解放中原,为中原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北约东扩,昔日的“敌人”如今逼到了家门口,曾经在欧亚大陆执牛耳的俄罗斯军队。内心的憋闷可想而知。这几年来,俄罗斯围绕富国强军和重振昔日大国的目标,不断进行军事改革,尤其是普京担任总统和武装力量总司令后,俄军建设得到了实质性发展.正从解体初期的困顿中“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14.
1938年冬.中共中央在六届六中全会上确立“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11月6日全会闭幕,9日中央政治局即发党内通知,宣布成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原局,“所有长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概归中原局指导”.①为了贯彻落实发展华中的既定方针,对付华中日益复杂严峻的斗争形势,1939年11月,刘少奇率中原局直接进入华中敌后,直到1942年3月迟延安.在华中,他把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策略思想具体运用到华中敌后,力挽狂澜于既倒,迅速打开了华中敌后抗战的新局面。观照刘少奇在华中敌后二年多的斗争实践,他…  相似文献   

15.
逃离家乡。1929年,他和母亲流浪到湖北石首。半年后,革命力量又发展到这里。刘光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CY)。1930年,他13岁时就担任了共青团支部书记和区巡视员。不久,共青团准备成立县儿童局,推派他做筹备主任。一个月后,举行了有三四百儿童代表参加的儿童局成立大会,会上,他当选为县儿童局书记。这时,他的父亲是石首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哥哥是区少先队负责人之一。1931年初,红二军团撤离洪湖根据地,石首县的革命政权和武装力量被反动派包围,为了保存力量,刘光全家辗转来到上海。一时找不到组织,只好卖水果、当小工维持生活。后来接上组织关系,刘运鸿到江苏省委工作,刘光担任共青团江苏省委上海儿童局书记,并参加少共上海区委的领导工作。1932年“一·二八”凇沪抗战期间,刘光发动青少年儿童为十九路军将士募捐,在街头书写标语、散发传单,剪断敌人电话线,还组织童子军团去前线慰问。由于工作出色,于当年6月被派往苏联,参加少共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后来留在莫斯科国际列宁学院及东方大学学习,还在少共国际实习一年,以后还到工厂当过工人。他那一双粗大而又生茧的手,就是那时留下的印记。他精通俄文,也是那时学习的结果。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光于1...  相似文献   

16.
最早的女县委书记之一 1931年11月,金维映受命担任中共江西省于都县委书记.她成了中央苏区仅有的两位女县委书记之一.另一位女县委书记是长汀县委书记李坚真. 1931年12月初,刚刚上任的金维映就率领革命武装力量,展开肃清于都西部地区残余地主武装的斗争.  相似文献   

17.
与熊复的接触 我认识熊复是在河南省郑州市. 1948年10月,熊复自中共中央调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宣传部副部长兼新华社中原总分社社长.1949年1月1日,中原局在郑州出版《中原日报》,他又任社长兼郑州市委宣传部部长. 我原任新华社第二野战军随军记者,1948年末坚持大别山斗争胜利后,回到中原局,被分配到《中原日报》任编辑部副主任,但因不参加编委会,与熊复接触不多.  相似文献   

18.
一 建国前夕,我人民解放军在取得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胜利后,挥师南下,以凌厉的攻势向长江沿线推进。1949年5月17日,一举解放了武汉三镇。6月初,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撤销了中原局和中原军区,  相似文献   

19.
《党史博采》2008,(3):52-53
<正>朱理治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河北的老领导。在大革命后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及建国后的1975年至1978年间曾到河北地区工作,为河北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张闻天从陕北"肃反"的刀下解救出高岗1935年,在刘志丹、高岗等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陕北红军多次挫败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边根据地的"围剿",陕甘边根据地的革命形势进一步高涨。然而就在此时,"肃反"的狂飙悄然而至。中央驻北方代表派西北代表团书记、陕甘晋省委书记朱理治,西北保卫局局长戴季英(曾经担任鄂豫皖保卫局审讯科长),西北军委主席聂洪钧等在刚抵达陕北不久,就指责陕北党和陕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