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自制理论是近年来我国学者提出的行政法学新课题.该理论一方面是基于对立法和司法的功能不足的反思,另一方面是基于对我国行政自制现象普遍化和内部行政法重新崛起的总结.行政自制理论的提出,改变了我国传统的以立法和司法为中心建构行政法和行政法学体系的实践路径和理论模式,其对于行政法学研究视角的转换、研究路径与方法的拓展以及行...  相似文献   

2.
<正> 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问题涉及到对行政法产生的原因,对行政法诸要素的理解等,可以说是行政法学最基本的问题。行政法学研究中观点各异、分歧诸多,皆源于对这一基本问题的认识的差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行政法学的不成熟,从而有必要认真探讨。 一、单纯主张“控权法”观念 关于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一个最为常见,而又颇有市场的观点是:认为行政法是对行政权力进行控制的法。 笔者认为,单纯的“控权法”观点,于行政法制实践是不足取的,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3.
过度介入法治实践既耗散了行政法学的有生力量,也影响了行政法学的思维方式.在行政法治建设提档升级的时代,应当警惕“问题导向型”研究进路的庸俗化理解.行政法学须将《纲要》对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憧憬转化为相应层次的学术命题,并在行政法制度、行政法学基本范畴、行政法学体系和行政法治模式上实现研究的创新.作为行政法理论基础论争中的重要学说,“政府法治论”对行政法理论体系的完善和行政法治实践的发展曾经发挥了应有的引领作用.在法治政府即将基本建成的前夜,政府法治论当在核心内涵和实证基础上继续深挖,进而与时俱进地生长为当代中国具有学术和社会双重影响力的行政法学思潮.  相似文献   

4.
<正> 行政法学基本理论和观念的讨论是近年来行政法学研究深化的表现。行政法学是以研究行政法律现象为主的专门学科,有其基本理念逻辑发展的科学体系。行政法的本质、精神只能成为行政法学研究的内容,而不能成为行政法学基本理论本身,某些行政法的功能(如政府的服务功能)亦不可成为行政法学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5.
比较行政法学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行政法学既是行政法学的一个分支,又是比较法学的一个分支,这是比较行政法学的基本定位。比较行政法学具有生命力的地方不在于对行政法现象进行排列,而在于“比较”。为了通过比较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科学的方法论是必须的,该方法论既不能被比较法学的一般方法论淹没,又不能被行政法学的方法论取代。构架比较行政法学的体系对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行政法学的走向以及全面实现行政法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专题导引】我国的行政法学研究,早期在弘扬理念、提出原则、指导立法方面贡献甚大,近些年在比较法上着力较多,行政法解释和社科行政法的研究也已逐步展开。经过几代人三十余年的努力,我国行政法学的基本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这一体系与我国行政法律体系相伴而生,也受到外国行政法学的影响。行政法学今后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本土化。这就需要使其研究面向具体领域。行政和行政法是混杂的、变动不居的,行政法学认识它的体系则是条分缕析、相对稳定的。这一体系中超越具体领域而具有一般意义的构成部分通常被称为行政法学总  相似文献   

7.
张智超  王珏 《法制与社会》2010,(36):294-294
部门行政法,是指规范调整一定行政部门或领域内发生的国家行政关系及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行政法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早已将部门行政法体系纳入到行政法学的视野。本文从行政法学者对行政法的认识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了我国行政法学研究的发展及现状。  相似文献   

8.
中国行政法学研究在2007年发展稳健,不仅在传统行政法领域有很多优秀成果,而且在物权法中的行政法问题、规制(管制)理论和部门行政法、比较行政法和外国行政法等方面也有不少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本综述以全景式铺开2007年行政法学研究"画卷",力图全面追踪这一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也对部分著作和文章重点予以介绍,深入行政法学研究"腹地";最后,既是总结缺失,也是展望新蓝图。  相似文献   

9.
《行政法学研究》创刊于1993年,至今已走过三十年历程。三十年的发文内容恰是中国自主的行政法学知识体系演进发展的缩影。通过纵览三十年的发文,我们能够了解中国行政法治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剖析行政法治发展特点。三十年来,中国行政法学在行政法基础理论、行政主体理论、行政行为理论、行政程序理论、行政救济理论等方面均取得重大发展与突破。中国行政法学呈现出紧跟立法实践,适时反哺立法实践、追踪司法实践,弥合理论实践隔阂、评估行政实践,探索行政法治进路、洞悉时事政策,及时回应时代需求、发掘域外经验,借鉴精华开拓创新、加强部门对话,拓宽行政法学疆域、更新研究方法,丰富理论研究路径、寻求制度自信,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等特点。站在新的节点上,我们对未来行政法学在行政法基础理论的更新、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法法典化进路与归宿的探索和涉外行政法治发展等方面有了新的展望,希冀进一步完善中国自主的行政法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0.
现代行政法学的建构与政府规制研究的兴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早期行政法学普遍经历了从行政科学到法律科学的转向,而现代行政法学则从以司法审查为中心转向以行政过程为中心。发韧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政府规制理论为现代行政法学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有助于革新传统行政法的概念架构和学理体系,建立起对真实世界行政过程有解释力的现代行政法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江利红 《法学》2012,(3):51-62
传统的行政法学过度偏重于作为行政过程最终结果的行政行为,忽略了同一行政过程中各个连续的行为形式之间的联系,仅仅从静态上定点地考察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随着现代公共行政的发展,行政法学必须将行政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形式全盘纳入视野,而且应注重同一行政过程中各行为以及同一行为内部的各环节之间的关联性,对行政过程进行全面、动态的考察。基于此,可以从公私法区分的相对化、实质法治主义的转换、行政法学方法论的变革、行政法体系的重构、行政行为理论的发展、行政过程中相对人地位及作用的提高等六个方面构建行政过程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以强制性行政行为为主导是我国现行行政法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民主政治的发展与进步已导致行政法理念由控权论向平衡论转变,以非强制的行政指导为主导将成为中国行政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与现行行政法学理论体系存在诸多冲突.为此,必须重构中国行政法学的理论体系:重新定位行政行为的性质、重新构建非强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标准、行政救济的受案范围以及行政法律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3.
李煜兴  叶必丰 《法学论坛》2005,20(3):141-144
杨海坤、章志远在其专著<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中,站在中国法治与宪政思想的高度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行政法学的发展状况,对二十多年来行政法治建设过程中一系列主要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并在吸收国内外最新行政法学研究成果的同时,创造性地阐发了中国行政法的基本理论.该书是一部集专业性、理论性、继承性和创造性,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研究型学术专著,体现了我国行政法学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反映了目前我国行政法学研究的新水平.  相似文献   

14.
行政相对人作为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一个行政法概念,已成为行政法学的一个基本范畴;但是,行政相对人作出的行政法意义上的行为,即相对行为问题,却是一个很少有人专门系统研究的问题。经济领域的相对行为,即经济相对行为问题理应成为行政法学研究的范畴之一。对经济相对行为若干基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对于完善经济行政法学乃至行政法学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也有益于我国经济行政立法、执法和监督的法律实践。  相似文献   

15.
应松年  何海波 《中国法学》2007,8(1):136-146
2005-2006年的行政法学研究,在教科书的编撰和外国法的译介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公共治理的转型和行政法理想模式的探讨有了深化,行政法原则等一般理论的阐述得到推进,对《行政程序法》、《行政诉讼法》、信息公开法的立法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对行政规制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实证研究和法社会学方法的应用也出现了若干成功的案例。相对年轻的行政法学开始呈现出一幅新的面相。但它在回应现实需要、回馈其它学科方面还值得改进,法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和规范意识还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6.
公共服务理论与行政法学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服务理论是行政法学发展的理论支点。以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行政法学将会发生一次深刻的转型,即由以控权论为基础的传统行政法学转向以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的现代行政法学。现代行政法学在价值理念、行政范围、行为模式、救济方式等方面都将突破传统行政法的疆域。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行政法学的诞生与成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中国古代,虽有庞大的官僚机器,也有非常严密的行政官制体系和规范,但是没有近代意义上的行政法和行政法学.中国近代行政法和行政法学是在19世纪30年代之后,随着西法东渐的浪潮一起诞生的.本文对这一具体过程作了比较细致的描述,对其中的几部代表作进行了评述,并对中国近代行政法学的特点以及对新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的影响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行政法学理论基础涵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 ,近年来学界对于行政法学理论基础问题的探讨缺乏对行政法学理论基础与行政法理论基础的明确区分 ,从而缺乏对话基础。文章对“行政法理论基础”与“行政法学理论基础”作了辨析。理论基础系指最基础的理论 ,只能针对理论群而言 ;理论来源则是理论与实践的理论来源 ,既可针对理论群 ,也可针对实践。行政法作为法学实践 ,显然谈不上理论基础 ,只存在理论来源。此外 ,行政法也并没有相对统一的立法倾向 ,统一的“行政法理论基础”不仅提法错误 ,而且也不存在。行政法学作为法学理论 ,则存在理论基础。文章认为 ,“管理论”是从行政法…  相似文献   

19.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政府法治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问题,在有些国家行政法著作中亦称行政法之基本原理,是决定一国行政法之存在价值与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也是一国行政法学体系中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 行政法,就字面意义而言,是关于行政的法,是动态地考察与行政有关的法的现象。因此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就是从根本上解决行政与法之间的关系,由于法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因而从更深层次看,行政法理论基础是要解决一个行政与人民、政府与人民之间基本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行政法学者对行政法的认识角度出发,论证了行政法学经历了痛苦的嬗变过程——由最初的认识偏差,即认为行政法是保障行政权力正常行使的法,转变到行政法应当是约束行政主体依法行政、保障"老百姓"合法权利的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