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月刊》2010,(18):78-78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对我省新农合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正在按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完善措施,巩固和发展我省新农合制度,造福广大农民群众。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是国家用来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救命钱",但一些不法分子却把其当成唐僧肉。富源县某镇卫生院原院长张礼,与医院的副院长、医生、医药经销商联手,采取虚构事实、伪造虚假住院处方和用药等手段内外勾结,骗取新农合资金百万余元。  相似文献   

3.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脱贫攻坚又一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催人奋进。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让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始终是我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党员干部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是辽宁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制度十周年,也是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实施三周年。省卫计委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全省参合人口从2006年的1810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1949万人,参合率接近100%;全省新农合受益农民从2006年的598万人次上升到现在的2898万人次,累计受益人口达1.75亿人次。新农合制度彻底结束了全省农民看病全自费的时代,改变了农民"小病拖、大病扛"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哈婷婷 《当代贵州》2005,(12):31-32
5月20日,省理论界"加大扶贫力度解决‘三农'问题"研讨会在贵阳召开.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军,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康生,省政协副主席王录生出席研讨会.研讨会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为指导,深入研究我省新形势下扶贫开发的新机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的新办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和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大家就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在历史性跨越中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法律思考,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与农民权益维护,贵州农村人口问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扶贫开发进程以及走内涵式发展粮食生产的路子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1日上午9时,在我国居民健康卡首批试点地区河南发卡仪式上,56岁的参合农民吴凤仙获得了由卫生部部长陈竺颁发给她的我省首张居民健康卡。自此,全省农民看病就医实现“一卡通”。 这是我省新农合制度创新的一個缩影。翻开新农合健康发展的历史篇章,仅仅在过去3年中,我省就有多项新农合新政推出,创造了诸多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7.
今黔动态     
我省投放百亿贷款助 "三农" 我省今年将加大面向"三 农"的金融支持力度,3300万农 民及乡镇企业将得到超过100亿 元的贷款。其中,省农村信用社将新增72亿元贷款规模, 其中投向"三农"的比例不低于80%;中国农业银行贵州 省分行支农贷款投放规模将达到62.6亿元。我省除了新 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还 将进一步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采取贴息、 补助、税收等措施。同时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开发农业 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8.
正开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针对全县农村困难群众伤病就医筹资难问题,探索推出困难农户个人医疗消费贷款,为全省其他地区有效破解困难农户看病就医难题、推进新农合深化落实提供了有益借鉴。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下称新农合)及各类惠农政策的实施推广,我省农村医疗保障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然而,由于农村贫困面大、困难人口多,加之新农合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整合力度不够、新农合跨区域结算网络尚不健全等因素影  相似文献   

9.
"看病难、看病贵",已是当前一个很受社会关注的问题.由于受经济、地域等条件的制约,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更为严重.在农村,曾流行这样的说法:农民有"两怕",一是怕生大病,二是怕孩子考上大学.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前,农民不是"小病拖、大病扛",就是一人生病,一个家庭陷入困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随处可见.农民怕生病,怕的是"脱贫十来年,一病又回到从前".  相似文献   

10.
青海农民贫困.农村困难,农业底子薄弱,能够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缺乏。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在我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尤其受到了基层组织和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1.
胡才芳  宋军华 《学习月刊》2014,(18):123-123
新农合制度作为一种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新农合制度在保障大病方面存在着缺陷,必须尽快完善新农合救助机制,阻止大病群众因病致贫返贫。一、大病医疗费用的补偿途径目前,巴东县农村大病患者医疗费用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行补偿。1、实施新农合制度。新农合采取门诊统筹、住院报销的方式进行补偿,凡患终末期肾病等22种重特大疾病的参合农民,经县合管办和县民政局审批后,按规定的治疗方式发生的医药费用,实行零起付线,不受药品目录限制,在规定的医疗费用限额内新农合按70%的比例补偿,没有规定医疗费用限额结算标准的重特大病种,在年度封顶线内按照70%的比例给予补偿,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群众压力、为大病群众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2.
看病难、看病贵,曾困扰了多少农村家庭;因病致病、因病返贫,曾让多少农民兄弟在致富门前望而却步.让农民兄弟看得起病,让农民兄弟住得起院,让社会公共福利覆盖农民,让人道主义之光普照农村,已成为从总理到百姓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3.
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和劳务输出大省,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约1000万,劳务输出已成为我省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去年,全省农村劳务收入2400多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已有30%左右来自外出务工收入。但是,愈演愈烈的“民工荒”对我省劳务经济形成了新的挑战。挑战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我省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据有关部门对安徽省31个县(区)31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浙江、江苏、上海是我省外  相似文献   

14.
"三农"中的农民增收致富问题,是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也是我省农村广大基层干部、党员和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江苏省常熟市梦兰村依靠"三个突破",实现村民人均收入上万元的经验,引起许多人的兴趣.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梦兰集团董事长钱月宝对此有一番精彩的论述,相信对我省农村第一线的村支书们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大地震,给我省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其中,受灾面最大的是农村,损失最严重的是农民, 全省农业、林业、畜牧、农机和供销系统损失巨大.据初步估算,全省灾区农业农村经济直接损失在2700亿元左右.当前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安置受灾群众和恢复生产、灾后重建阶段.我省灾后重建工作的重点在农村, 难点是农民.抓好全省农村灾后重建和农业恢复发展, 事关全省乃至全国主要农产品供给,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事关全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16.
《学习月刊》2012,(20):113-114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农信联社)是我省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在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省农信联社紧紧围绕支持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的政策要求,深入调研,认真规划,采取多种措施,深入推进农村的产业升级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做实"三万"活动推动新农村发展"办实事、促发展"是"三万"活动的宗旨之一,也是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盼。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是省农信联社"三  相似文献   

17.
今年我省涉农补贴资金全部通过"一折通"的方式发放,全省近1800万农民将成为这项改革的受益者.这是记者最近在省财政厅得到的消息.那么,什么是"一折通"?为什么实行"一折通"?记者带着广大农民普遍关心的相关问题采访了省财政厅副厅长、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庆江.  相似文献   

18.
我省是一个地处内陆的农业大省,农民增收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国加入WTO以后,我省农产品面临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双重压力和激烈竞争.要使我省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必须克服以下十个薄弱环节,把好"十关".  相似文献   

19.
建设新农村,我省已做出了很多探索.我省农村党支部推出的"支部加协会",曾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支部加协会"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党的建设的新形势,不仅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实现农民得实惠的目标,而且可以更好地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从而取得农村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桂春 《新长征》2020,(1):54-55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民的收入水平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晴雨表,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指标。因此,党和政府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给予高度重视,连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业和农村的各项工作给予了特殊强调,并推出了"一免三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以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