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职业安全保障学术自由--美国终身教职的由来及争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北成 《美国研究》2003,17(4):98-110
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理念的核心.20世纪,为了保证学术自由,在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努力下,美国大学普遍实行了终身教职制度.该制度在各方面的维护下正常运转,对于美国大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市场化潮流的冲击下,有关争论一度达到自热化的程度.本文把终身教职制度的要旨概括为以职业安全来保障学术自由,并对美国大学终身教职的由来与相关的争论做了简要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韩国学术院为庆祝成立四十周年举行国际学术讨论会10月21日,韩国学术院召开第22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庆祝该院成立40周年。出席会议的有学术院院士和一些大学的著名教授,还有应邀前来提供学术报告的英国、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的4位国外学者,共约200人。讨论会...  相似文献   

3.
2012年10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欧洲转型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欧洲转型是当前国际社会备受瞩目的话题。欧洲的稳定、发展与和平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与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本届论坛上,来自中国各地高校及相关研究机  相似文献   

4.
随着北平地区学术出版环境与氛围的变化,学术书刊出版在1927—1937年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政府、高校和民间机构协作,共同推进北平学术书刊出版走向深化、繁荣,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此后该区域乃至全国学术研究及书刊出版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当代韩国》2008,(4):I0001-I0001
2008年9月20~21日,在东国大学校庆州校园隆重举行了第十届韩中文化论坛暨纪念东国大学校庆州校园建立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学术大会在驻韩中国大使馆、孔子学院总部、庆州市和在韩中国人教授联谊会的支持下,是由首尔孔子学院、东国大学校庆州中文系和社团法人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共同举办的。共有来自6个国家7个地区(包括香港)的24名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20日和21日两天,在东国大学校庆州校园里,隆重地举行了第十届韩中文化论坛暨纪念东国大学校庆州校园建立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学术大会在驻韩中国大使馆、孔子学院总部、庆州市和在韩中国人教授联谊会的后援下,是由首尔孔子学院、东国大学校庆州中文系和社团法人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共同举办的。  相似文献   

7.
1999年6月8日上午,中国学术界30余位专家和学者聚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6号学术报告厅参加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当代韩国人文社会科学》一书首发式。出席会议的学者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韩国研究中心理事长汝信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副局长孙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任、档代韩国人文社会科学》主编李惠国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副主任、韩国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黄长著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黄有福教授、严圣钦教授,《当代韩国…  相似文献   

8.
黄心川教授获第四届国际佛教学术奖1995年12月18日上午,来自中韩两国的专家学者欢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热烈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前所长、本刊编委黄心川教授荣获第四次国际佛教学术奖。韩国大韩传统佛教研究院院长、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金知见教授...  相似文献   

9.
纪念中韩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1995年8月24日,由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韩国》编辑部联合在上海举办了“纪念中韩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海市社联副主席。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姜义华教授...  相似文献   

10.
伍慧萍 《德国研究》2005,20(4):51-51
汉堡行政法院的法官判定学士学位不具备从业资格。德国目前计划到2010年之前,在德国所有高校中引入学士学位。法庭判决认为该学历不能作为“长期的、以获取收入为目标的职业”资格。但是按照欧洲协议,学士学位应该可以成为具有从业资格的首个学历。硕士学位也将在2010年前引入所有德国高校,是深化和专业化的途径,但不是大学毕业必修学位。  相似文献   

11.
(一)具备哪些条件可以授予教授的职称?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授予教授职称:1.是科学博士;通过了教研室主任或教授的职位空缺候补遴选并由校长或副校长任命在该职位上顺到工作一年;在论文答辩后出版了科学著作和教学法著作;从事教育工作不少于十年,其中在高校从事教育工作不少于5年(包括兼职)在高校中工作时要有高水平的讲课。2.是科学副博士;通过了教研室主任或教授的职位空缺候补遴选并在该职位上顺利工作一年;以及教育工作不少于15年,在高校从事教育工作不少于十年;有副教授职称;在论文答辩后有公开发表的科学著作和教学法著作;有高水平的讲课。  相似文献   

12.
金姬 《新民周刊》2023,(16):18-21
<正>青少年要有参与意识,树立起“天下事就是我的事,与我有关”,这就是主人翁的精神。时代总是把历史的重任赋予年轻人,但年轻人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新民周刊首届青少年社论大赛,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挥斥方遒、浪遏飞舟的舞台,并请来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思和,茅盾文学奖得主金宇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俞立中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张涛甫等诸位学术大咖担任评委。  相似文献   

13.
金秋的泉城,气候宜人。来自中国、韩国、俄罗斯、日本4个国家的韩国学专家学者共抓余人聚集一堂,一起迎来了隔年举行一次的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召开。由山东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山东省委省政府支持、韩国国际交流财团资助的“第三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11月4ed日在山东大学举行。11月4日上午,研讨会在山东大学邵馆学术报告厅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山东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任孔令仁教授,政协山东省委韩喜凯主席,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主任杨通方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词。韩国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法文化交流协议,武汉大学从1981年春开始,先后选派了11名教授赴法短期讲学或访问,中文系教授王文生是其中的一位。在中国古代文论这个学术领域里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王文生教授,年仅55岁,是我国学术界的后起之秀。陕西人民出版社在去年年底出版的《临海集》,收集了  相似文献   

15.
“东亚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模式的探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3年 12月 5日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此次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央民族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和韩国园大学亚细亚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来自中、韩、日三国的 3 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中央民族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所长黄有福主持了研讨会。会上 ,有 7位学者发表了论文。其中包括韩国园大学全东震教授的“共同体的精神”、郑文祥研究教授的“近代韩国人的东亚协作论”、朴真秀教授的“东亚文化交流的展望及语言交流———汉字使用的过去、现在、未来”、中央民族大学祈庆富教授的…  相似文献   

16.
张晓玲 《德国研究》2011,(4):59-65,80
2003年,德国下萨克森州的5所高校率先推动了德国高校公法基金会改革,其中哥延根大学是这一轮德国高校改革的开路先锋.在下萨克森州的公法基金会模式中,基金会是连接国家、高校和社会的耦合器.公法基金会改革致力于国家对高校的间接管理、高校在组织、人事和财政方面的自治以及高校如何回归社会,从而真正实现高校学术自由和自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博士生院(Graduiertenkolleg)是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于20年前推出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举措。在今年9月的庆祝活动上,DFG主席克莱纳教授(Prof.Dr.Matthias Kleiner)总结说,博士生院模式成功地改变了德国高校博士生“孤军奋战”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翰 《法国研究》2007,(2):1-11
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1918年出生于法国的圣马克尔(Saint-Macaire),2000年在兰孔逝世((Langon).他的生活经历非常丰富,不仅仅是一位坐在书斋里的教授.无论在生活的经验上还是在学术文字的领域中,他都是一位勇于探险的人,既是文学教授,也是批评家、记者和作家,著述丰硕.  相似文献   

19.
印尼对外国语言和文化产生学术兴趣始于一九四○年底。那时雅加达(当时更有名的名称是巴达雅亚)成立了第一间文学和哲学学院。这间学院有四种研究项目,即社会经济研究、印尼语言和文学,或哲学、历史、以及人种学。 这间新建的学院有五个教授,两个特约教授和五位讲师。除了两位印尼教师外,所有教学人员都是荷兰学者。尽管如此,对于外国语言和文化的学术兴趣仍然是倾向于亚  相似文献   

20.
社科院学者同韩国的学术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在过去三个月中同韩国交往频繁,摘要如下:1993年11月4日,文学研究所韩非参加了由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举办的“国际鲁迅研讨会”。根据我院与大韩民国学术院之间的交流协议,韩国学者东元教授于11月5~们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