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左”的根子很深,时间很长,影响很广,纠正起来也难。直至今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受到主要来自“左”的干扰,正如小平同志所指出的:“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分析,“左”倾思想的认识论根源是主观唯心主义,即“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从根本上违背了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唯物  相似文献   

2.
答:小平同志最近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很有针对性的,“左”的倾向在党内仍有一定的市场,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谈话中,鲜明地提出了反“左”的问题。围绕反“左”,提出了一些十分重要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三个方面:一是指出“左”是主要错误倾向。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二是指出“左”的严重危害,“左”在党的历史上造成可怕的恶果,现在同样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三是分析“左”的思想根源。“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象越“左”越革命。具体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现在影响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必须进一步从“左”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 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4.
正是在“左”倾思潮四处泛滥,人们心头充满了疑云的关键时刻,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以88岁的高龄,毅然南巡,发表重要谈话,高屋建瓴,冲破姓“社”姓“资”的阴霾,推动改革开放的车轮重新启动,隆隆前进。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旗帜鲜明地反击了“左”倾思潮,批驳了假扮成马克思主义的“左”的谬论。邓小平说:“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它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右的东西有,动乱就是右的!‘左’的东西也有,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不会犯大错误,出现问题也容易纠正和改正。”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姓“社”姓“资”横加干扰,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的现状,邓小平说:  相似文献   

5.
《求实》1992,(4)
在目前改革开放中,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凡事先问是姓“资”还是姓“社”。我们应如何理解姓“社”姓“资”这个问题呢? 1、找们是要问姓“社”还是姓“资”的。因为在存在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斗争中,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个根本的原则问题。我们只有牢牢地把握住社会主义的大方向,贯彻执行好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才能实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他还指出:“‘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象越‘左’越革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5页)这里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左”的东西根深蒂固,带有革命的色彩呢?这个问题很复杂,亟待深入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与“‘左’比右好”观念的长期禁锢有极大关系。而这一观念似未系统清理过。因此,对“‘左’比右好”作一番评析,辨明是非,将有助于使更多的人进一步从“左”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7.
秦海  欣欣 《求贤》2008,(4):26-26
就左右而论,应当是左大,左尊,左先,左上;右小,右卑,右后,右下。我们现在官员隆重出现在公共场合,有两种排位法,其中一种是“一把手”居中,“二把手”在其左,“三把手”在其右,然后一左一右排。这种排法,正是对左先右后的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南巡的重要谈话,贯穿着一个根本精神,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针对进一步解放思想问题,邓小平同志还鲜明地提出了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观点。他说:“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东西是‘左’的东西。”“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总结了我党七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对指导我  相似文献   

9.
沈东 《世纪桥》2013,(11):76-76
近些年来,国内学人喜欢用“左”、“右”来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左”“右”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无助于理解中国问题,只会遮蔽我们分析问题的视角,掩盖解决问题的路径。深入探讨“左”、“右”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危害,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社会问题,为解决各种问题找到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民企虽然已经党的十五大和宪法正名,但存在于一些人思想深处的歧视,并没有完全根除。党的十五大后,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在“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培训班”上说:“把非公有制经济打入‘另册’的‘左’的东西有长期的影响。十五大以及新宪法精神的落实,还会有一个艰苦艰难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对民企进行微观审视时,更需要从宏观上进行审视,否则就会影响我们对民企的态度,继而影响对民企的政策。如何认识民企,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看:第一,改革有两个部分,一是宏观层面,主要是对国有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让非国有经济进…  相似文献   

11.
学习园地     
答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警惕右的干扰,但特别要排除“左”的干扰。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右可以葬送革命,“左”也可以葬送革命。一部中共党史早已写下了这一血铸的结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应该成为今天人们的共识。毛泽东说:“什么叫‘左’?超过时代,超过当前的情况,在方针政策上,在行动上冒进,在斗争的问题上,在发生争论的问题上乱斗,这是‘左’,这个不好。落在时代的后面,落在当前情况的后面,缺乏斗争性,这是右,这个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70余年的奋斗中,曾犯过土地革命时期的3次“左倾错误,包括第一次“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社会主义时期犯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左”倾错误。这些“左”倾错误虽然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历史环境,但却有着不容忽视的共同之处。第一,几次“左”倾错误,都是因领导人对当时的中国国情了解不透,对形势估计失误,对革命和建设的规律缺乏认识,思想超越了现实,行动上表现为急于求成所致。第二,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犯了扩大化错误,具体说主要是在对待资产阶级问题上出现了失误,那时人们有一种“左”比右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深刻领会这一重要命题,对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左”的错误对我们事业的危害极大。中国共产党建党至今,出现过四次大的错误和曲折: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后演变为逃跑主义)的错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中的“左”的错误,“文化大革命”中全面、长期的“左”的严重错误。四次大曲折.有三次是“左”的东西造成的,社会主义时期两次大曲折都是由于“左”。如果我们不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坚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1992年春视察南方谈话中有这么两句震聋发喷的话语;“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这里披露的,就是发生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红军时期一幕由湘鄂西苏区“左”倾错误领导者造成的惨剧:1933年5月1日,年仅29岁的洪湖革命武装和革命根据地创建者之一、红军杰出将领段德昌,被诬为“阴谋分裂红军的反革命分子”而惨遭杀害。段德昌在刑场上向战友作最后告别时说:“我相信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在全国胜利的那一天,我希望红军能回到我的家乡,转告我的亲属:我段德昌生是党的人,死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在七十年的奋斗中,犯过五次全局性的“左”倾错误,他们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三次“左”倾,包括第一次“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社会主义时期的两次’左”倾错误是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这五次”左”倾错误是有其共性的,对其加以分析研究,会对今天防“左”有着借鉴意义.本文试图就此作一些探讨。克一,这五次“左”倾错误,都是领导者对当时的中国国情了解不透,对形势估计失误,对革命和任设的规律缺乏认识,因而思想超过了现实,行动上表现为急于未成,犯7急性病错误.1927…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论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不但对毛泽东一生的是非功过给予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而且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区别开来 ,从而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内在如何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问题上所存在的“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 ,为我们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这是邓小平为我们党和国家所做出的一大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是针对“两个凡是”的;重点是纠正“左”的错误。……对“左”的错误思想不能忽略,它的根子很深.重点是纠正指导思想上“左”的倾向,但只是这样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同时也要纠正右的倾向。 黄克诚同志讲,有“左”就反“左”,有右就反右.我赞成他的意见。 ──《关于反对错误思想倾向问题》(1981年3月27日),《邓小平文选》第334页。 对军队中“左”的影响不能忽视。有些三四十岁左右的干部,受“左”的影响,从“左”角度看问题的比较多,部队一些干部包括有的老干部,对三中全会以来的政策不理解,有的以为是搞资本主义,这…  相似文献   

18.
《党员干部之友》2013,(11):51-51
“左”和“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相异的地方,比如,通常情况下,人的左右手灵活程度大不相同:右手灵活机巧,适于从事担当多种任务;而左手较为笨拙,具有很多不便之处。古人早已注意到这一现象,考虑到“右”方便,而“左”不便的因素,于是古人就用“右”来表示帮助、偏袒。  相似文献   

19.
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譬惕右,但主要是防“左”。 ——邓小平 “左”和右是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两种不同的错误倾向,二者都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都曾给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20.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活的灵魂,我们反对错误倾向必须坚持这个原则。就是说,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有什么错误倾向就反对和纠正什么错误倾向。如果确实同时存在“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那就应该同时进行两条战线的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