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进社区治理机制创新,关键在于构建社区治理的协商互动机制、协同合作机制、信息整合机制、法治监督机制。构建协商互动机制,就是要通过社区的"定期化协商""事件型协商""偶遇型协商"等,推动社区协商的全面化、为居民共识的达成提供基础;构建协同合作机制,就是要通过主体间的全面整合与协作,实现社区治理的整体化、无缝隙化;构建信息整合机制,就是要通过信息的及时收集和发布,实现居民利益诉求的有效聚合、实现治理信息的及时公开;构建法治监督机制,就是要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来推进居民利益表达的法治化及权力监督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2.
正城市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其治理的好坏对于城市安全、城市环境、城市稳定和城市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在社区治理实践中都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鲜经验,基本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街居治理新格局,初步实现了政府依法行政管理与社区依法自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1]。但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社区人口膨胀、社区资源紧缺、社会服务缺位、社区精神沦丧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治理制度碎片化和领导缺失根源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和冷战结束以来持续不断的国际秩序深刻转型,直接的根源是美国霸权的式微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而引发的全球经济结构的变迁与重构。宏观层面上,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体系出现的持续权力流散与全球治理本身的去中心化特征,与全球气候治理之间存在持续的张力;中观层面上,中美欧三边互动与气候治理需要的国际合作之间存在持续的张力;微观层面上,中美欧各自国情与全球气候治理之间存在张力。这是气候治理制度碎片化和领导缺失的直接根源。应对全球气候治理制度碎片化和领导缺失,需要霸权国和新兴大国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真正从全人类利益出发,构建利益汇合点,形成利益共同体,带领各国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各国的自我利益与全球共同利益之间的共赢。  相似文献   

4.
诚信文化建设与社区治理存在显著的互动逻辑。诚信文化建设是社区共同体建设的实践形态,能够促进社区治理的提升优化;社区治理助推诚信文化建设的实施。两者的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能够有效促进社区治理目标的实现,协同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上下联动"协同治理机制实质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有效互动,激发多元参与、合作共治,构建民众有序参与,是引领社会治理新常态的一种治理机制。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的做法主要体现为三点,即通过制度的有效设计保障了联动协同治理能力、通过富民工程深化了联动协同治理内容、通过丰富协商方式提升了联动协同治理效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利益结构、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社会关系等的持续巨变,传统固化的“单位人”逐步为“社会人”和“个体人”所替代,社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社区成为民生问题、社会矛盾的汇集点的同时,也提供了延伸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空间.在构建“服务—治理—管理”新型关系的过程中,基层社区展开了全方位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管控型”转向“服务型”的社区治理新理念新思路、社会资源配置社区化的社区治理新机制、网络化基层时代的社区治理新技术以及社区社会工作与社区治理的新途径.没有永远的最新,只有永远的更新.我们将会看到更多来自基层的令人惊喜的治理智慧.  相似文献   

7.
罗逾兰 《群众》2023,(8):51-5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过程”,对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江苏开放大学作为新型大学,承担着江苏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发展江苏社区教育的领军责任。近年来,学校围绕江苏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推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优化社区治理,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持续推动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社区治安是社会治理的安全基石。有效建构多元治理主体的协同关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安治理新格局,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作为崭新而高级的治理形态,协同治理成为提升社区治安治理能力的现实选择。以协同治理为理论基础,以SFIC模型为分析框架,可发现我国社区治安面临社会组织自主能力孱弱、协同制度缺位及催化领导不足等现实困境,亟须培育社会治安力量、完善协同制度设计、强化催化领导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协商对话、利益协调、资源共享和协同行动等长效运行机制,推动社区治安协同治理持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未来社区是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和人民群众获得幸福感的创新路径。基于空间生产理论,构建出物理、社会、数字三元空间的整体框架,并结合案例深入探究了城市未来社区场景建设、居民融入与数字治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城市未来社区具有全面感知、动态可视、虚实互动、协同演进的优势特征。同时,城市未来社区也面临三大融入困境,包括存在过于追求未来社区的高大上,忽视居民的民生需求;居民习惯于传统的生活方式,不适应未来社区生活;不会应用社区现代信息技术,无法真正融入社区。政府及相关企业需从规划建设上通过全要素表达融入居民利益诉求;从运营管理上促进全过程呈现,提升科学精准管理;从治理服务上实现全周期可溯,切实保障居民权益;从社会保障上完善全域性监管,严防数字风险产生,扎实推进未来社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倩 《群众》2023,(12):53-55
包容性治理是近年来在推行善治理念、提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增进民生福祉等战略目标进程中出现的实践创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共建”意味着治理主体的多元参与,“共治”意味着治理过程的互动合作,“共享”意味着治理成果的利益共享,“共建共治共享”正是对包容性治理核心意涵的全面阐释与精准凝练。  相似文献   

11.
重构城市社区--以治理理论为分析范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治理理论审视和分析中国城市社区的改革与创新 ,对于拓展目前正在兴起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实现社区治理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城市社会的进程引起了社区治理的巨大变革。治理理论为此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指导和分析范式。观照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状 ,着手于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组织体系、治理关系的转换是社区走向善治的理性取向  相似文献   

12.
社区治理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蔡小慎  王天崇 《前沿》2005,(1):179-182
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加快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 ,而城市化背景下城市中社会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 ,既给我国的城市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文章剖析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政府管理错位 ;市场调节低效 ;社区治理薄弱等不足。从政府与社区互动、流动人口的归属取向、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与城市建设等多个层面上分析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中社区平台的意义。从流动人口的社区档案管理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区教育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区服务等三个角度探讨了我国社区治理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社区公共治理与和谐社区的组织化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利益整合机制失灵,社区伦理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在对和谐社区作出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认为社区公共治理结构的建构必须在行政资源的推动下,注重社区多元利益主体的共同参与,但也面临初始行动者的生成、社区治理主体间的信任和社区治理网络的协调与整合等三个方面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新浪微博社区治理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社区治理,不同于传统的公司治理或政府治理,是一种混合型的"共同民主治理"。这种模式由"政府—企业—网民"三种力量联合构成,不同的治理机构各司其职、共同合作。其中,社区委员会主要负责维护社区基本秩序,实施社区治理;同时,国家机构参与监管,打击网络违法行为,公司也进行监督,保障微博正常运作;重要的是,每一个网民也实施自我约束和自律,由此创造出一种自治型的互联网社区。"共同民主治理"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互联网治理模式,发挥了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作用,也逐步培育了理性与协商精神,最终促成微博社区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城市治理体系及其分析维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众多而繁杂,如何按照城市治理的要求进行系统的梳理就是本文的任务。城市治理主体作为一个包容性的体系,众多的利益相关者按照参与的目的和动机,从组织形式上可以归结为三类利益主体:政府部门、私营部门和非营利组织。本文进而提出了城市治理主体的利益定位、利益关系、利益互动三个分析维度,以此作为分析城市治理中伙伴关系运行机制的指南。  相似文献   

16.
提升社区治理效能需要回归社区,从社区自身固有的属性和特点出发,探明社区治理的内在逻辑。从当前的治理实践来看,社区具有生活属性,表现出规模小、样态差异大、公私兼具、侧重调整局部微小利益关系等特点。这些属性和特点决定了社区治理内在依循底层逻辑、生活逻辑和社会逻辑,讲求权力分散、因地制宜、灵活便捷、包容实用、公正和谐。据此,优化社区治理,就要倡导内生发展,重视非正式运作,强化情感治理,坚持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7.
社区教育既是终身教育的有效载体,亦是完善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社区教育面临政策法规对社区治理支持不足、参与力量发展不均衡、资源开发难以满足社区治理诉求等困境,提出了需从完善政策法规、促进多元主体良性互动、注重整合开发高质量社区教育资源方面入手,以推进二者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公民身份具有法律规范的静态性,更有见诸于维护或争取公民权利各种行动的动态性。民族国家与公民个体通过观念、制度和行动三种维度来形塑两者的互动模式,互动的过程既是公民主张权利的实践,也是民族国家实施治理夯实政治合法性基础的过程,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存共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周大鸣 《思想战线》2012,38(5):11-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社区建设动员过程中,将各民族视为一体的"居民动员"逻辑,忽视了社区中各少数民族历史地和实践地形成的民族意识和组织结构特征,从而导致城市社区中民族关系的紧张。一个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多元主体治理的权力格局的形成是社区自治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社区自治组织结构设置,是实现社区自治的制度保证;动员各民族居民共同参与,则是通过实践实现社区自治的群众基础。在多元治理主体的互动中,实现社区资源的优化整合,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城市社会建设中的社区治理向社区自治方向前进,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李曼  杨少杰 《前沿》2023,(1):102-111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社区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法宝。T市Z镇通过强化社区党建引领、做实社区治理平台、打造社区治理“全科网格”等方式,营造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社会治理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然而,Z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还存在社区党组织治理权威不强、引领能力较弱,社区治理活力略显不足等问题。基于此,要塑造与强化党组织治理权威,着力增强党员先锋模范意识;增强与提高党组织引领能力,促进多方社区资源有效整合;构建与完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体系,持续激发社区治理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