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静 《政法学刊》2005,22(1):93-95
2001年8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开始全面铺开《指导意见》开宗明义地指出,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为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然而,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推行在理论和我国现实中,在可行性和可能性的严密分析之下,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批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郑霄 《时代法学》2005,3(6):61-67
自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公布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是,从该制度运行几年来的实际效果看,并没有实现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初衷。我国上市公司不具备与独立董事制度相适应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股权结构,而且独立董事难以实现真正的独立性以及独立董事制度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难以真正发挥作用是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未能产生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独立董事制度是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特色制度,其在制衡内部人控制权滥用、捍卫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上卓有成效。以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为宗旨,我国也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中国证监会于近期出台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下简称《准则》),对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提名选举、职权等作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4.
独立董事制度源于美国的一项公司法人治理制度,虽然我国证监会已于2001年8月制定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设立做出了硬性规定.但这二制度在实践中并没有完全达到目的。对其中存在的缺陷进行解析并提出对策,是完善这一制度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为基础,结合美国独立董事制度的规定,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缺陷。并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为目的,就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栾淼淼  聂莎莎 《法学杂志》2003,24(6):47-48,51
2001年8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全面铺开。对于这项引进的制度,还应该从制度设计上下功夫,完善相关的规则和制度。  相似文献   

7.
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燕 《河北法学》2004,22(4):136-143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已成为目前公司法研讨的热点问题,部分公司已经引入一些独立董事,证监会也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但将一种制度引入我国,绝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移植问题。从公司治理结构的涵义、独立董事的依存背景出发,力求说明我国不适宜引入独立董事制度,而应在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下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制度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其产生于美国,后被世界各国引入,2001年我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也正式开始构建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因为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以来其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针对这种情形在分析该制度在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几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已成为目前公司法研讨的热点问题。将肇始于英美国家的这项制度引入国内,绝不只是简单的制度移植,更不意味着公司只须聘请若干专家以作其“门面和装潢”,以提升公司之层次,它涉及的是独立董事与公司法的整体契合问题。在这方面,我国深沪交易所各自草拟了具有导向作用的“治理指引”和“上市规则”,证监会也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但其中关于独立董事的选任、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维持、独立董事的权责、薪酬等方面,还有不尽细致、完整之处。故而,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完善我国这一制度,应属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公司法》的实施过程中,监事会功能的缺失导致对董事会监督的乏力,中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一直是十分令人关注并思考的问题。理论界和有关主管部门对引进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抱以极大的热情。证监会颁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上市公司遵照执行。但是,我国引进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很可能形成“江南为桔,江北为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独立董事的含义及必要性  不久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明确提出“在A股公司中推行独立董事制度,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这意味着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引进独立董事制度。2001年5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规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1/3以上为独立董事,这使得在上市公司建立规范的独立董事制度指日可待。  独立董事是一个泊来词,是从欧美引入的新概念,一般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  相似文献   

12.
论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取权的重叠与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在2002年6月30日前,在我国的各境内外上市公司,应按《指导意见》的要求修改公司章程,聘任适当人员担任独立董事。将《指导意见》中关于独立董事职权的规定与《公司法》对监事会职权的规定相比较,会发现独立董事的职权与监事会的职权交叉重叠。因此,许多人认为如果监事会能真正发挥作用则不必设立独立董事;也有许多人对独立董事的作用持怀疑态度,因为实践中存在着“人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律师》2002,(2):5-7
2001年8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各境内上市公司“在2002年6月30日前,董事会成员应当至少包括2名独立董事;在2003年6月30日前,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至少应当包括1/3独立董事”,从而拉开了我国上市公司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序幕。为此,中国证监会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及国家会计学院近期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共同举办了几期“独立董事培训班”,其本意在于为上市公司培养合格的独立董事后备人才,一时报名者踊跃,均以为这是律师业务开拓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市公司整体运作情况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部分上市公司的不规范运作经常导致股市的混乱,而恰恰这又和上市公司严重缺乏有效监督体制是分不开的。 我国原有的监事制度并未真正起到作用,于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借鉴欧美国家独立董事制度的做法,要求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实施五年来,此起彼伏的“独董事件”把这一新生事物推到了风口浪尖,“独立董事不独立”现象严重。两种制度孰优孰劣、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究竟应采用何种形式的争论不断。尽管独立董事和监事制度都未能起到彻底有效监督制约管理层的作用。但毕竟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该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对独立董事制度,监事制度进行科学系统的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独董大起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衍阁 《法人》2004,(8):94-100
新疆屯河独立董事魏杰辞职、伊利罢免独立董事俞伯伟……近来中国上市公司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都与独立董事扯上了关系。独立董事的“花瓶”命运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2001年8月16日,在期待和怀疑声中,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各中国境内上市公司聘任适当人员担任独立董事。时至今日,伴随着对独立董事“花瓶”和“橡皮图章”的指责,这一制度已经走过了三年的风雨历程。三年,对于独立董事制度,人们留给它的时间已不算短。该出现的问题,已一如悲观论者的预料一一出现;该收到的成效,却难尽如人意。无论是总结经验还是吸取教训,新一轮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监督体制的建设,已是箭在弦上。  相似文献   

16.
由于监事会制度的长期失灵,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英美的独立董事制度。随着2001年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颁布,我国上市公司陆续按照规定设立了独立董事制度,从而造成了目前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并存的现状。一时间,众说纷纭。独立董事制度全面引进的六年来,中国上市公司现状依旧,股市依然低迷,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当初预期的美好未来。中国上市公司监督机制往何处去?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高的希望又在何方?人们依然迷茫。  相似文献   

17.
独立董事制度是一个外来的制度,迁移的目的在于对董事会进行监督和评估,降低管理层的代理成本,进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但是,我国目前的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不够完备,使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保护和监督机制的完善倍受各方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健全独立董事的相关制度、构建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协调机制、建立独立董事的组织等展开论述,希望对我国建立完善的上市公司治理体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中,由于监事会监督功能虚化,公司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为了防止公司内部控制人滥用控制权损害公司中小股东利益,我国最新修订后的《公司法》第123条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但没有规定具体内容。为从立法上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特提出五项建议:合理划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职权、健全独立董事选任规则、完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强化独立董事约束机制以及保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9.
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境内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源于英美的法律实践,而我国的《公司法》更多借鉴的是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的做法。因此,独立董事制度如何与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相协调是当前实践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双层制”,即在股东大会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公司法的实施过程中,监事会功能的缺失导致对董事会监督的乏力,中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一直是十分令人关注并思考的问题。理论界和有关主管部门对引进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抱以极大的热情,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上市公司遵照执行。但是,我国引进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很可能形成“江南为桔,江北为枳”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