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带刃锐器砍切刺创的顺序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锐器所致创伤的案件中 ,因致伤工具、作用方式和方向 ,以及加害部位的不同 ,创口形态千差万别。在法医学鉴定中 ,分析创口形成的先后顺序 ,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作者通过创口组织结构变化和创口特征差异 ,推断创口形成的先后顺序 ,在检案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判定顺序正常组织均具有一定的张力 ,当带刃锐器首次作用于人体组织后 ,由于创口组织断裂并发生回缩 ,使创壁两侧组织发生移位 ,创口中部哆开移位最大。再次作用这一区域 ,必然发生创口组织改变 ,使先后创伤特征不同。按照锐器所致创口的不同形状和创口特征差异 ,判定创口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颅骨枪弹创骨折类型推断射击方向和顺序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利用颅骨枪弹创骨折类型推断射击方向和顺序的方法。使用国产五四式7.62mm口径手枪及五六式7.62mm口径半自动步枪,以3m的距离2次射击16具尸体的头颞部及枕部,造成颅脑贯通创,制成颅骨枪弹射入、出口各32例,并根据定位标记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颅骨枪弹创骨折形态可分为带有斜面的孔状骨折,锁孔状骨折,放射状骨折和环状隆起骨折4种类型,其出现多见于低速枪射击,并与射击方向和顺序有直接关系。根据颅骨枪弹创骨折类型可推断射击方向和顺序。  相似文献   

3.
徐俊 《中国律师》2011,(6):28-30
为了在版权侵权诉讼中赢得胜利,版权人需要证明其主张的作品享有版权,受到版权法保护,而被告违反了版权法的规定,实施了版权所限制的行为。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后。版权侵权判定主要围绕两个环节展开。  相似文献   

4.
在突发交通事故中,遇到受力方向不明确特别是在没有目击证人的情况时,可给事故发生机制的判断带来困难。本文报道1例此类案例的鉴定分析。  相似文献   

5.
Zhang W  Guan DW  Zhao R  Zhang JJ 《法医学杂志》2007,23(2):81-83,F0002
目的观察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calpain1和calpain2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小鼠皮肤切创后calpain1和calpain2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的calpain1和calpain2均有表达,伤后1d calpain1阳性细胞率显著增加,达最大值。伤后3d阳性细胞比率显著下降。伤后5d阳性细胞比率再次显著增加,以后逐渐下降。伤后1d calpain2阳性细胞比率显著增加,伤后3d阳性细胞比率显著下降,达最低值。伤后5d阳性细胞比率再次显著增加,达最大值。伤后7d至10d,阳性细胞比率逐渐下降。结论小鼠皮肤切创后,calpain1和calpain2的表达随愈合时间而呈现双峰式变化。  相似文献   

6.
1案例张某,女,21岁.某日被人发现死在其住室内。致伤物为双刃匕首一把.尸体检验:衣着整齐,颈胸部大量新鲜血迹,全身皮肤及眼睑球结膜苍白。颈正中有三条平行的线状切割伤,由上至下长度分别是2.5cm,5.5cm,6.0cm.间距分别是1.2cm,10cm。创缘整齐,创深仅限于皮下.胸骨上窝有一3.0×1.7cm的创口,两创角锐,创缘整齐,创口有一个齿裂.创斜通右侧胸腔,右肺明显萎陷,右侧胸腔积血,量约3500ml.右手无名指背侧皮肤有一长2.0cm的线状切割创.2讨论本例死因系双gJ匕首刺人左胸腔致急性大失血及胸肿大量积血(3500ml)致死。…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30只家兔实验性切创在伤后1至12小时创壁的酶组织化学反应。LDH,SDH,NADH,α-GPDH 四种酶反应阳性。创壁酶活性增高的原因部分是局部原来的纤维细胞物质代谢升高,部分是由于急性炎细胞在伤区积聚。作者认为伤后1小时创壁酶反应阳性有助于确定生前伤,并推荐用 PTAH 染色确诊早期创面的微量纤维素性渗出。  相似文献   

8.
根据创内异物判定致伤工具1例姜有生我县孙砦乡孙砦集张某之女(时年5岁)突然失踪。次日上午8时在本村一坑塘旁的水沟内发现张女尸体,当日上午9时在中心现场对尸体进行了检验。裸体、仰卧在水沟内,身长104cm,尸斑暗红色、背臀部未受压部位,指压褪色、尸僵硬...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鼠皮肤切创后各个时间段FAP和α-SMA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AP与α-SMA在正常对照组及伤后1h组小鼠皮肤弱表达,伤后6h阳性细胞率开始升高,伤后5dFAP阳性细胞率达高峰,伤后3dα-SMA阳性细胞率达高峰,伤后14dFAP与α-SMA恢复至与对照组相同。Western印迹法检测显示FAP和α-SMA从1d起各个时间段均有表达,其中5d为FAP的表达高峰,3d为α-SMA的表达高峰。结论FAP可作为法医学皮肤切创形成时间的推断指标,α-SMA可作为损伤修复中后期的推断指标,FAP与α-SMA联合使用有望成为推断皮肤损伤时间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Fan YY  Guan DW  Wang T  Liu WW  Zheng JL  Zhao ZB  Yu TS  Ma WX 《法医学杂志》2011,27(4):246-249
目的 观察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纤维细胞募集和分化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共定位纤维细胞[共表达CD45、Ⅰ型前胶原(procollagen Ⅰ)]和肌成纤维细胞[共表达CD45、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计数纤维细胞及其分化成的肌成纤维细胞.结果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损伤区c-jun的表达及不同损伤时间c-jun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小鼠皮肤切创后各个时间段c-jun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正常组织中有少量c-jun表达。伤后3~12h损伤区c-jun主要表达在中性粒细胞中,1~5dc-jun阳性细胞主要以单个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为主,7~14dc-jun主要在成纤维细胞中表达。阳性细胞率3~12h逐渐增高,12h达高峰,1~5d有所下降,7d阳性细胞率达第二峰值,10~14d逐渐降低。Western印迹法检测显示各个时间段均有c-jun阳性条带,其中12h和7d为c-jun含量的2个高峰。结论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c-jun在损伤区对诱导中性粒细胞、单个核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c-jun表达的规律性变化可用于损伤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12.
Zhao R  Guan DW  Lu B 《法医学杂志》2005,21(3):161-164,F0003
目的观察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iNOS和eNOS在损伤区及损伤周边区内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小鼠背部制作全层切创,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伤后切创组织中iNOS和eNOS的表达,并和无切创的小鼠作为对照。结果损伤区及损伤周边区细胞,伤后3h的损伤皮肤组织中可见少量的多型核细胞表达iNOS和eNOS,伤后6~24h,大部分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为iNOS和eNOS阳性。随着时间的延长,iNOS和eNOS阳性细胞以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为主。伤后3hiNOS的阳性细胞比率较低,6h~1d持续性增加并于1d达到最高峰,3~7d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直至伤后10d再次达高峰,10~14d开始下降。eNOS的阳性细胞率在伤后1~3h表达较低,6h~3d持续性增高,并在3d达到最高峰,在其后的5d内保持稳定表达,之后开始下降。而且损伤区及损伤周边区、特别是肉芽组织内的新生血管可见iNOS和eNOS不同强度的表达。结论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iNOS和eNOS在损伤周边区内多型核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其时序性变化可望用于皮肤损伤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13.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定量研究了12例成人腹部2小时以内手术切创皮肤可检测的Fn。实验批内变异系数<5%,批间变异系数<10%,检测Fn浓度范围3.91~1000ng/ml。结果:成人腹部每克皮肤可检测Fn含量为7.5920±1.7364μg(M±SD);随着损伤时间延长,不同时间段创伤局部皮肤Fn的含量逐渐升高;各不同时间段与损伤即刻皮肤Fn含量的差值和损伤时间之间存在直线相关(r=0.9843)。经方差分析处理,发现创伤局部皮肤Fn含量在损伤经历30分钟后,有显著增加。本此结果可为推断切创形成的时间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法定继承人范围和顺序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敏 《法学》2012,(8):15-20
作为继承法的核心问题,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问题理所当然地受到立法机关和学界的重视。目前的讨论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一是父母究竟应当与子女、配偶一起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还是应当在子女之后为第二顺序继承人?二是配偶应当是第一顺序继承人,还是应当作为特殊继承人?三是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和对公婆或者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者丧偶女婿是否应当为继承人?四是是否应当增加侄(甥)子女为法定继承人?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回答继承发生的根据问题,即立法究竟依据什么来规定哪些人是法定继承人,又依据什么来确定他们的继承顺序。  相似文献   

15.
兔不同时间切创中肌细胞核DNA的定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损伤时间推断手段更加精确化,为损伤时间推断提供新的方法,我们利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兔皮肤切创创口内肌细胞核DNA 含量,结果发现:正常肌细胞核DNA 含量为18. 420Au,而损伤后创外周区内肌细胞核的DNA 含量立即迅速下降。伤后1h 为17. 274Au;伤后3h 为8. 672Au,达最低水平,随着损伤及经过时间的延长,DNA 含量又逐渐回升,伤后6、8、12,24h 的含量分别为12. 563、13. 608、14. 743,16. 448Au。上述结果说明,损伤区域内肌细胞核内DNA 的含量与损伤时间有明显关系,DNA定量分析可作为损伤时间推断的一个重要根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鼠皮肤切创纤维连接蛋白EIIIA片段的表达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取48只成年SD大鼠并切割大鼠背部皮肤致伤。于伤后即刻、0.5h、1h、2h、3h、4h、6h、8h共8个时间段分别处死大鼠,取其创伤周围皮肤,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EIIIA+纤维连接蛋白,观察其表达水平与损伤时间的关系。结果伤后即刻未出现EIIIA+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伤后0.5 h,皮肤基底细胞开始出现阳性表达,随损伤时间的延长,阳性着色持续增强。 Western印迹法检测发现,所测得的相对光密度值随损伤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结论 EIIIA片段表达变化可以作为法医学早期损伤时间的推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皮肤切创愈合中caspase-3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皮肤切创损伤愈合过程中,caspase-3在损伤区内的表达以及不同损伤时间caspase-3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3例不同损伤时间小鼠皮肤切创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进行研究。同时以3例非切创小鼠皮肤组织做对照。结果伤后6h的损伤皮肤组织中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表达caspase-3,伤后12~24h,大部分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及部分单核细胞为caspase-3阳性。随伤后时间延长,caspase-3阳性细胞以单核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为主。伤后0~3h,caspase-3阳性细胞比率较低,为(4.53±6.53)%,12h后逐渐增加,伤后3d达高峰,为(62.66±4.84)%,其后逐渐下降。结论小鼠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caspase-3可能在诱导损伤区内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caspase-3的规律性表达可用于损伤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18.
小鼠皮肤切创IL-10和IL-4的表达及其与损伤时间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IL 10、IL 4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 ,观察实验小鼠不同时程的生前伤 ( 0 5~ 168h)及死后伤 ( 1~ 6h)皮肤创伤局部IL 10、IL 4的表达情况。结果 生前伤 ,IL 10在伤后 1~ 3h阳性反应逐渐增强 ,3h达峰值 ,2 4h降至较低水平 ,伤后 48h再次升高 ,72h又达新峰值 ,其阳性表达部位主要在表皮细胞及单核 /巨噬细胞 ;IL 4于伤后 2 4h出现明显阳性反应 ,96h表达水平达峰值 ,168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其阳性细胞主要为创伤局部的成纤维细胞。死后伤 ,IL 10仅于死后 1~ 3h呈阳性染色 ,IL 4未见阳性染色。结论 IL 10、IL 4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呈现一定的时序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对不同pH混合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的切创皮肤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方法小鼠皮肤切创后3d取材,分别用pH为5.0、6.0、7.0、8.0、9.0的混合4%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经高压锅、微波、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微波+胰蛋白酶法对抗原修复,观测caspase-3,caspase-6,caspase-7,IL-8,IL-10的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效果。结果热修复法阳性细胞率高于蛋白酶修复法,高压修复法阳性细胞率略高于微波修复;高压修复法的脱片现象高于微波修复,胃蛋白酶修复脱片高于胰蛋白酶修复;微波+胰蛋白酶双修复法阳性细胞率最高,不发生脱片现象;固定液pH值为7.0和8.0时,阳性细胞率最高,染色效果最好。结论pH7.0和8.0混合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的切创皮肤,经微波+胰蛋白酶法修复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和磷酸化黏着斑激酶(phospho—FAK,p—FAK)在损伤区及损伤周边区内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小鼠背部切创后损伤区及损伤周边区FAK及p-FAK的表达情况。结果伤后3h,FAK和p-FAK主要表达于多核粒细胞;伤后6~24h,主要表达于大部分浸润的多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伤后3~14d。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伤后FAK的阳性细胞率逐渐增高.于3d达到高峰.随后迅速下降;伤后p-FAK的阳性细胞率也逐渐增加,于12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Westernblot结果显示,正常皮肤中FAK及P—FAK均有表达。FAK表达强度变化不是十分明显,但仍可见在3d时含量达到最高。p-FAK蛋白含量伤后逐渐增加.12h表达最强,随后逐渐下降。结论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FAK和p-FAK阳性细胞率呈时间规律性变化.可用于皮肤切创损伤时间的推断。p-FAK呈现出明显的时间规律性变化,说明作为皮肤损伤时间的推断指标要优于FA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