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上海机关动态》2001,(8):27-27
他曾是一名军人,三十年守卫在祖国的海岸线上;他曾是一名海军舰艇部队的政委,从容地指挥舰艇编队浩浩荡荡搏击大海。三年后,他又被人们誉为敢挑重担的“福利事业的拓荒牛”。他就是上海市社会福利中心党委书记施焕新。三年来,他用真诚填平了一道道常人难以越过的沟沟坎坎,他用智慧和汗水写就了一首新时期的“党务工作者之歌”。  相似文献   

2.
王如龙 《今日海南》2007,(11):42-42
他曾是一名部队副团级军官,脱下军装后成了一名普通的公务员。从部队到地方,从军官到公务员,凭借着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军人本色,爱岗敬业的他很快实现了角色的转变。他,就是海南省旅游局主任科员、共产党员邹贤锋。  相似文献   

3.
他曾是一名优秀的军人,在血与火的战场上立功受奖;他又是一名出色的基层干部,退伍回乡后被列为培养对象;他更是一名保安精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一干就是20年;  相似文献   

4.
<正> 他曾是一名优秀的军人,在血与火的战场上立功受奖;他又是一名出色的基层干部,退伍回乡后被列为培养对象;他更是一名保安精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一干就是20年;  相似文献   

5.
孙俊涛 《中州统战》2000,(4):26-27,29
○他叫王柏林,曾是一名下岗工人。他在商海中搏击数载,成了一名百万富翁○在他生意兴隆、财源滚滚时,他却毅然退出商海,创办了“新兴”下岗职工生产自救中心,免费为下岗职工介绍工作○截至1999年底,该中心已为10952名下岗职工找到了工作,被人们誉为“下岗职工之家”。  相似文献   

6.
《民主与法制》2010,(2):F0002-F0002
今年54岁的孟玉金曾是一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贫瘠的土地上挥汗如雨,用辛勤的劳作换取微薄的收成;他也曾是一名赶潮下海的经商者,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拂动下艰苦创业,踏出一条令人羡慕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7.
照片上的民警曾是在北京市家喻户晓、浴血勇斗劫匪的吉林保安杨晓东。初听他的故事就非常好奇,一个在北京打工的普通保安是怎样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的呢?通过采访我揭开了这个疑问,那要从一起抢劫运钞车的案件说起。  相似文献   

8.
他曾是一名军人。1965年入伍,从军5年,历任班长、代理排长、宣传干事等,因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嘉奖。他与部队有着深厚的鱼水之情,直到现在他最喜欢人们叫他一声“老兵”。  相似文献   

9.
父亲     
父亲樊旻在父亲告别了他从事将近40年的公安事业时,他始终未料及:他一向视作“叛徒”的儿子──我,竟决心为公安事业奉献一生,正如他20年前所期望的那样。父亲曾是一名优秀的刑警,因而他不止一次对母亲说,要有一个男孩来继承他的事业。于是当我出生时,父亲虽在...  相似文献   

10.
约瑟夫·鲍泽(Joseph Bowser)曾是一名在伊拉克服役的军人,2004年,他在一次炸弹爆炸中受伤致残,导致右小腿截肢。当时,医生给了他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保住这条腿,但是残肢的功能将大受影响,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还需要接受痛苦的治疗,另一个选择则是截肢,代之以假肢。  相似文献   

11.
金童  杨立新 《人民公安》2006,(18):40-43
四个不务正业的小青年绑架一名人质长达一个月,并向其家人勒索钱财。在勒索未果的情况下,人质竟然为虎作伥,又和绑架他的两名歹徒密谋绑架了另一名无辜少年。最终,曾是受害人的人质沦为绑架犯……  相似文献   

12.
娄尚 《中国保安》2020,(2):139-140
叶竹林,一名押运公司管理者,从业十余年,怀揣着对押运事业的无限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一名普通的押运员成长为公司的领头人,带领公司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他,曾是服役于济南军区某部的一名军人;他,曾参加1998年抗洪抢险;他,曾是合肥炮兵学院里的一名教师。现在,他是一名押运公司的管理者十余年来,他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忠诚履职、不断前行,怀揣着对押运事业的无限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一名普通押运员成长为公司领头人。  相似文献   

13.
许华颍 《人民公安》2014,(15):18-19
他们曾经是军人,脱下军装,华丽转身;如今换上警服,依然动人。他们不忘军纪严明,更牢记公安使命;他们曾是一位好军人,现在成了一名好警察。  相似文献   

14.
南安市石井镇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这里曾是闽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977年4月,许建平出生在这个滨海古镇的一个小村庄里。2002年7月,毕业于福建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法律专业的许建平来到保安公司应聘,成为一名办公室内勤,开始了他的保安事业。在许建平看来工作没有好坏之分,每一份工作都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关键是人们是否愿意为了选择的工作而全心付出。他坚信只要用心学、努力做,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  相似文献   

15.
他曾是一名营职军官,在部队的16年时间里,他先后9次立功受奖;此后,他成为我国质检系统的一名公务员。在与外商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忠实履行职责,曾经顶住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知难而上,坚持正义,迫使外商偿还中方人民币1.46亿元,使一宗前后历时4年,在海外有广泛影响的大案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他就是―  相似文献   

16.
他曾是一个富商,因为缺少法律知识,生活给了他教训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位“律师”。于是,在吉林长春总能看到一位年逾六旬的铮铮老人忙碌奔波的身影,他扶危济困、不畏权贵,义务给老百姓打官司的行为,也一时被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7.
陈战利 《中国保安》2017,(19):114-115
他曾是一名军人,3年的军旅生涯打造了他过硬的军事技能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他把军人特有的忠诚、担当转化为攻坚克难和勇挑重担的强大动力,把军人的英勇本色延续到保安服务工作中,续写着首都保安员的神圣工作使命和光荣责任担当——保障客户安全,维护首都稳定。  相似文献   

18.
余洁 《观察与思考》2008,(3):123-123
余绍宋这个名字,今天的人们也许早已淡忘了。然而在中国近代史的舞台上,他曾是一位引人注目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9.
纪萍 《民主与法制》2013,(13):28-29
他曾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功臣:猫耳洞口,他为掩护战友,奋不顾身扑了过去。挡住了敌军的子弹,因伤致残(三等甲级),多次立功受奖。转业后他凭着一股子热情和拼劲,硬是把一个寂寂无闻的技工学校升格为国家高级职业技术学院。这样一个颇有传奇色彩、英雄情结的党员干部怎么会沦为阶下囚呢?  相似文献   

20.
他曾是一名军人,但却因为间谋罪而使自己的人生拐了一个大弯儿。5月时节,坐落在古都南京雨花台畔的百年监狱——南京监狱,绿草茵茵,鲜花盛开。一片生机盎然。因为南京南麓坐落着军用和民用机场,监狱上空不时会传来飞机的轰鸣声。偶尔,服刑人员还会看到天空中翱翔的银鹰,有宽大的民航飞机缓缓飞过.也有矫健的战斗机呼啸而去。常常会激起服刑人员的好奇和向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